谁 | 小李老师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永冬泩双月征文第一期【谁】·散文篇

一直想写写小李老师,可是我却迟迟不敢动笔。是我担心自己拙劣的文笔,配不上他那有趣的灵魂;也源于我没有勇气,去撕开那段充满快乐又撕心裂肺的青春回忆……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李老师是我的初中班主任,年纪轻轻,瘦高个,所以我们在背地里都叫他小李。当年的他二十出头,是个大学毕业没几年的小伙子,只比我们这帮愣头青的初中生大十岁左右。

初二刚开学的那个秋天,小李老师接手了“没人要”的我们。殊不知,我们班可是一盘难以料理还很棘手的散沙。

在初一时,全年级段八个班里,我们班在各项评比中,几乎都是倒数第一,纪律乱、卫生差、成绩垫底。在任课老师的办公室里,茶余饭后只要提到我们,没有哪个任课老师不唉声叹气的。

可是,面对这些闲言碎语,年轻的小李他不怕,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当班主任,激情四射,精力旺盛,浑身从上到下有使不完的力气,充满挑战地把我们“接”了过来。

初二的秋季开学报到那天,我们也愣了,大眼瞪小眼,没想到的是,小李站在了讲台上,成为了我们新上任的班主任。在之前,他只是我们初一时副科的历史老师而已。我们都心想,他能挑大梁?能把我们驯服喽?简直天方夜谭啊。

谁也没想到,小李一来,就开始实施了他的一系列“虐人”的计划。

强悍严肃的小李。

都说青春期的孩子最难管,尤其是我们这帮位于市中心中学里的、娇生惯养的、思想比较前卫的独生子女。小李家在我们本市的一个近郊乡镇,由于回家路途遥远,单身的他便住在学校安排的职工宿舍里。

这样一来,他便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斧正”我们了。

在整理班风方面。由于我们所在的中学是不需要寄宿的,每天中午放学需要回家吃饭。按照初一时的习惯,每到上午第四节课快下课时,班里的个别同学早都坐不住了,心气浮躁,心情放飞。

然而,小李的做法却出乎意料,他选择让我们沉淀自我,每当第四节课下课了,他都会满脸严肃,抱着臂膀如期出现在班级门口,静静地让我们坐着。年少气盛的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班的同学都推着自行车、哼着歌,乱哄哄地从校园里奔回家。

等到班里和校园里,尘埃落定,安静得只听得到外面树枝上鸟鸣啾啾的悦耳声音时,他才缓缓地来到讲台上,一脸严肃地总结我们的纪律、我们的学习、我们做人的方向、读书的意义,提出我们进步的和不足的地方。

他一向那么严肃,讲话铿锵有力,在他眼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容不得半点虚假。教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听他严正有词地训斥着,每天都要说上大半个小时,才让我们放学回家。

就这样日复一日,心浮气躁的我们居然开始有点儿怕他了。课间时,只要有同学从外面跑进班里,通风报信“小李来了,小李来了”,那么,好多同学都会立刻返回座位拿起书本,半真半假地读起来。

当然了,正值青春期,还是有很多叛逆的学生。记得班里有几个特别张狂的男生,要么上课捣乱吃零食,跟任课老师顶嘴,要么干脆逃课旷课,纯粹是处于厌学弃学的状态。小李对付这些刺头学生,还是沿用上世纪传统的教学方式,让这些男生去操场上练习蛙跳、围着操场跑圈。美名其曰:帮助学生锻炼身体。

这时,不免也会遇到针尖对麦芒的时刻,有个别男生不服管教,对他面目狰狞,咬牙切齿地指着他的鼻梁,说出定会报复他之类的恶语。二十多岁的年轻气盛的小李气急了,就“恨铁不成钢”地锤他几背,踹他凳子几脚,嚷嚷几下。

这种状态还真是偶尔会发生,就发生在班级里这种公共场合。小李的做法确实有些强悍,但是在以往浑噩的班风里,他的作法从某种角度来看,确实是正义的化身。

即便是这样难以化解的开导,小李费尽心思也不愿放弃他眼下的任何一个学生。他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他的那些出格的学生哪怕有毫厘的改变。

在主抓学习方面。每当下午第三四节课的自习课时,小李就会如约而至,盯着我们学习,也包括开小灶给学习差的同学做辅导,解答疑问。

意想不到的是,上面提到的与小李对峙的那个刺头男生为了让教历史的他难堪,竟然拿出一道非常有难度的代数、几何题,让他讲解。而小李呢,不但没有带有色眼镜,反而把这道题当作范例题,非常有耐心、面带笑容地在黑板上给我们公开讲解。

一个历史老师津津有味、头尾是道地讲解数学题?是的,这着实让我们这帮少男少女大跌眼镜,心生佩服了。那个与小李对峙的刺头男生,也有所收敛。

渐渐地,在“正气”的扶持下,我们的班风有所改变,努力,积极,团结,乐观,好学,进取。

到了初三,小李经常严肃地对我们说,周末不要瞎跑,要在家复习功课,迎战中考。谁要是在街上瞎跑出去玩了,一定会被他碰到,因为他会读心术,心有灵犀,长着很多双眼睛。

说来也怪啊,好多同学还真都信了,周末都在家乖乖地待着,慢慢地提升自己。这也包括我,周末偶尔去妈妈的摊上帮忙,走在大街上,我也是东探探西瞅瞅,看是否会有小李的身影出现。帮完忙,立马回家,投入学习中。

可以说,小李对待我们这一届,已经是费尽心思,尽心尽力了。

温柔可人的小李。

小李除了严肃,也有放任温柔的时刻。记得初二下半学期,正值春暖花开之际,他自发组织我们骑自行车去踏春郊游,出于学生安全起见,学校是不提倡的。但是,小李为了让我们短暂的初中生涯能存有个难忘的青春回忆,自己给学校提交了一份安全保证书,学校领导几经考虑,才同意。

就这样,青春无忧的我们在大自然的熏陶下真正地开始放飞自我,一边欢快地自由自在地骑着自行车,一边在郊外的小路上大声笑唱着任贤齐的《心太软》,刘德华的《忘情水》,张学友的《一路上有你》。那悠扬的歌声、笑声飘荡在空中,久久挥之不去,它见证了我们无敌的青春,见证了一片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痴心,见证了我们的青葱回忆。

只记得,那天我们过得好快乐,在郊外野炊做美食,用放胶卷的傻瓜相机拍照,放风筝,每个人都展现出了往日不同的自己。记得小李那天,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毕竟他还是个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看到青春的我们真正释放了自己,他笑得比谁都开心。

还记得,我们初三时,15岁的我们已经情窦初开,有几个男女同学有暧昧倾向,其实小李不说,他都知道。临近中考了,小李也不把持我们那么紧了,下午的自习课,说可以去操场上看书,也可以去学校的小树林里看书,只要能促进学习,可以按照心里需求去做。也调了好几次座位,让大家随便坐,其中有一对暧昧的男女同学便坐在了一起,小李二话不说,顺其自然,就是希望他们能在最后的时光里,共同促进,共同进步。

除了这些,小李还设身处地为我们考虑。记得每次开家长会,母亲回来后,我都会忐忑不安地问她班主任说了什么?心里像小鹿乱跳,生怕小李像以前其他班主任那样说一些我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然而,从母亲的转述中,让我有点不可思议,小李反而设身处地劝我母亲别逼我太紧了,我已经相当刻苦了。

婆婆妈妈的小李。

别看小李是个男人,却非常心思细密。记得,每年秋季运动会时,运动员的跑道分组提前公布后,他都会带着我们运动员去踩点,看跑道的路况,当时的操场跑道还不是如今平整的塑胶跑道,而是小碎煤渣子铺就的跑道。尽管在开运动会之前,学校会提前铺装一下,但是还免不了会有坑洼之处。小李跟我们一起研究哪些跑道的坑洼地方要当心,弯道如何减少阻力,在哪个节点可以满速冲刺。

记得那时我申报了年级段女子100米、200米、400米的短跑比赛。当时我非常紧张,听到起跑的枪声后,仿佛进入到了真空中,自己一个人全然不顾地狂冲,不过还好100米和200米,我均拿到了年级第一名。400米嘛,就遇到了非同寻常的境遇,只记得我一直遥遥领先,还会时不时地回头瞄一下后面的同学离我多远。

在还剩最后50米的时候,我真的太想得第一了,就再次加速。然而,在离终点还有最后40米、30米、20米的时候,我冲刺得太猛了,头重脚轻,腿软了,不知为何一下子绊倒在地了。天啊,这可是在比赛,我脑袋嗡嗡响,但是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比赛是要计时的,于是14岁的我瞅着近在咫尺的白色终点线,也顾不上颜面了,在地上爬到了终点。到了那里,我只听到了哨声吹起,我仍然得了第一名,全身酥软,眼前雾蒙蒙的。

这时,不知从哪里,突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把支撑起了我。原来是小李早早地就守候在终点,把我扶了起来:“好了,没事儿了,休息一下吧,第一名到手了。”就在当天,学校广播站播报了我的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也是在当天,他还在班级里表扬了我的顽强刚毅的精神。

这件事,我特别感激他,有这么一位老师,在我最艰难、最狼狈的时候,扶了我一把。

不仅是我,就在后面的中考考试时,中考体育测试时,同学们只要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棘手的事时,最先想到的还是小李。我们都感觉有他在的地方,会有莫名其妙的安全感,踏实感。

就这样,从小李接手我们班以后,我们从纪律、卫生、体育、学习方面,从年级8个班里的垫底状态一跃而起,窜到了全年级的第一、第二。到了初三,上一届中考失败的学生要复读时,学校领导首先推荐的都是我们班,以至于到初三时,我们班人满为患。

中考那次,我们班的成绩也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次,也是全年级段中高中录取率最多的一个班。

小李也是我求学生涯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

撒下泪水的小李。

青青子吟,悠悠我心。炎热的6月底,我们毕业了。我们和小李随便地坐在教室里的各个角落,当时那个年代,没有空调和风扇,教室里像个大蒸炉。只记得那天,他穿着大裤衩,穿着凉拖,买了好几个大西瓜,就像个邻家的大哥哥。我们一边呲溜地吃着甜甜的瓜,一边天南海北地畅聊着很远很远的未来。

小李说,我们是他送走的第一届学生,我们走了以后,就要各奔东西了,但是他还会继续在这里接班主任,还会像对待我们一样让叛逆的学弟学妹们去操场上蛙跳,去跑圈。毕业时,还会用同样的方式给他们买西瓜。

说着说着,同学们都沉默了。我们分明看到了他的眼睛里噙着亮晶晶的光。这光闪里有欣慰,有展望,更多的是对这帮淘气的学生离别前的不舍。

追思小李。

转眼间,我们都毕业了,上高中上大学,结婚生子,毕业那么多年,我竟然没有回去看过他一次,也许这将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憾,我也自责了很久很久,也是我最不愿提笔去撕开回忆的最重要的一点。

这时的小李也结婚生子了,也在教师的岗位上奋军突起,30出头当了年级主任,40出头还升为了教务处主任,也可谓年轻有为。

然而,2014年初的一天,初中同学群里炸开了锅,说40多岁的小李在教师岗位上突发脑溢血,在学校里病逝了。

看到这个消息后,我一下子愣住了,真的不愿相信,同学们之间传的小李,是我的小李老师吗?小李走了?这怎么可能呢?他那么年轻,他那么精神灼烁,是不是哪个捣蛋的同学又在搞恶作剧?毕业后,我还没去看过他呢,怎么可能走了呢?他不可能连这个机会都不给我吧?

接下来好几天,我都很恍惚,都睡不着觉,泪水翻涌,有种难言的苦楚撕心裂肺地在内心搅着,那种生欲敬而师不在的遗憾感,翻翻滚滚地涌上心头。他在讲台上训斥我们的一幕幕浮现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夕阳西下,他体罚我们在操场上跑圈的昔日时光,像播电影一般在我脑海中频频回放;晚自习时,他看到同学没有吃晚饭,自掏腰包给同学买盒饭的一幕幕也跳到我的眼前。

那些散发着芬芳的青葱回忆,仿佛发生如昨,就算时光如何逝去,都无法在我内心弹指抹去。

天妒英才,为什么这么好的老师,英年早逝?这么有教育情怀的老师,为什么不能让他再多带几届学生?再多影响几个性情顽劣的孩子?

小李是个有故事的人,我码出来的这区区几千个文字符号,在他有趣的灵魂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单薄浅显。我认为,就算我再写上万万个字,都无法真切显露出这位好老师的哪怕冰山一角。

小李桃李满天下,我也许不是他教过的学生里最有出息的那个,但也许是他学生里最时常思念他的那个。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坚信,小李会一直“活”在我们心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 | 小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