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世说新语》刘义庆(四)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评分】⭐️ ⭐️ ⭐️ ⭐️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续文见上篇:读书笔记:《世说新语》刘义庆(三)

目录

  • 第十八章 名媛
    • 1、家娶才女
    • 2、灵襟秀气
    • 3、慈母仪范
    • 4、巾帼英豪
    • 5、聪慧
  • 第十九章 机诈
    • 1、床头捉刀人
    • 2、望梅止渴
    • 3、偷儿在此
    • 4、温峤娶妇
    • 5、韬晦
  • 第二十章 世故
    • 1、向秀入洛
    • 2、变色龙
  • 第二十一章 吝啬
    • 1、膏肓之疾
    • 2、刻薄
    • 3、聚敛与疏财
  • 第二十二章 奢侈
    • 1、交斩美人
    • 2、斗富
    • 3、帝甚不平

第十八章 名媛

1、家娶才女

原文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世说新语·贤媛》

赏析

娶到美女如果是一种福气,娶到才女可能就是一种压力,娶到美女加才女那简直就是晦气,娶到了谢道韫这样的女孩就更别想喘息。
谢道韫是谢安的侄女,出身于东晋数一数二的豪门,美、才、富、贵兼备于她一身,她的创作和品鉴富于灵秀细腻的艺术感受,她的胸襟气韵和她叔叔一样有“雅人深致”。娶到这样的太太,你这辈子还能昂首挺胸吗?美国一位作家曾挖苦某个十全十美的希腊式古典美人说:“爱她等于受高等教育。”娶谢道韫这样的女子做太太,那岂不是一辈子都在“攻读博士”?

当然,谢道韫这样的女子不是一般人所“敢”娶,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娶。在我们今天所说的“白富美”之外,她还得另加“才”与“贵”——不是暴发户的显贵,而是门第与气质的高贵,娶她的人也得“高富帅”之外,同样还须有高贵与才华。后来唐诗中所说“旧时王谢堂前燕”,东晋能与谢家门当户对的只有王家。她后来嫁给了王羲之次子王凝之。凝之秉承家风工于草隶,历任江州刺史、会稽内史等职。

嫁给这样的如意郎君,谢道韫仍然牢骚满腹。文章一起笔就说“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自从嫁到王家后就很瞧不起丈夫,回家省亲还是一脸不高兴。“不说”就是“不悦”。叔父谢安一直把她视为掌上明珠,连忙安慰侄女说:“你家王郎是大名士王羲之公子,他自己也是一表人才,你干吗这么讨厌他呢?”原文中的“人身”是六朝人习用语,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人才”。她对着叔叔道出了一肚子怨气:“我们谢家一门,叔父中则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这等人物,堪称人中之杰,从兄弟中有封(谢韶)、胡(谢胡)、遏(谢玄)、末(谢渊)这等人物,哪个不是才智超群?想不到这天地之中,竟然还出了这么个夫君王郎!”

鄙薄丈夫就是鄙薄自己,除非是自己想离婚改嫁,而当时女子离婚既为国法所不许,也为社会和家族所不容。像谢道韫这等大家闺秀,怎么可能轻易地在娘家人面前贬损夫君呢?粗看还以为她是在尖酸刻薄地穷损丈夫,细读才会发现她句句“正言若反”——她的鄙薄恰恰是赞美,她的讨厌恰恰是疼爱,就像平常百姓家妻子骂丈夫“讨厌”或“死鬼”一样,骂得越凶其实爱得越深。

既然深爱自己的丈夫,又为什么要数落丈夫呢?谢道韫出嫁之前一直为自己谢家自豪,没有想到王家门地人才和修养气度,样样都足以与谢家匹敌,很多人物的才华风度甚或过之。在自己出众的叔叔兄弟之间,她自己丈夫的风情气韵都不遑多让,她的埋怨中其实透着自豪。自从嫁到王家她克尽妇道,夫君遇难后便寡居会稽,史书称赞她说“家中莫不严肃”。

谢道韫月旦人物十分辛辣,批评亲人更是不留情面。谢玄十分敬重她这个姐姐,可她有一次对这位弟弟说:“汝何以都不复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她的意思是说:你为什么一点都没有长进?是因为尘事分心,还是天资有限?这种“凶狠”是恨铁不成钢。而她穷损丈夫也不过是在晒幸福。

要是真的娶到了谢道韫这样才智卓越的大家闺秀,你也许不能放肆,不能胡吹,但你同时也不会堕落,不会颓废;你的人生也许有压力,但肯定更有动力。她不仅会让你身心愉悦,更能让你心智成熟,尤其会促进你事业成功。


2、灵襟秀气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

魏晋士人追求一种清明恬静的境界,向往一种优雅飘逸的风度。文中“谢太傅”指谢安。在泛海遭遇狂风巨浪时优游从容,在杀机四伏的危急时刻谈笑自若,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温文尔雅,谢安不仅是东晋左右朝政的重臣,也是当时士林风雅的典范。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内集”指家人在一起团聚。《晋书》本传称谢安“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寒雪天还要给儿女们讲论文章义理,他对后辈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不一会儿雪越下越大,他兴奋地考问子侄们说:“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是要子侄们谈谈对鹅毛白雪的审美感受。“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胡儿是安次兄谢据长子谢朗,史书说他“善言玄理,文义艳发”,是一位修养深厚且情趣高雅的贵族子弟,但以“撒盐空中”比拟鹅毛大雪实在不敢恭维,非但没有传达出雪花轻柔、洁白、飘逸的神态,而且有点村夫子的俗气,真有些叫人大失所望。兄女马上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柳絮因风起”形容飞扬雪花比起“撒盐空中”来,更形象,更逼真,也更高雅,难怪谢安听后“大笑乐”了。他这位侄女是长兄无奕的千金,王羲之次子王凝之之妻,东晋有名的女诗人谢道韫,她因这一句而获得“谢絮才”的美称。“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表现了她作为诗人细腻的感受能力,作为才女的灵襟秀气。


3、慈母仪范

原文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世说新语·贤媛》

赏析

陶侃年轻时当过管理鱼梁的小官。鱼梁是一种捕鱼设施。以土石筑断小河水流,在小坝中间留下缺口,再把鱼儿能进不能出的竹笱置于缺口中,鱼顺流游入竹笱便可捕获。陶侃因职务之便,曾用陶罐装一些腌制的鱼带给母亲。坩是一种盛物的陶器,鲊是一种南方人用盐和红曲腌制的鱼。这即使在现在也算是“人之常情”,属于我们大家常说的“职务便利”。湛氏娘家夫家都很清贫,现在儿子大了总算能改善一下生活,换成其他母亲肯定“求之不得”,没想到儿子的“孝心”却给母亲带来了烦恼。她将鱼罐加上封条交给派来的人,并回了封信严厉责备儿子说:“你刚一出仕为官,便把官家的东西送给我,不仅对我毫无益处,反而增添了我对你的担忧呵!”

可能在很多人眼里,陶母有点小题大做,儿子不就是给母亲捎带了几条腌鱼吗?其实,这正是陶母的过人之处,这件小事表明她德高虑远。儿子现在管鱼就给家中带鱼,将来管钱难道不会给家中捞钱?要是管什么就贪什么,儿子不就成了一个贪官污吏吗?

史称陶母湛氏“贤明有法训”,对儿子的严格是出于对儿子的慈爱,她处处身体力行地告诫自己的孩子:临事不苟,临财不乱。后来陶侃的为人处世能见到他母亲的影子,《晋书·陶侃传》载陶侃从不爱财,“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可见,是由于有湛氏这样的“非常之母”,才养出了陶侃这样的“非常之人”。湛氏堪称慈母仪范。


4、巾帼英豪

原文

王经少贫苦,仕至二千石,母语之曰:“汝本寒家子,仕至二千石,此可以止乎!”经不能用。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被收。涕泣辞母曰:“不从母敕,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语之曰:“为子则孝,为臣则忠。有孝有忠,何负吾邪?”——《世说新语·贤媛》

赏析

王经出身贫寒之家,生活的磨难使他为人踏实,迫切改变命运的欲望又使他志存高远,出仕以来颇有政绩和令名,累迁至二千石。汉魏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的俸禄等级都是二千石,后来二千石成了这类官的代称。他母亲对儿子的成就十分满意,对儿子的官阶更非常满足,便劝告仍然奋斗不止的王经说:“你本为寒门子弟,官位已经达到了二千石,实话说你的所得大大超过了我的所望,现在可以到此为止了。”积极进取的王经哪听得进母亲这些告诫?他还是精神抖擞地拼搏不已,最后如愿以偿做了魏国的尚书。

此时魏国的政坛风涛险恶,司马氏集团基本控制了朝政,曹魏政权已是臣强主弱。司马师废掉曹芳后立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后司马昭擅权,大肆铲除朝野忠于曹氏的异己,曹髦事实上是一个任凭摆布的傀儡,朝廷内外都心知肚明,改朝换代只是时间长短而已。曹髦对大臣王沈、王业、王经等人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忍气吞声是死,奋起反抗也是死,曹髦不听王经的忠告选择了反抗。王沈、王业为了自保邀王经向司马昭自首告密,王经对他们说:“自古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敢怀二心乎?”曹髦事败,王经为司马氏逮捕。他泪流满面地辞别母亲说:“怪儿当年没听母亲教诲,以至有今日之祸!”此时此刻,王母对即将临刑的儿子却没有半点埋怨,没有半点哀伤,她镇定自若地安抚王经说:“我的好儿子,你为子能尽孝,为臣能尽忠。一生有忠有孝,无愧大丈夫,怎么能说辜负了我呢?”

这则小品用母子二人的对话,刻画了王母的胸襟、气节和见识。当儿子“仕至二千石”还不满足时,王母劝儿子要懂得适可而止。这里可以见出母子二人精神的超脱与沾滞,儿子富于强烈的功名欲望,自然也看不透世俗的利害,母亲看轻社会的虚名,也不在乎官家的利禄;还可以见出母子目光的深远与短浅,儿子只能看到眼前高官带来的利益,却料不到高官潜在的危机,母亲明白朝廷既然能让你出头,自然也就能让你掉头。当儿子因不能功成身退招来杀身之祸时,王经对自己母亲满怀愧疚,母亲却对儿子一生感到欣慰和自豪,明显可以见出母子对责任、担当、气节等方面的不同态度。眼前的爱子行将就戮,而且向自己告别时泣不成声,这件事情要是发生在一般女性身上,身为人母肯定会精神崩溃,而这位母亲竟然“都无戚容”,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凄惨痛苦。在她看来,自己的儿子在家对母尽孝,在朝对君尽忠,对亲人有爱心,对社会敢担当,生则一身正气,死仍顶天立地,她为自己有这样刚烈的儿子而骄傲。


5、聪慧

原文

汉成帝幸赵飞燕,飞燕谗班婕妤祝诅,于是考问,辞曰:“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善尚不蒙福,为邪欲以何望?若鬼神有知,不受邪佞之诉;若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世说新语·贤媛》

赏析

赵飞燕为了恃娇专宠,谗毁陷害她所有潜在的对手,因为担心成帝与班婕妤旧爱复萌,于是便常在皇帝面前说班婕妤的坏话,诬告班婕妤向鬼神诅咒她,祈求鬼神给她降祸。此前许皇后被废的罪名,就是在寝宫中设置神坛向鬼神诅咒赵氏姐妹。昏庸的成帝听信了赵飞燕谗言,于是亲自去考询审问。此时成帝已被赵氏姊妹的妖媚迷惑得不辨东西,班婕妤要是辩称自己不恨赵氏姊妹无疑违反常情,要是否认自己向鬼神祝咒成帝也肯定不信,要是态度强硬成帝以为是抵赖,要是求情成帝以为是心虚,班婕妤面临着杀身之祸,她如何才能躲过这一死劫呢?我们来听听班婕妤的供词。

“臣妾早听孔圣人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既然生死由命决定,富贵由天安排,可见,行善尚且不能保佑今生有福,作恶又能指望得到什么好处?假如鬼神真的有感知,就不会接受和相信邪恶巧佞者的诅咒;假如鬼神没有感知,诅咒诉说又有什么用处呢?不管鬼神有知无知,我都不会干‘祝咒’这种傻事。”成帝听了她这段供词,顿时便哑口无言,赵氏姊妹也不再以此刁难班婕妤。

班婕妤是如何为自己辩白脱险的呢?她知道成帝相信天命和迷信鬼神,便抓住这两点让成帝明白:天命使我们干坏事没有任何好处,鬼神使我们干坏事没有任何用处。她先从天命这一角度辩解,自己死生富贵全由命定,“修善”也不会给自己带来福分,“为邪”还能指望得到什么好处呢?言下之意是说,诅咒赵氏姊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我还要诅咒她们不是犯傻吗?接着再从鬼神这一角度为自己辩解,鬼神要是知道人情世态,就不会相信恶人的诅咒,鬼神要是对人情世态一无所知,向它诅咒又有什么用呢?我会去做这种无用功吗?班婕妤申辩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她不是说自己不想用诅咒来害赵飞燕,而是说自己知道用诅咒害不到赵飞燕。


6、卿卿

原文

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世说新语·惑溺》

赏析

妻子时时战战兢兢地“举案齐眉”好,还是妻子在丈夫面前亲热、撒娇乃至挑逗好,每一个做丈夫的都心知肚明。欧阳修在《南歌子》词中写道: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这首词写夫妻闺房之乐极妍尽态,上片写小娘子轻盈娇纵的意态,精心梳妆后明明知道自己新潮时髦,还偏要扶着丈夫明知故问“画眉深浅入时无”?无非是缠着丈夫欣赏和赞美。下片写小娘子依偎在丈夫怀里的甜蜜幸福,还有她那小鸟依人的玲珑可爱。比起“相敬如宾”的古板,比起“举案齐眉”的僵硬,这种缠绵、娇憨、挑逗和性感,对于夫妻来说不是更亲密更自然更和谐吗?

中国古代士人埋怨“妻不如妾,妾不如娼”,这固然暴露了男性猎奇猥琐的心理,也说明在儒家的夫妇礼仪中,正妻不得不谨遵礼节端庄恭敬,丈夫对她们也就敬而远之,小妾无须整天端着架子,所以妾比妻更富于女性的妩媚风韵,而娼比妾更接近于自然本能,在男人面前反而更为性感迷人,如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露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7、夫妻舌战

原文

王公渊娶诸葛诞女,入室,言语始交,王谓妇曰:“新妇神色卑下,殊不似公休。”妇曰:“大丈夫不能仿佛彦云,而令妇人比踪英杰!”——《世说新语·贤媛》

赏析

三国名臣王凌之子王公渊(名广),娶当时另一名臣诸葛诞女儿为妻,一入洞房开始交谈,王公渊就挑衅地对新娘说:“新妇神色气质卑微低下,一点也不像你父亲公休那样优雅高贵。”看到新郎一见面就如此无礼,新娘子马上反唇相讥:“大丈夫一点也不像你父亲彦云那样出类拔萃,反而强求一个妇道人家向英杰看齐。”

王广一看到自己的新娘就这么失礼,肯定是由于对新娘的外貌十分失望。史家并没有说诸葛诞女儿丑陋,当然也没有夸她是美女,估计是由于王广这种风度、气量、才能、学问俱佳的青年,对自己妻子要求太高,看到新娘相貌平平就情绪失控。新娘虽无倾国倾城的外貌,但她有过人的聪慧机敏。这位千金小姐在家从来是有求必应,在新郎面前又怎肯逆来顺受?

见面就领教了太太厉害的王广,没有继续与太太交锋,是发现自己斗嘴不是太太的对手,就此以沉默表示认输,还是一旦发现她惊人的机智才华,王广从此就对太太十分欣赏?

从他们夫妻的人生结局来看,答案应该属于后者。当公公王凌反对司马懿斗争失败自杀后,太太最后毅然陪丈夫共同赴难,王广与妻子诸葛氏相互赏识,相互体贴,丈夫欣赏太太的才华,太太与丈夫命运与共,他们小两口不打不相识!

可见,一个女性要赢得才智之士的爱情,不一定非得有勾人的脸蛋和魔鬼的身材,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才华机智让对方倾倒;不一定非得要百依百顺的依从,也可以有与对方肩并肩的人格独立;不一定非得要逆来顺受和忍气吞声,也可以通过据理力争来赢得对方的尊敬。


8、韩寿偷香

原文

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琐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寿蹻捷绝人,逾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著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唯赐己及陈骞,余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阁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曰:“其余无异,唯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逾。”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世说新语·惑溺》

赏析

贾充每次与下属聚会时,他的小女儿贾午就从窗格中偷看,一看到新来的韩寿就喜欢上他,从此眼前总是韩寿的影子,耳中总是韩寿的笑声,心里更常常幻想着与韩寿温存,她还把这份情感抒写在诗文中。后来贾小姐让婢女暗暗到韩寿家,把小姐的情意告诉韩寿,还说小姐如何妩媚美丽,如何光艳照人。韩寿听后怦然心动,于是转托婢女密传音讯,并约定某日某时前往幽会,贾小姐也暗自以身相许,同意韩寿在约定的时间去她闺房。韩寿这小子身手敏捷矫健,翻墙而入小姐家中竟无人知晓,这对情人便常常夜晚一起偷情。自此而后,贾充发觉女儿总精心打扮,神情欣喜欢畅不同于往常。后来在官吏的一次集会上,同僚们闻到韩寿身上有奇特的香味,这种香料是外国的贡品,一旦抹到人身上香气就几月不散。集会散去后贾充暗自寻思,晋武帝十分珍惜这种异域香料,只把它赐给自己和陈骞,其余的文武大臣再没有人家会有这种香料,由此他开始怀疑女儿与韩寿私通,但他又觉得十分纳闷,自己家围墙高峻严密,整天又门禁森严,韩寿怎么可能进入女儿闺房呢?于是,他便借口家中盗贼,派人去重新修整围墙。派去查看的人回来向他禀报说:“所有地方都无异常,只东北角好像有人翻爬的痕迹,但那么高的围墙也不是一般人能翻过的。”满腹狐疑的贾充找来女儿身边的侍女盘问,侍女们一五一十地把实情告诉了他。贾充得知实情后严加保密,很快就把女儿嫁给了韩寿。

与传统择婿以才德为首要条件不同,韩寿的“美姿容”让贾充女儿神魂颠倒,贾小姐完全是“以貌取人”,更让人咋舌的是第一次幽会就以身相许,没有半点大家闺秀的礼节、体面与矜持。韩寿与贾午之间的恋情既无关于男子的人品与才智,也无关于女子的妇德与节操,贾女醉心于韩寿的“美姿容”,韩寿也迷倒于贾女的“光丽”,无须媒妁之言,不要父母之命,仅仅是性吸引使得这对男女充满了激情,使他们不惜翻墙同居,使他们不计后果也要偷尝禁果。

摆脱了儒家名教对人的束缚,没有诸多严酷礼节对人性的压抑,才会出现这种像烈火一样炽烈的爱情——女的不顾及自己的名节,为了讨好男人可以偷香,男的不考虑自己的前程,为了能够偷情可以半夜翻墙,生命的激情冲毁了一切礼法的堤防


第十九章 机诈

1、床头捉刀人

原文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赏析

反衬是这篇文章最突出的手法。不管崔琰怎么“眉目疏朗”,他在这篇文章中也只是用来衬托曹操的道具。曹操“自以形陋”找他做替身,可在使者看来,崔琰外貌虽然“雅望非常”,但他不过徒有其表,“床头”那个其貌不扬的“捉刀人”,才是算得上真正的“英雄”。这倒应验了《魏氏春秋》对曹操的描述:“武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自以形陋”的曹操成了使者眼中的“英雄”,一方面说明使者不以貌取人,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另一方面表明魏晋人对人物的审美,逐渐从形的俊伟过渡到神的卓越。

《三国志》本传称赞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篇小品文使我们“目睹”了他的“非常”之处。以魏王之尊居然捉刀床头,自愿做自己臣子的侍卫,大概只有他这种性格的丞相,才会想出这样的鬼点子,也只有他这种不循常理的人,才会去干这种违背常理的事。矮小的曹操捉刀床头,站在伟岸威严的崔琰旁边,那场面该是多么滑稽,此时的曹操又该多么可爱!


2、望梅止渴

原文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世说新语·假谲》

赏析

在中国古今政治家中,曹操可能是最有个性的一位,更可能是“故事”最多的一位。爱他的人喜欢编故事说他机智,恨他的人也喜欢编故事骂他奸诈。他在后世被涂抹成了一个反面角色,既不像关羽那样被圣化,也不像诸葛亮那样被神化,因而人们编他的故事百无禁忌。题材上可以从军国大事到儿女情长,态度上可以从无限仰慕到极其厌恶,怎样形象生动,怎样好玩可笑,你就可以怎样虚构编排。

其中有些故事真假莫辨,因为曹操和其他当事人已经死无对证,有些一看就知道是胡编,许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和检验。可听故事和读故事的人,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真有“其”事觉得更加“好玩”,若“无”其事就感到大煞风景。

下面这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是表现曹操急中生智的应变之才——
一次曹操率领部队行军途中,长时间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将士们都口渴难忍。他见此情况便传令说:“前面不远处就有一大片梅林,林中硕果累累,梅子又甜又酸,正好用来解渴。”将士们听说以后,个个都流出口水来。他趁这个机会加速行进,很快便赶到前面有水源的地方。
战争相持阶段我军水尽粮绝,指挥员进行政治动员,宣传员进行革命宣传,战士们口中生烟仍然斗志旺盛——这是我国当代影视剧中常见的画面。看多了觉得它老套还在其次,关键是感到它有点虚假——几天几夜不吃不喝还精神饱满,影片中的战士难道是“铁人”不成?


3、偷儿在此

原文

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世说新语·假谲》

赏析

《三国演义》中周瑜埋怨“既生瑜,何生亮”,袁绍死前估计也要哀叹“既生绍,何生操”。其实,袁绍与曹操完全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就出身而言,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袁家从曾祖父起连续四代有五人居三公之位,在东汉后期势倾天下,而曹操的父亲是宦官养子,连当时的人也“莫能审其出身本末”;就自身条件而言,《后汉书》说袁绍不仅“有姿貌威容”,而且气度“弘雅”,而曹操却身材“矮小”,他本人也“自以形陋”。可是谁曾料到,官渡之战中袁绍竟然败在曹操手下,而且还败得十分丢人。不过,他们并不是天生的冤家对头,年轻时他们还有共同的爱好——游侠。

游侠好的一面是轻生重义,勇于为人排难解纷,坏的一面是游手好闲,偶尔还像无赖之徒一样为非作歹。袁绍和曹操二人“好游侠”,好和坏两面都各沾了一点。

魏武帝小时候,曾经和袁绍一起喜好学游侠。有一次他们去看人家新婚,先暗暗潜藏到主人家园中,夜深时分突然大叫道:“这里有偷儿贼!”等青庐里的人都跑出来看小偷时,曹操趁机冲进青庐,抽出刀来劫持新娘子。他和袁绍逃出园子时迷失了道路,坠入密集多刺的枳棘中,袁绍陷在刺中动弹不得。曹操见此情状,连忙又大叫道:“偷儿在此!”袁绍在惊慌急迫中亡命地跳了出来,因而二人才幸好没有被主人抓获。

作者本意不是要揭露曹、袁的恶少行径,而是要通过急中生智的行为,刻画曹操有胆有谋的个性。他想抢劫青庐中的新妇,可青庐中一满屋人在闹洞房,他和袁绍二人绝不可能得手,于是他大喊“有偷儿贼”,把青庐中的人引出来抓小偷,这样他才能“抽刃劫新妇”。“有偷儿贼”是写曹操的智谋,“抽刃劫新妇”是写曹操亡命的胆略。当袁绍陷在枳棘中时,要是鼓励他不要怕刺,可能越鼓励他越害怕,追他们的人又越来越近。曹操要是一个人逃走,以后大家会指责他为人不义,要是先把袁绍救出枳棘,然后再两人一齐逃走,他们都将同时落网。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曹操又灵机一动大声喊道:“偷儿在此!”惊恐紧张中的袁绍,必然会奋不顾身地冲出荆棘,还哪用得着别人鼓励帮助?两次简短的喊话,两个敏捷的动作,就写出了曹操的机智、胆量和冷静,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文中虽然有两个人物,但袁绍完全用作陪衬。在这次劫新妇行动中,袁绍成了曹操的累赘:“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是曹操的机敏才让他免被抓获。

尽管这是曹袁儿时的游戏,但预示了他们后来的结局;尽管袁绍出身比曹操高贵,可曹操一直瞧不起袁绍的才能:“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志大而智小”的袁绍,与胆大而才高的曹操,最后在官渡一决雌雄,能不被打得一败涂地吗?曹成了袁争天下的对头,可袁却不是曹的对手,青少年时代袁“玩”不过曹,成年后自然也斗不过曹。


4、温峤娶妇

原文

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便足慰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世说新语·假谲》

赏析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生动形象,人物对话微妙传神,最后结局极富喜剧性——这篇不足二百字的小文,是一篇微型小说的艺术杰作。

文中的“温公”指东晋名将和重臣温峤。温峤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曹魏名臣温恢之孙,西晋司徒温羡之侄。他既出生于官宦世家,人又生得“风仪俊美”,处事更是机敏聪明,学术上又“博学能文”,《隋书·经籍志》有《温峤集》十卷。可由于他过江比王导等人稍晚,政坛上瓜分位置也是“先来先得”,时人历数“过江一流人物”时,往往遗漏了他这位难得的文武全才,而他本人又很看重“人物排序”,所以一听到名士们品藻“一流人物”他就紧张,要是没有被数到便常怀愤愤。

温公不久前丧妻。堂姑刘家因遭逢战乱,一家人都流离失散,姑妈身边只有一个女儿,生得又聪明又好看。姑妈托付温公给女儿寻一门亲事。文中的“属”通“嘱”,即嘱托或托付的意思。温公一见到表妹就爱上了她,暗中已有了娶她的打算,他便试探性地对姑妈说:“佳婿难以寻觅,要是能找到像我这样的,不知能不能中姑妈的意。”姑妈回话说:“遭逢丧乱而侥幸未死,只求马马虎虎能够活命,就算是我晚年不幸中的万幸了,那敢希求像你这样的女婿!”几天之后,温峤禀告姑妈说:“总算是为表妹找到人家了,门第也还算说得过去,女婿的官位、名声、相貌,哪一样都不比我差。”还送来了一个玉镜台作为订婚聘礼。姑妈自然是欢天喜地。等到结婚那天行了交拜礼之后,新娘用手挑开遮脸的纱扇,拍手大笑道:“我本来就怀疑是你这老东西,果然不出我的所料。”

故事既有波澜又合情理。作者先以“温公丧妇”四字,说明温峤此时的婚姻状况。再写堂姑“家值乱离散”,身边“唯有一女”,而且还“甚有姿慧”,更关键的是“属公觅婚”。一个是新丧偶的鳏夫,一个是待字闺中的怨女;一个有“门地”和“名宦”,一个有姿容和慧心;于是,一边托其“觅婚”,一边自然就想“自婚”了。表妹“甚有姿慧”,姑妈托其“觅婚”,公暗想“自婚”,这三句话环环相扣,情节发展的节奏很快,绝不像现在电影电视剧那样拖泥带水节外生枝。虽事有凑巧,却水到渠成。读者谁会想到是在“编故事”,大家都以为是在“写信史”。

通过对话和行为刻画人物形象,尤见出作者非凡的功力。温公是故事中的主角,文中对他着墨最多。听到姑妈“属其觅婚”后,他先有意识地“自抬身价”——“佳婿难得”,再试探姑妈的觅婚条件——“但如峤比,云何”?听到姑妈满意自己这种条件以后,“却后少日”便立即回报,“已觅得婚处”,未来女婿“门地”“名宦”,“尽不减峤”。“尽不减峤”四字大可玩味,强调不比峤差也不比峤好,“尽”表明一切都与峤旗鼓相当。世上找不到一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又怎么会有完全相同的人?所谓“佳婿难觅”,所谓“觅得婚处”,全是温峤在自炫自媒。

作者只用一句对话和两个动作,便将“女儿”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通常交礼之后是由夫婿掀开纱扇,女孩主动“以手披纱扇”,是急于想看看自己的夫婿,更是想印证自己的怀疑。“抚掌大笑”表现了她猜中后的兴奋,也表明她对自己婚姻的狂喜,同时还流露了她活泼爽快的性格。“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这句话揭开了全部的谜底——温对她有情,她也对温有意。这句话不仅能见出她的聪慧,回应上文的“甚有姿慧”,也能见出她的泼辣和情趣。

温峤听到托他“觅婚”,便暗暗决意“自婚”;姑妈表面上嘱温峤“觅婚”,实际上是在向温峤“求婚”;女儿更看出了温峤的“密意”,也知道妈妈的“用意”——三个人都在将计就计,彼此又都是心照不宣,谁都不愿说破这一公开的秘密。在这场大团圆的喜剧中,温峤这一角色机智风流,姑妈心思细腻缜密,女儿爽快泼辣而又聪明美丽。

文章最后交代玉镜台的来历,有的学者认为纯属累赘,这种说法显然没有看懂作者用心:一是要凸显玉镜台的珍贵,它原为十六国汉国君御品,温峤用它做定亲聘礼,表明女孩的“姿慧”让他多么动心;二是要给故事增添真实感,连一个玉镜台都能追溯来龙去脉,可见实有其事,实有其人。

不过,这些考证于史学极有必要,于文学则大煞风景,读者哪在乎事情的真假,他们只在意故事是否动人。


5、韬晦

原文

郗司空在北府,桓宣武恶其居兵权。郗于事机素暗,遣笺诣桓:“方欲共奖王室,修复园陵。”世子嘉宾出行,于道上闻信至,急取笺,视竟,寸寸毁裂,便回还更作笺,自陈老病,不堪人间,欲乞闲地自养。宣武得笺大喜,即诏转公督五郡、会稽太守。——《世说新语·捷悟》

赏析

诗人常常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连诗歌都能写好还有什么不能干好?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安史大乱时夸口说:“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隐然以当世谢安自居,好像自己在谈笑之间就可以把天下搞定。连印象中比较老成持重的杜甫也一张口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千多年以后还能想象出他那目空一切的气概。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毫不客气地说,李杜都是政治上的糊涂虫。幸喜李杜都没有治国的机会,否则,他们就不是伟大的诗人而是历史的罪人。诗人中政治糊涂虫当然不只李杜,一直被称为才高八斗的曹植也要算一个。明明知道兄长和侄子一直提防和忌恨自己,可他在文帝、明帝面前不懂韬晦之略,还在《求自试表》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吹嘘自己的才华和壮志,要求皇帝“出不世之诏”,让自己“统偏师之任”。这不是找死吗?他好像至死都不明白,在他兄长曹丕眼中,自己立功的雄心就是篡位的野心。

政坛上深谙权谋的老手,没有一个人会像李杜那样“说大话”,他们都明白谁先伸头谁便先死的道理,所以无一不擅长韬光晦迹

《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回中,写刘备栖身曹营时“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做梦也想黄袍加身的刘备,哪有兴趣当一个菜农浇花种菜?

忠厚的郗愔对权术机谋一向都很迟钝,既不能窥探桓温的险恶用心,也不能洞察自身的危险处境,竟然糊里糊涂地给桓温写信说:“方欲共奖王室,修复园陵。”由于中原已被胡人占领,西晋帝王陵墓都在洛阳。郗愔对晋朝忠心耿耿,他希望与桓温共同辅佐朝廷,秣马厉兵收复中原故土。信中对桓温的真心表白,可能招致郗愔的杀身之祸:一、“共奖王室”摆明了当今之世能与桓温抗衡的只有郗愔;二、郗愔是晋室的铁杆忠臣,自然就是桓温篡位巨大障碍;三、郗愔虽已届暮年仍雄心不老,这会使桓温如鱼刺在喉。

郗愔给桓温写信那会儿,正好长子郗超外出,在路上听说有信使到了,急忙从信使手中取出信笺,读完立马把信撕成碎片,回家后代父重写了一封信,陈述自己又老又病,无力胜任眼下这一军事重任,想乞求一个闲散的位置打发余年。文中的“宣武”即桓温,温死后谥宣武候。桓温见信后非常高兴,对郗愔的戒备和忌惮全都消除,立即下令升任郗公都督五郡军事,并兼任会稽郡太守。

要不是儿子郗超调包换信,在当时诡谲多变的形势中,身居要津的郗愔转眼就将身陷绝境。郗超年轻时就卓荦不群,他做桓温参军时桓温便发现郗超深不可测。郗超知道什么时候必须收敛锋芒——韬晦以打消他人戒心,什么时候应该露出峥嵘——展示力量以震慑对手。桓温对郗超“倾意礼待”,郗超对桓温也鼎力相助,桓温“王霸大业”背后的高参就是郗超。温超二人在才调上惺惺相惜,在追求上又臭味相投,难怪他马上把糊涂父亲那封糊涂信“寸寸毁裂”,因为他最明白这封信会招来多大的风险。

郗超不仅办事精明干练,识人眼光敏锐,待人又慷慨大度,而且清谈时义理精微,与人辩论更是议论风发,一代名相谢安也畏他三分。郗超生前让人服让人怕也招人爱。他入桓温幕后暗助温密谋篡逆,可惜把才能用错了地方。郗超死后他父亲才看到儿子与桓温谋反的密信,正在丧子之痛中的郗愔厉声骂道:“逆子真该早死!”


第二十章 世故

一提起“魏晋风度”,人们首先就想到“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潇洒之姿,想到高卧东山的出尘之志,想到玄而又玄的有无之辩,总觉得魏晋名士们玉洁冰清,一尘不染……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晋初分封各地的同姓诸王纷纷起兵争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它是统治阶层内部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丑剧。

晋简文帝和孝武帝两朝内乱频仍,强敌寇境,晋江山如风中残烛。出身高门的谢安享誉士林,名士们认为其雅量足以镇安朝野,可是,谢安本人偏偏“无处世意”,高卧东山坚不出仕,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孙绰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俨然像不事王侯恬淡谦退的隐士。说来也怪,越是拒绝朝廷征召,谢安的声誉越隆,足不出户却“自然有公辅之望”。


1、向秀入洛

原文

嵇中散既被诛,向子期举郡计入洛,文王引进,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对曰:“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

曹魏后期,司马氏集团加紧了篡夺的步伐,残酷地杀戮不向他们俯首称臣的士人。嵇中散就是三国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嵇康。嵇康尚曹操孙女长乐公主,不满司马氏集团的篡权阴谋,加之他“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格理想,与以名教为幌子阴谋夺权的司马氏尖锐对立。由于他在士林的影响力,使他成了不满司马氏集团人士的精神领袖,这一切注定了嵇康被害的悲剧下场。

向秀是嵇康的挚友,嵇康在山阳打铁时,他欣然去帮他拉风箱。嵇康被杀以后他不得不应诏到京城洛阳,完全是迫于司马氏的政治压力。这时摆在士人面前的道路唯有两条:或者归附,或者杀头。向秀虽然讨厌司马昭的阴险伪善,但他更害怕自己掉脑袋,所以只好去洛阳臣服于司马昭——向人低头总比自己掉头合算。

想不到文王司马昭不给他一点面子,一见面就挑衅似的问他说:“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箕山之志”即隐居遁世的志向,据说上古唐尧时的隐士许由,一直住在“颍水之阳,箕山之下”。既然有不事王侯的高洁志向,干吗跑到京城这个争权夺利的是非之地来呢?司马昭何曾不知道向秀是被逼来的,他这一问又逼着软弱的向秀说违心话,一个过于爱惜脑袋的人必然不太爱惜尊严,我们来听听向秀的回答有多滑稽:“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晋书》称向秀“好老庄之学”,有飘逸之韵,慕巢许之风,现在在千古权奸面前说上古巢、许两位隐士为“狷介之士”,他们孤傲不群的行为“不足多慕”,不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这就是独裁者的狡诈之处,明明是他们把你逼来,偏要你承认是自己跑来,然后他站在一旁欣赏你自我作践自我否定的情景,品味自己手中权力的淫威。

听完向秀这一番自我作践后,来一句不阴不阳的“王大咨嗟”。“咨嗟”可以理解为“感叹”,也可以理解为“赞叹”,即“文王对向秀的回答大为赞叹”。司马昭要是生活在今天一定会这样说:“能与落后分子划清界限,你的思想觉悟提高很快,向秀的确是个‘与时俱进’的好同志。”


2、变色龙

原文

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吏云:“昨有一伧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令送公至界。——《世说新语·雅量》

赏析

沈县令望着天问“牛屋下是何物”的神气,把一个土皇帝目空一切的狂妄虚骄写得活灵活现。“是何物”另一本子作“是何物人”,“是何物”更加形象,于义为优。想来他必不敢问“朱门之中是何物”,因为县令以为牛屋下必是贱人。六朝时南方人称北方男子为“伧”,“伧父”就是粗人和贱人。既是贱人就不是“人”而只是“物”。从亭吏口中得知牛屋下是“一伧父”后,他那县太爷的气派就更足了。加之送“贵客”的席上又贪了杯,他满脸酒色满嘴酒气地遥问道:“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他请“伧父”所食之饼是宴席上的残羹,从那直呼“伧父”的称呼里,从那“姓何等?可共语”的命令语气中,不难想象他居高临下的威严。可是,等牛屋下“伧父”举手回答“河南褚季野”后,沈县令刚才那颐指气使的傲气,还有那君临一切的威风,立刻都跑得无影无踪了。“令于是大遽”五字写出了他极度的惶恐,“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不仅不敢直呼“伧父”,甚至“不敢移公”——连将刚才称为“伧父”而现在称为“公”的牛屋客人从牛屋移到亭中也不敢,自己连忙跑到牛屋下去递上名片,那样子要多谦卑就有多谦卑,主子的尊容转眼就换成了奴才的媚态。“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这位沈县令比小品演员还滑稽,开始当着亭吏轻侮褚季野,现在又“于公前”“鞭挞亭吏”,“更宰杀为馔”是献殷勤,“鞭挞亭吏”是邀宠。前面对“伧父”何其倨傲,后面对“褚公”何其卑微!他比变色龙变得还要快!

这则小品的本意是要借亭吏和沈县令对褚季野的侮辱,来表现褚季野的“雅量”和宽宏,亭吏驱赶他去牛屋下,他一声不响就到牛屋下栖身;沈充直呼“伧父……姓何等”,他恭恭敬敬地“举手”回答“河南褚季野”;最后县令“宰杀为馔”,他“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这一连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他的大度和涵养。《晋书》本传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谈中无臧否,而内心里却有是非。他忍辱含垢的海量虽然叫人由衷佩服,但他那喜怒不形于色的“皮里阳秋”又让人觉得阴森可怖。后来与沈县令宴饮时“言色无异”,到底是他不屑于与县令计较,还是原谅了县令先前对自己的侮辱?是鄙视这位县令见民仰头见官低头的卑劣,还是欣赏县令后来对自己的逢迎?鬼才知道。


第二十一章 吝啬

1、膏肓之疾

原文

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契疏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世说新语·俭啬》

赏析

论出身,王戎属于魏晋豪门——琅邪王氏;论才华,王戎少年即已早慧,成人后更被士林推为宰辅之器;论声望,他在曹魏时期已身预竹林七贤,后来所交皆当世名流;论地位,入晋后他位极人臣,官至晋朝“三公”之一的司徒。门第、才气、名望、权势,魏晋名士所渴望的一切他无一不有。以今天权力寻租的情况推测,像王戎这样居于权力顶峰的显贵,一旦“大贵”就必然“大富”。汉语中从来将“富贵”连在一起,“富”与“贵”本来就是如影随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此有权有势有名有才,王戎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没有钱呢?果不其然,《世说新语·俭啬》载。

司徒王戎不仅地位显贵,而且非常富有,他家住宅规模之宏敞,奴婢家丁之众多,肥土膏田之辽阔,水碓农具之齐全,在京城洛阳无人可比。家中契券账本多不胜数,常常和夫人烛光下摆开筹码算账。
“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的模样,活像一个富有的乡下财主,谁敢相信他是权倾一时的司徒呢?而他对待亲人那种薄情的样子,更像一个只爱钱财不顾亲情的守财奴。我们来看看他对自己亲生女儿的态度:“王戎女适裴,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世说新语·俭啬》)这则小品的意思是说,王戎那位嫁给了裴的女儿,曾向她父亲借了几万块钱。女儿回娘家时王戎脸色很难看,女儿赶紧把钱还给了父亲,王戎那副苦脸才重现了喜色。王戎对自己女儿的喜怒之情,不是出自血缘亲情而要看钱财的多少。他对自己的侄子好像更加刻薄寡恩:“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以王戎这样的身份和家境,侄儿结婚只送一件单衣作为礼品实在太轻了,侄儿结婚后还要把这件单衣要回去,这就吝啬得太过分了!对女儿和侄儿尚且如此,对世人就更可想而知了,且看《世说新语·俭啬》中王戎另一“趣事”:“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王戎家有上好品种的李子,他把家人吃不完的李子拿去卖钱,又怕别人得到了那树种,每次卖李子前都要将果核钻破才出售。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王戎则小气到了不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为也!钻果核费时又费力,结果是损人而不利己,这则小品让人看了又好笑又好气。

对王戎这种守财奴来说,钱财只能进不能出,只能积攒不能花销,不仅别人不能花自己的钱,自己也不得花自己的钱。钱才是他的“命”——他活着的终极目的,命只是他的“钱”——他的生命只是攒钱的工具。“连自己也怕自己吃了”,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小气刻薄到了极点。王戎家中的财富“洛下无比”,早已是富甲天下,他还怕别人吃了,也怕自己吃了,这让一个大脑正常的人想破脑壳也想不明白,所以“天下人谓为膏肓之疾”。


2、刻薄

原文

卫江州在寻阳,有知旧人投之,都不料理,唯饷“王不留行”一斤,此人得饷便命驾。李弘范闻之,曰:“家舅刻薄,乃复驱使草木。”——《世说新语·俭啬》

赏析

这篇小品让人想起“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的笑话。某日,一穷秀才到朋友家做客,主人嫌秀才太穷,本不想留他,又不好开口,此时正巧下起雨来,便立即在桌上写一便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按主人的本意,这句话应该读作:“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而秀才将它断句为:“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客人把主人的“逐客令”读成了“留客信”。于是,秀才死皮赖脸地留下了,弄得主人哭笑不得。


3、聚敛与疏财

原文

郗公大聚敛,有钱数千万,嘉宾意甚不同。常朝旦问讯,郗家法,子弟不坐,因倚语移时,遂及财货事。郗公曰:“汝正当欲得吾钱耳!”乃开库一日,令任意用。郗公始正谓损数百万许,嘉宾遂一日乞与亲友、周旋略尽。郗公闻之,惊怪不能已已。——《世说新语·俭啬》

赏析

郗超散尽父亲毕生的积蓄,在金钱上可谓慷慨大方;生前为父亲谋划免祸之策,还预谋身死之后止父哀痛之方,对父亲可谓极尽孝敬;交游士林而能鹤立鸡群,识人论人眼光锐利,政坛上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书法同样也能独立成家,作为名士可谓才智卓越。但他是桓温“废帝以立威”的策划者,是桓温篡晋最关键的谋士。郗超在“忠”上大节有亏


第二十二章 奢侈

晋王朝结束了三国的分裂割据,可并没有呈现出威加海内的盛世气象,统治者既没有什么远略宏图,士人也没有任何理想抱负。

司马氏集团统一了全国不久,就琢磨着要如何“统一思想”,他们口口声声说弘扬“名教”,目的是想把社会舆论从众声喧哗变为一人独唱。可是,名教的伦理规范强调“忠孝”,而司马氏祖孙欺君篡位本身就是对名教的嘲弄。他们没有脸要求士人们对自己尽“忠”,于是就宣称要以“孝”治天下。尽管司马炎完全取得了政权,事实上已经统辖了四境,嵇康被杀后向秀到洛阳就范,吴亡后陆机兄弟入洛称臣,开国初他还不断显示“仁恕”,可国家始终缺乏道德正气,全社会没有昂扬向上的活力。

儒家伦理规范无法约束人心,君臣上下又没有什么社会理想,苟且、贪婪和奢侈之风马上就填补了精神的真空。司马炎是卖官鬻爵的老手,更是骄奢淫逸的行家,大臣们当然会跟着有样学样,纷纷以玉食锦衣相夸,以奢侈豪华为荣。名教之士何曾“厨膳滋味过于王者”,其子何劭更是“食必尽四方珍异”,石崇与王恺斗富人所共知,王武子以人乳喂猪更令人发指。西晋很快就在这种醉生梦死中灭亡。


1、交斩美人

原文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世说新语·汰侈》

赏析

过去人们一直将《世说新语》视为小品集,鲁迅把它作为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从文体形式上看,它的确更近于小品文,从其着墨于写人来看,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微型小说集。明人胡应麟认为作者通过语言,将“晋人面目气韵”刻画得“恍忽生动”。鲁迅先生更称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此文真正出场的主角是王导和王敦,石崇家宴及美人劝酒,只是他们二人活动对话的原因与背景,石崇本人则通过“背面敷粉”的方法间接描写。像石崇这样大官兼大款的豪门,宴席有美人劝酒并不稀奇,就像吃饭有佐料一样,而以客人“饮酒不尽”便“交斩美人”的方法,来强行要挟客人喝酒则极不寻常。这远远不是生活的奢华,而是他为人的暴烈凶残。比石崇更凶残的当数王敦,石崇以杀美人要挟客人饮酒固然残酷,可这种残酷的劝酒法,只对有恻隐怜悯之心的人才管用,如王导就宁可把自己灌醉,也不忍心看着美人丧命,可对像王敦这样豺狼本性的人则有反作用——刺激了他嗜杀的动物本能。明明知道自己不饮酒的结果,他偏偏“固不饮以观其变”,看石崇到底能不能狠心杀掉美人。如果说第一次“固不饮”,是出于好奇想一看究竟,那么当主人连“斩三人”以后,他还是“尚不肯饮”,而且脸上居然“颜色如故”,那就比野兽还要冷酷残忍。他看着别人杀掉美人,就像观看屠宰场杀动物一样,引不起他半点悲伤同情。当听到王导责备后,他还振振有词地说:“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在这些权贵世胄眼中,平民都是奴才和动物,只配供他们役使、作乐、杀戮,杀死美人与杀鸡杀猴别无二致。

作者重点写王敦的残忍,处处以王导的仁厚来作反衬:因害怕劝酒美人丧命,王导“素不能饮”却饮至“沉醉”;想看看主人杀自家美人,王敦善饮却“固不饮”。人们常用“见死不救”来形容冷漠自私,王敦借刀杀人则比亲自杀人还要狠毒。


2、斗富

原文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世说新语·汰侈》

赏析

晋武帝司马炎是王恺外甥,常常明里暗里帮助王恺,曾把一株二尺来高的珊瑚树赏赐给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比的。王恺得意地给石崇看,哪知石崇看过后拿铁如意把它砸得粉碎。王恺不仅深为惋惜,还认为这是石崇嫉妒自己的宝贝,言语之间辞色都很难看。石崇一脸无所谓的样子:“不值得遗憾,我现在就还给你。”于是,命令身边的人把珊瑚树都拿出来,有六七株都高三四尺,枝杆繁茂光彩夺目为世所罕见,像王恺那样的珊瑚就更多了。王恺一下看傻了眼,露出怅惘若失的神情。

从这篇小品,我们可以看到石崇是如何富有,也可以见识石崇是如何张狂。珊瑚树那时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皇帝赐给王恺的珊瑚树高达二尺,更是“世罕其比”。而石崇家的珊瑚树竟然高过三四尺,相比之下,王恺那样的珊瑚树不值一谈,石崇真个“富可敌国”,难怪王恺“惘然自失”了。胆敢把皇帝的御赐击碎,石崇真个是狗胆包天!
从这篇小品,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奢靡的士风,以及皇帝对奢靡之风的推波助澜。舅舅与石崇斗富,晋武帝不仅没有制止,反而时常出面力挺舅子,石崇这才敢打碎皇帝的御赐——君既不君,臣也不臣。


3、帝甚不平

原文

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婢子百余人,皆绫罗绔,以手擎饮食。蒸豚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豚。”帝甚不平,食未毕,便去。王、石所未知作。——《世说新语·汰侈》

赏析

这就是文章开头“武帝尝降王武子家”的缘由。岳父司马炎到女婿家,要是平民百姓就是再平常不过的“走亲戚”,可皇帝到驸马家属于屈尊纡贵,所以说是“降”王武子家。皇帝降临接待的规格自然最为隆重,驸马王武子都用琉璃器皿盛美馔佳肴,一百个婢女都身穿绫罗衣裤,所有美食都由婢女双手举起。其中一道蒸乳猪肥嫩鲜美,与平常吃的味道大不相同。连皇帝也没有尝过这种美味,晋武帝问是如何做成的,驸马王武子回答说:“这道菜的原料是用人乳喂养的小猪。”司马炎听说后愤愤不平,饭没有吃完就匆匆离开了。即使国中豪富王恺和石崇也不知道这种做法。

这篇小品在写法上突出特点是层层深入,如先写所有美食都装在琉璃器皿中,再写所有菜盘都由婢女双手托起,所有婢女都身着绫罗绸缎,而且婢女有一百多人。完全无须亲临其境,你就能想象出那种排场奢华的场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世说新语》刘义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