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7】学习也要知止

四书,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本书,朱熹注解了《论语》和《孟子》,又从《礼记》中抽出两篇《大学》和《中庸》,合称《四书》,写了《四书章句集注》,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可以说,学儒家思想就是学四书,学四书,就是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因为没有注解,原文你没法读。我写这个讲透四书系列,就是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结合张居正给小皇帝讲课的四书讲义,张居正的讲义,也是以朱熹的集注为准,只是给小孩子讲,讲得更浅显易懂,所以对我们非常有价值了。除了这两位老师外,再结合清代的训诂大师,一是写《论语正义》的刘宝楠,二是写《孟子正义》的焦循。这样,确保我们学习理解的准确。当然,还有学习态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不要道听途说,也不要擅自发挥添加。

《大学》相传是曾子所作。《中庸》相传是子思所作。孟子是子思门人的弟子,相当于是子思的再传弟子。韩愈在《原道》里所,儒学的道统到孟子就断绝了。那么,到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是承前启后,重新整理,重新确立了道统。程朱理学时代,可以说就是儒学的轴心时代。

程朱理学,朱是朱熹;程是程颢、程颐两兄弟。《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说他是根据二程的讲解整理的,尊二程为师。所以后世叫程朱理学。

《论语》和《孟子》前面在讲孔孟的儒家时讲过了,这里我们补充讲讲《大学》和《中庸》。

《大学》是儒学入门的第一本书,开篇就讲三纲八目,确立纲目。三纲,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共八条,叫八条目。

这八条目里面,大家有没有看到有点意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全中国人人都知道这句话,格物致知呢,知名度也接近百分之百。但是,中间还有一个诚意正心,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而这八条目是递进的,一环扣一环,少一环,就断片了。《大学》里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理,用西方的社会学原理来说,是“模仿律”,《模仿律》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1890年出版的经典名著,提出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他说,模仿总是在下位的人,模仿在上位的人;而且模仿一旦开始,就成几何级数放大。

这不就是儒家扩充放大,风行草偃,率先垂范,上行下效,一人定国的原理吗?

修齐治平就是模仿律。认识这个基本原理,我们就知道,管理主要是管自己,把自己管住了,整个团队都管住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切都在自己身上求,一切都先要求自己!

怎么能做到要求自己呢,就靠诚意正心。

所以,没有诚意正心,一切都是空,断片了,连不起来。

诚,就是修身的基础。

《大学》里面还有两个重要思想,在下面这句话里面: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句话里,两个重要思想,一是止定静安虑得。你首先要知止,止于至善,然后你才能定,定什么呢?志有定向。志有定向之后,心就静了,就安了,就能考虑事儿了,就能有所得了。

咱们很多人不理解知止,永无止境,什么叫止于至善呢?从志有定向就能理解了。知止,是不往边上跑,往自己的志向上永无止境。

没有志向,是我们普遍的大问题。小时候都有志向,到了三十岁,都没志向了,就像赚钱。没志向,就会羡慕别人,别人比我成功,别人比我有钱。“不外慕”,不羡慕别人,是儒家最重要的品格之一,自己有自己的志向和使命,知天命,羡慕别人做什么呢?

孔子说“三十而立”,一般误解为自立不啃老,错!这个三十而立,还是立志的立,前面有一句“吾十五有志于学”,十五岁立志学习,到三十岁才把这个志向立住了,不变了。

志有定向,对于公司来说,就是有明确的经营使命。柯林斯写《基业长青》,研究结论,基业长青的公司,都是有使命的公司。那么,就都是志有定向的人。

儒家说:学习第一是立志。

知识焦虑,也是因为没有志向,不断有新知识冒出来,怕自己跟不上被时代抛弃,就焦虑了。如果志有定向,知道自己干啥,也知道在自己的领域,自己处在哪个位置,也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就不焦虑了。

学习也要知止。上学时咱们教室挂着标语:“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庄子的话,标语漏了一个可怕的后半句,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学海无涯,但是人生有涯,以有涯的人生去追求无涯的知识,那就把自己给挂掉了。

第二个重要思想: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所先后,则近道也。这句话太深刻了!就是随时要能分清谁先谁后。咱们又说回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因为耕耘在先,收获在后!

能知行合一,每件事分清本末先后,就不会舍本逐末。

读者当熟玩焉。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7】学习也要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