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思考——心与脑的结合

图片来源网络

文/几何abc

从来没写过这类的文章,但是这篇文是我一直想写的。

我在上算年轻作者,现在也只是在读初中,所以我知道我并不太适合写这类文。

不过这次我觉得我有资本写这篇文。

下面步入正题。


昨天说起我弟弟的期末试题,有这样一道题。

图片发自App

他们学的是“豆角”这个词,但是这次考试时他写的是“毛豆”。为什么?因为他说怎么看都不像豆角。

我姑姑说不管对错,就凭认真审题也得给他赞一个。

在这里,我也想给我弟弟点个赞!只不过我赞的不光是认真审题,我真正想给他点赞的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思考。

他并没有学什么去写什么,而是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想法,能够有自己的思考。这里,多说一句,这个确实不像豆角=_=

现在很多人就缺乏自己的思想,只会去附和别人。

说句难听点的话,不思考要脑袋有什么用?

举个我的例子,我身边有很多人知道我粉诸葛亮,但是他们绝不会知道我粉他的曲折的经历。

我有一个朋友,这里就用“朋友A”来代替吧。我曾经问过他:“你粉郭嘉多久了?有后悔过么?”他的回答是:“六年了,从未后悔过。”

这时我不禁赞叹道:“六年的粉啊!这得多不容易!”也不禁想到我的答案。

“你粉诸葛亮多久了?有后悔过么?”

“嘴上说是四年,但实际参水分了。曾经后悔过。”

上面的便是我的答案了,参了水分的四年还有曾经后悔的经历。

就在今年冬天寒假的时候,我看了一部剧《虎啸龙吟》(当然没看完,后面的看不下去了)当时我奶奶也看了几集,她就说司马懿要比诸葛亮厉害,也黑了两句诸葛亮。

后来,我看了《老谋子司马懿》这本书,变得更加喜欢司马懿。

再后来,看到一个帖子,具体意思忘了,只记得我在看完后思考起了我是不是一个伪亮粉?后来我越发怀疑自己根本不喜欢诸葛亮,甚至快要变成亮黑。

不过,当我认真思考时,我发现我应该是有点儿喜欢他的,最起码不讨厌。

我也觉得网上黑诸葛亮有很多人都是跟风,缺乏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觉得黑一个历史名人伟人是很“潮”的,觉得能突显自己与众不同的思想。

这些,只是用大脑进行的思考。


下面,我想说说用心进行的思考。

之前跟几个朋友一起玩狼人杀,有一局特别精彩。

朋友B是第一天晚上被杀的,等天亮宣布的时候,她问了一句:“我可以留遗言吗?”

当时,朋友C就说她是预言家,因为只有预言家不希望自己验出来的身份说不出去。

再让时间回到她说完话的时候,那时她在看朋友A,而朋友A和朋友D都用手指着她大声说:“不可以留遗言!”我们其他人则没有那么激动。

后来朋友D跟我一样认为朋友A是狼人,然后他还跟我击了掌。

当然最后,那个跟我击掌,指出狼人的朋友也是狼人。

至于为什么他要跟我击掌与我达成共识,他说他离我最近,他怕我看到他之前激动的那个动作。

“如果让我过脑子想想,我就不会做那个动作,也不用把朋友A推出去。”

不得不佩服啊~

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就是,你下意识的动作和想法我把它称为用“心”思考。这在心理学中很常用。

而过遍脑子,则是用脑思考。

我认为,单单用脑去思考是仅仅不够的,你需要“心”的结合。

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你要明白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接着说我之前那个粉诸葛亮的例子。我有过一段迷茫期,我不知道我内心到底是不是喜欢他的,不知道自己是亮粉还是伪亮粉。

这学期,班任办了一个活动——介绍一位中国历史名人。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

没什么过多的思考,就是凭着自己的内心,而这样往往是最真实的。

我是第一个举手的,三点原因:

1.我希望把诸葛亮最先介绍给大家,希望让他排在第一位。而且一般第一个最容易被别人记住。

2.PPT我早就做完了(生日那天做了一天,还不觉得烦,看来我是真喜欢他的´∀`)

3.我本以为是按成绩排,所以必须是第一个。

那么怎样才能认识自己的真实内心呢?

其实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在你听到一件事时观察自己第一反应和第一想法。

为什么要解梦?因为梦里有最真实的自己,甚至是一个你都不认识的自己。

所以我认为用脑思考就像“超我”,用“心”思考更像是“本我”。

说到这里,我想说一个问题。很多人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

提个问题,那些天天发空间朋友圈说要努力学习的人,那些向天发誓嘴上天天念叨想要学习的人,你真的做到了吗?

是不是天天聊天追剧打王者,吃鸡抖音逛微博?

如果你真的做到了,那我真要好好佩服一下你。

如果你没做到,并且敢不犹豫说出来自己没有做到。那我真要恭喜一下你,你敢于正视自己内心,敢于正视自己所做过的事。

如果你没有做到,但嘴上还不承认,给自己找一大堆借口。那我真要批评一下你。连实话都不敢说,犹犹豫豫不敢承认,大堆的所谓的理由,你这样做算什么?

不用不敢去承认,也不用不敢正视自己。我在结业复习的时候也玩了,我们还一起玩狼人杀了呢!学是学了,但是和玩的时间相比约等于没学。

我知道这个例子可能有点偏,但作为一个学生,我觉得这个例子很有必要。

明白自己真实的想法,真实想做的事,正视它。

不过,我还要说一句。

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不代表不去听取别人宝贵的意见,不代表去否定所有观点。

最后,以我一篇还未写的小说中的序言结一下尾吧。

“走出是非与对错。   

有些时候,

你需要用心去思考。”

——《深处,深处》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实的思考——心与脑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