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需要“积极心理学”?

徐凯文教授

我第一次听到“空心病”这个概念是在今年6月2日在上海举办的“国际教师发展大会TIDE”上。北大心理学副教授徐凯文在主论坛上做了一个名为“焦虑时代的空心病与应对--青少年心灵升级工程”的主旨演讲。那究竟什么是“空心病”呢?简单来说,就是指“物质丰富之下,人们内心空虚的心灵危机”,它的表现主要有:

1. 抑郁

2. 孤独

3. 自我缺失

4. 渴求外部认同 (取悦他人,迷失自我)

5. 被评价恐惧

6. 自杀倾向

7. 自我否定和厌恶

这种心理疾病最早源自西方文化背景,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使得人们逐渐迷失自我,进入发展成为一种心理顽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论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可能面对这个问题的挑战,而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深受其困扰,甚至走上自杀的不归之路。

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当中,也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有出现过学生患“精神分裂”和自杀未遂的情况。越来越多“空心病”涌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越来越呈现商品化和功利化,而功利的应试教育又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而导致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可能陷入“空心病”的侵扰。虽然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开设有“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室”,但因为种种原因,它们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许多“心理辅导课”也形同虚设,学生有任何心理问题,也不会主动向学校或者老师求助,于是我国初高中学生的自杀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学校和老师应该怎么做?大家不妨可以来了解一下“积极心理学”这个概念。

“积极心理学”首先是有美国心理学家Martin Saligman提出的,是通过科学和应用的方法来挖掘人们的优势,促进人们的强项发挥和创造最高生命质量


Martin Saligman 马丁 塞利格曼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生命质量、幸福、心流、强项、智慧、创造力、想象力以及积极团队和机构的特点,它关注个人幸福、团队和集体的幸福以及个人的生命质量。

积极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像普通心理学那样预设人们是有心理问题且需要及时救治的,它的首要任务是让人们转变观念,进而发挥自身最大潜能,找到人生幸福之路。


普通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们之所以会痛苦,会焦虑,并不是因为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的性格而造成的,而是由人们看待这件事的角度和方式而决定的。那么如何使用积极心理学来思考问题呢?

Martin Saligman提出了“转”的概念。

首先,“转移”注意力、关注点和观察角度。

其次,“转变”思维、观念、理念,甚至价值观。

最后,“转化”成行动、机遇、锻造、成长及赋能。

“转”是需要练习的,“转”虽然不容易,却是人自身可以改变的,而事情发生后,即“不可逆转”,不受人控制,人应该控制事情不要影响人,而不是让不可控的事情来控制人的情绪,甚至行为。


积极心理学6种核心美德和24种性格优势

Saligman还提出了一个“幸福”理论P.E.R.M.A

P- Positive Emotions 情感 (积极正面)

E- Engagement 投入 (发现“心流”)

R- Positive Relationships 关系 (真诚联结)

M- Meaning 意义 (找到生活目的)

A- Achievement 积极成就 (提升自我技能、经过努力后,达到目标)


P.E.R.M.A

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最常问的问题基本上有这些:

1. 为什么我的父母和老师不关心我,只关心我的成绩?

2. 为什么我长的不够帅、不够美?

3. 为什么没有人理解我的感受?

4. 这个世界实在太黑暗,人为什么活着?

5. 天天学习,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纠结于“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

而积极心理学的“转”理论,要求我们把"Why"换成“How”,那这些问题就变成了:

1. 我怎样才能让父母和老师关心我?

2. 我怎样才能变帅变美?

3. 我怎样才能让别人理解我的感受?

4. 我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5. 我怎样去学习?

虽然这些问题,需要长时间的生活积累,才有可能得到答案,但至少能把人从“无意义”的思考状态解放出来,转变成“有意义”的行动。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不是“想什么”,而是要去“做什么”。

因此,不要再问为什么(why),问有建设性、可以解决问题的问题(how),进而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action)。

最后来看一个问题:“我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回答的终极问题。

积极心理学认为:

如果你实现了“财富自由”,那属于“享受式幸福”pleasant life,这是暂时性的,因为你在享受物质给你带来愉悦的时候,内心还是产生空虚,这种“空虚”需要不断的财富输入或消耗才能弥补。

如果你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完美的家庭,那属于“投入式幸福”good life,这种状态人们会感到一种幸福感。

以上这两种状态,积极心理学称为"Happiness",它承认这些都会给人带来“幸福感”。

可是,还有一种,叫“意义式幸福”meaningful life,也被称为“生命质量”well-being,人生的终极幸福在于一种“使命感”(我天生注定就是要做这件事的)的建立,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去“服务”,进而改变他人的生命质量”。

那我们回到导致学生“空心病”的诱因,就是他们不知道“生活和学习”的意义所在,换句话说,他们缺乏一种可以使他们潜能爆发的“使命感”,而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教育来解决。

国内教育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样的目标核心还是个人,而“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过分强调个人,个人的成绩可以有好的升学机会,进入了好的学校将来就会好的工作...这些都是“幸福人生”的一种状态。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那些人生迷茫、没有方向、甚至因此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这样的“幸福”,而是具有使命感的“终极幸福”。

国际文凭课程IBDP明确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培养有求知欲、知识渊博并且关心他人的终生学习者,以使得他们能够尊重和理解世界不同的文化,进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个目标直接指出自我学习和创造美好世界的关系,这就是一种“使命感”。在其核心课程中,有一个叫CAS的项目(Creativity 创造、Activity 行动、Service 服务), 将“使命感”和“行动力”结合起来,内心会变得充盈起来。

有人说,这不是在喊口号吗?我们学习和工作哪有这么伟大?创造美好世界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因此,IBDP课程里还特别强调“个人、社区、国家、世界”的概念,只强调“个人成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只有把这四者统一起来,才能创造真正永恒的幸福。

总之,我们的教育更包容开放,中外好的经验都可以吸收到课程体系里来,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辅助,让学生远离“空心病”。因为人都是有潜力的,好的教育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将其服务于全人类。


“世界乃一国,万众皆其民”。 The world is one country, and mankind its citizens.

附1:积极心理学中的“Ikigai”


Ikigai 图示

附2:积极心理学 入门 资源:

哈佛大学积极心理学公开课(网易)

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网站

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Coursera课程

耶鲁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

清华大学H+幸福实验室 (彭凯平 教授)

“生活中的积极心理学”书籍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需要“积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