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 :对不起,这不是我想要的爱

图片发自App

最近,读了美籍华人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这是一个把结局写在开头的悲伤故事。莉迪亚死了。可是为什么会死呢,故事在还原大家之前的各种行为中逐渐展开。随着故事的一步步推进,压抑、恐慌的感觉将我一点点淹没。压抑,是每个人物,都有自己无可指责的痛苦,但那些痛苦都是造成莉迪亚死亡的原因之一。恐慌,害怕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书中那样的父母。因为,毫无疑问,莉迪亚的父母才是给她伤害最大的人。

詹姆斯是一个美籍华人,生长在美国。尽管他的事业有一定的成就,但是在那个白人社会里,他永远是不被接纳的外来者。因无法给自己定位所带来的孤独感是他一生都挥不去的痛。而玛丽琳呢从学生时代起就挣扎于挣脱母亲给她的安排——做一个家庭主妇,这是那个时代大家对女孩子们的期望。但她想摆脱这种期望,成为一个医生。并且她也为之努力了。

他们看似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一个求同,一个立异,但相同的是他们本身的期待却从来没有被满足过。在很大程度上,詹姆斯接受玛丽琳的追求不是因为爱,而是把她的追求当成了自己被那个社会所接受的标志;而玛丽琳被詹姆斯吸引也是源于他的与众不同,她追求的行为以及最后结婚都是她反抗母亲的另类方式。

他们这样一对夫妻,都带着别人无法理解的痛苦走到了一起,本以为结了婚就能治得了痛,却发现原本存在的还是在那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敏感了。

所以当玛丽琳发现自己已无实现梦想的可能时,她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乖巧听话的二女儿莉迪亚身上,给她无限关注,同时也是无限压力,以至于忽视了其他孩子而不自知。她以为女儿也像她一样想成为一个医生,拥有自己的事业,却从来不知道女儿之所以那么乖巧懂事是因为她害怕玛丽琳再一次离家出走,莉迪亚以顺从妈妈的任何想法来讨好她。但玛丽琳从来就没有想过去了解女儿的想法。

詹姆斯因为自己从小生活在一种孤独的环境之中,他想要交更多的朋友,但却总是被孤立。他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孤独的感觉,要他们多出去结交朋友他才会开心。顺从了母亲的莉迪亚自然也不会忤逆父亲,她假装交很多的朋友,参加很多的活动,也让父亲开心。但詹姆斯对儿子表现出来的喜好却漠不关心,甚至予以打击。

图片发自App

父母喜欢的都是那些听话的孩子,因为他们更容易被摆布而不需要花什么心力。

但不被父母理解是所有莉迪亚们最大的悲哀。由此衍生的蝴蝶效应,一步步地把她们推向深渊。

 

每一个父母,都是从小孩长大,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一样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想要的得不到满足,甚至从来就没有过,一旦这些东西在他们心中得不到化解,便会内化成他们自己的一部分。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得到过,那便成了一种深深的遗憾。为了补偿这种遗憾,他们把所有的期待都放在了下一代的身上,以一种自己所期待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子女。然而,总是用力过猛的。父母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为孩子思考:你应该需要什么;你应该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相信我们,这都是为你好。

 

其实这样的父母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曾经,我亲眼看到我的一个好朋友在母亲的威逼下痛苦地学着钢琴,因为母亲由于小时候家庭条件差,一直想学钢琴而学不了,到年纪大了有经济能力却没有学习能力了。于是,母亲总对她说,你要好好学,完成我的理想。你应该好好学,我给你买钢琴,去上钢琴课,那是不小的花费,你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但是朋友不敢抱怨,因为只要她有厌学的情绪,她的母亲就变成一个念念碎。后来,在他父亲的鼓励下,母亲也开始学钢琴了。从此,她便再也不在朋友面前碎碎念。朋友觉得母亲变得可爱了。在没有母亲的压力下,她开始喜欢上了钢琴,并且越练越好了。

看,没有父母不对孩子充满期望,但愿我们充满的期望是建立在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愿望上的,而不仅仅只是因为你本人所期待的那样。

 

父母们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自己的父母的那个样子。曾经那些无法化解的痛苦与遗憾,在悄然中强加给了孩子。他们得不到的,实现不了的,就要想尽办法让孩子来得到,来实现。

武志红在《巨婴国》中说:有的父母对孩子很好,帮孩子包办一切。他们过度付出,但其实感觉不到孩子的真实存在,是在付给一个想象的孩子,而这常常是他们自己内心,那个童年因为缺乏爱而有匮乏感的孩子。

 

只是,孩子,他从来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系,不附属于任何人。他是有权利来决定任何有关他自身的事情。父母,能做的只是以平等的身份去引导帮助改善鼓励分析。真正的为你好,是在倾听了你的心声,明白了你的需求,再以最真诚的方式去面对你的决定,去引导去扶持。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听到孩子的心声,愿所有的孩子都能看到父母敞开的心怀。愿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能够有勇气“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仅此共勉。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声告白》 :对不起,这不是我想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