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中国艺术史》读书笔记

读《大话中国艺术史》,看《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市井生活,虽相隔千年,仍能感觉到热烘烘的烟火气和鲜活的人情味。

于是,又想到小说《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说起的一些全无联系的人和事:

“那里有一个看塔的小沙弥,你给他半吊钱,就能偷偷攀到塔顶,看尽长安的牡丹。小沙弥攒下的钱从不乱用,总是偷偷地买来河鱼去喂慈恩寺边的小猫……

升道坊里有一个专做毕罗饼的回鹘老头,他选的芝麻粒很大,所以饼刚出炉时味道极香。我从前当差,都会一早赶过去守在坊门,一开门就买几个……

还有普济寺的雕胡饭,初一、十五才能吃到,和尚们偷偷加了荤油,口感可真不错。

东市的阿罗约是个驯骆驼的好手,他的毕生梦想是在安邑坊置个产业,娶妻生子,彻底扎根在长安。

长兴坊里住着一个姓薛的太常乐工,庐陵人,每到晴天无云的半夜,必去天津桥上吹笛子,只为用月光洗涤笛声,我替他遮过好几次犯夜禁的事。

还有一个住在崇仁坊的舞姬,叫李十二,雄心勃勃想比肩当年公孙大娘。她练舞跳得脚跟磨烂,不得不用红绸裹住。

盂兰盆节放河灯时,满河皆是烛光。如果你沿着龙首渠走,会看到一个瞎眼阿婆沿渠叫卖折好的纸船,说是为她孙女攒副铜簪,可我知道,她的孙女早就病死了。

我在长安城当了九年不良帅,每天打交道的,都是这样的百姓,每天听到看到的,都是这样的生活。对达官贵人们来说,这些人根本微不足道,这些事更是习以为常,但对我来说,这才是鲜活的、没有被怪物所吞噬的长安城。

倘若让突厥人得逞,最先失去性命的,就是这样的人。为了这些微不足道的人过着习以为常的生活,我会尽己所能。我想要保护的,是这样的长安”

当初看小说时,最感动的就是张小敬说的这段话,我觉得这才是张小敬最可爱最可敬之处——因为爱这平凡的生活,所以爱身边这些平凡的人。任何强赋予他的“高大上”的情怀都是虚伪的,做作的。

同样,当张择端同时代的文人士大夫以山水花鸟寄情时,唯独他把目光转向了平民生活,用他的笔触来描绘身边的寻常。这不仅仅是一个人对身边的美的审视,也是一个人热爱生活的表现。

庸常之中,微芒不朽。致敬庸常的生活,和庸常中心存热爱的人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话中国艺术史》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