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遥远的救世主》读书笔记(七)

第十五章是芮小丹跟王明阳的对话,这个对话是对文化属性的实践,也是一次对于《圣经》的经典剖析。对话从讲理开始,从讲强盗的逻辑开始,王明阳认为,强盗的逻辑是直接获取,冒险,刺激。而芮小丹认为强盗的本质是破格获取,破格获取与直接获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强盗没有自信与强者在同一规则下公平竞争,这只能说明强盗是弱者,因为弱势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就是破格获取。所以,强盗逻辑从本质上讲是懦弱的生存哲学。

从强盗逻辑引出来拯救,拯救是《圣经》的买卖。王明阳认为,《圣经》的理由是,因信着得救了,上天堂;因不信有罪了,下地狱。用这种哄孩子、吓孩子的方法让人去相信,虽有利于基督教的实践,却也恰恰迎合了人的怕死的一面、贪婪的一面。这样的因果关系不给人以自觉、自省的机会,人连追求高尚的机会都没有,又何以高尚呢?

芮小丹肯定了王明阳的观点,如其所说,如果神计划管理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那么饥饿、灾难、罪恶也该是神计划中的事情,所以人就有理由怀疑神是要拯救人还是要折腾人。如果神也是左手施舍的时候不让右手知道,那么全能的主就不需要这个永远的计划了,只需要以他的全能改变人性的罪性,注入人性的善性,人类就得以拯救了。但神没有这样做,神不想做无名救主,神需要报恩。

那么,神是什么?神是不是根据人的需要造出来的?这个就是《圣经》神学理论上存在的问题。《圣经》的教义如果不能经受逻辑学的检验,可能在实践上就会存在障碍。如果经受了逻辑学的检验,那表明神的思维即是人的思维,就会否定神性。换一种说法,神性如果附加上人的期望值,神性就打了折扣。然而神性如果失去了人性期望值,那么人还需要神吗?

《圣经》神学是关于人类精神的学说,是关于人的灵魂净化、升华,人的行为高尚、正典的学说。一味的攻击或捍卫神的真实性与否,都是愚昧的表现。前者没有理解基督教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后者没有理解基督教的真正境界。

基督教的应许不以现实利益为交换,不参与社会利益的分配,这使得它能适应不同的生存空间,而它对信徒的道德要求无疑具有社会价值。基督教相信,太高的道德平台需要太高的教育、太深的觉悟和太复杂的炼造过程,是一道靠人性本能很难迈进的窄门。于是,基督教便有了神与人的约,有了神的关于天国与火湖、永生与死亡的应许,让凡夫俗子因为恐惧死亡和向往天堂而守约。这是智与善的魔术,非读懂的人不能理解。但《圣经》告诉世人了,要进窄门。

而这个窄门是不因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因果关系而具有的极高人生境界。耶稣为拯救世人甘愿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是肉身的地狱,是灵魂的天堂。基督徒的得救缘于神的“约”,缘于神的应许。但进不得窄门也同样缘于“约”,缘于神的应许。窄门是基督道德理想的最高价值。

而当你进了窄门,神立即会告诉你:我是不存在的,神就是你自己。但是,证到如此也并不究竟,神是什么?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这一番论述,无疑是打开了很多人对于基督教的理解。基督教教化世人也是分层次的,普通人用哄孩子、吓孩子的“约”和应许。而对于可以成为神的超人,给予了窄门的“约”和应许。这部分人是可以遵循“道”,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成为强势文化的继承者的。最后悟道成神,如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472|《遥远的救世主》读书笔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