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的活着的我

你说,看的书多了,自然出口成章了

你说,走的路多了,自然健步如飞了

胡思着乱想着记下

        我在想,静静闲坐,双耳聆听万物之声,双目凝忘世间之景,大脑尽情往回忆里钻,往想象里钻,一眼万年莫不如也。

        也许是自己寡情淡薄,凌驾于凡尘琐事之上,静眼待观周遭之变,生人也、友人也、亲人亦也。也许是自己心性使之,执着于此情此景之中 ,毫无思虑此前今后,忧愁也,欢乐亦也。

        人的一生,慢慢的到来,匆匆的归去。

        “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偶尔贯穿与我的头脑之中,当然,我从未有过自杀的念头。


        年前,去姐姐家做客,望着在被姐姐喂食的鱼儿,即使这些鱼儿吃的比我吃的还好,但是我觉得很悲凉,鱼儿的一生就被困于这四四方方的玻璃中,不愁吃穿,却无自由可言。它活着有什么意义呢?姐姐说,把他们放入大海之中,他们却不一定可以存活下来,他们从小就是这样被这样饲养长大的。

        也对。那些鱼儿就好像我们,鱼儿生活的环境就好比我们生活的世界,唯一的区别就是它们不愁吃,听起来仿佛变成了一件很幸福的事。

        而我们,要一步步去实现马斯洛层次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生活,仿佛从来都是不易的,于我而言,生活只不过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周遭的变与不变罢了,它的易与不易取决于我的内心看法而已。


        说到生活,我想到最近机缘巧合看的一本书——《风雨哈佛路》,以前有很多次机会可以看它,但是自己一直误以为是成功励志型书本,年后在外婆家,听外婆母亲扯家常念不幸,然后外婆去房间把这本书拿给了我让我看看,外婆向我怜惜女主人公的不幸生活。

        书中并不是写励志考哈佛艰苦奋斗的过程,相反,前面85%的内容都未写到这点。女主人公一步步在通往一无所有的道路上走下去,睡觉在公园中,在马路旁,去超市偷食物以维持自己生命,就想是山下一株野草,顽强的活着,但是却放纵自己。

        “随波逐流总比逆水行舟容易的多啊”当时看到这句话时,自己特别有感触,因为在平常我们的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也是比逆水行舟的人多得多啊。事实上,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经历过再次看到这些浓缩的话语,刻苦铭心的多。之后就是女主人公的学习之路,在我看来这段描述在书中不到15%的比例,但是却令我记忆深刻。


        我不是一个擅长写书评的人,文笔也不行,而且我也不想在这剧透,但是我强推这本书,也许是它在我迷茫的路上给了我一盏灯,即使亮度不大,但是给予了我勇气。与此同时,我想说说另外一部作品,余华先生的《活着》。

        读起来很是顺畅,人们纷纷在这部或者的作品中一一死去。从书中看见了人生悲苦,看见了底层人民的乐观和坚强,看见了生命的柔韧,看见了命运和岁月那不动声色的力量。

        没有功成名就的结局,没有惊心动魄的事迹,最终于夕阳西下,老人老牛弯着腰驼着背,忙碌于农活,倚石而憩。

        仅此而已。

        生活在作家的笔下摇曳生姿,多种多样,无不写实于现实。惊心动魄是生活、功成名就是生活,细水长流平平淡淡亦是生活,一千个人心中亦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大概就是活着的意义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胡思乱想的活着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