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二、各家之解评析及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有大德气质和形象的人,是会坚定地按照大道来行事。道这个东西啊,是迷离恍惚难知的,但迷离恍惚中有征兆显现、有东西存在。它广博深远,其中有精质,这个精质是非常真实的,是可以验证的。从以前到现在,道都是一直真实存在的。从大道角度可以审阅出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领导者。得道的人怎么知道他们的行为是符合道的呢?因为道者同于道,有共同的特点啊!
2、南怀瑾《老子他说》
“孔德”是大德之意。孔是大,德代表真正有道者的行为。“容”,则指内涵的包容作用。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涵,只有一个东西——“道”。“惟道是从”,二六时中,随时随地,每分每秒,都在要求自己合于道的原则,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无有稍微违反道业。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那个时候所说的“物”,等于我们现在讲“这个东西”。“恍惚”是指心性光明的境界。老子是说,“道”这个东西,它是“惟恍惟惚”的。勉强来描述,是说它有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光明洒脱境界。
所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兮”字,源自古代南方楚国语助词的用法。在毫无边际、活活泼泼的一片光明境里,就有这么一个境界。“象”者,境界也。“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而且在这个光明的境界里,似乎确有这么一个东西。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窈”是形容其深远,“冥”是形容其高大。“窈”、“冥”可以用太空的现象作比喻。如“飞入清冥”,代表远远到达无穷高、无穷尽的太空中去,甚至还遗忘了太空的观念。一个人的修养如果达到这种程度,便可了解这中间确是“其中有精”。真正到达“窈兮冥兮”的空灵境界,只要你眼神稍稍凝定几分钟,就等于常人几小时的睡眠,这是“其中有精”,由此才谈得上“炼精化气”的功夫。
然后,老子又形容精神之重要,“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其精甚真”,它是个绝对真实的东西,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的。“其中有信”,确是实有其事,确有这个消息,只要你从身心上,真修实证,到时便自然有一步一步的征信效验。
如实悟了大道之后,“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这是说,等到证得了真理,那么你便能无所障碍地观察一切众生相,了知一切众生的根性。“众甫”同于后世佛家所说的“众生”,当你得了真理大道之后,芸芸众生的种种习性、种种因缘,千差万别的生命状态,皆可一目了然,看得透彻。所以老子说:“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我为什么能够了解一切人的根性,一切人的心理思想呢?就是“以此”而来。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德,指玄德之深、之大。容,指玄德无所不蓄,无所不容。因为德无形,无形则无状。玄德之所蓄所容之万物,莫不禀受于道,法则于道。是谓惟道是从。
(2)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万物皆生于道,在万物未生出之前,道是什么样的呢?所谓的道之为物,是指无物之物。这种无物之物,是什么样的呢?它惟恍惟惚。恍惚,混一而未分,非有非无之意。
(3)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道虽无形无状,但万象莫不出于道,万物莫不出于道。故说,其中有象,其中有物。
(4)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道不可以物言之,鸿蒙未开,是为窈窈冥冥。道虽鸿蒙未开,但万物的种子已经蕴藏在其中。故说,其中有精。以不生不化之精,生万物,化万物。是以为大道之至精。
(5)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不生不化之至精,虽不自生不自化,不昭然彰显于外,但它恒常地生化万物之真,故为至真之真。其真非象,不可言之以为信,故为至信之信。
(6)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自今及古,指道未有终始。其名不去,这里的“名”,是指无名之名,也就是道之名。道本不可以名言之,此处谓道之名,指圣人所体之大道。并以道观物,阅万物之所以生。阅,阅览之意。甫,最开始的本意,是指田里长出来的新苗。这里是指,道生万物。
(7)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我是如何知万物之所以然的呢?以此。此,指道。
三、我之体悟——道这个东西
“道”这个东西,老子形容的确实很贴切——看不到摸不着,但在我们行事的过程中又确实能感受到。我们常常也会说,做一件事要抓住核心和本质。可是,这个核心本质,有时候又只能意会,很难言传。比如某个人在某方面做的很好,我们让他讲讲,他洋洋洒洒的讲了两小时,甚至手把手的教,可是我们自己一上手,还是完全摸不着门道,非得自己去试,去悟才行。
每个人应该都有过忽然悟出某个道理的瞬间,那种感觉真是“恍兮惚兮”——说不清道不明,但那个瞬间获得的感知又确确实实的能指导我们接下来的行动,而且这种感知一旦获得,对我们的影响也是非常持久和深远的——真是“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我想,可能也正是“道”这个东西很难言说和形容,在每件事上表现又都不一样,所以,虽然前人把能说的道理都说了,把能总结的方法都总结了,可是后人还是会把该踩的坑都踩一遍。大部分人,应该也都有过这种经验——一个道理,当我们悟出来时候才反应过来,早有人不止一次的跟我们说过。这时我们会感慨,如果自己早点听懂这句话就好了!
可是,你是否想过,问题也许不在于“我不听话”或者“我没有仔细思考这句话”,而有可能在于“道”这种东西,很难通过语言来传授。正如陆游的诗句所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许“知行合一”才是掌握“道”的法门呢?!
《庄子·天道》里有这么一则故事:
这一天,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轮扁(做轮子的工匠,名扁)在堂下做着车轮,跟齐桓公搭话道:“您看什么书呢?”
齐桓公道:“我看的是圣人的书。”
轮扁问道:“这圣人还活着吗?”
齐桓公答道:“已经死了。”
轮扁道:“那么,您看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来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怒道:“寡人读书,岂能容你放肆。你今天要是说不出个理由,我非杀你不可!”
轮扁当真说出了一番大道理:“我是个做车轮子的工人,我就从我的本职工作说起吧。一个轮子,不同部件接合的地方是最难把握的,做得紧了就不容易接在一起,做得松了又容易脱落,一定得做到不松不紧刚刚好,妙到毫巅,差一分一毫都不行。可是,这门手艺我虽然很在行,可最精妙的部分我却没法传给儿子,我儿子也没法从我这里学到,这都是因为手艺里那些真正的精髓是难以言传的。圣人的书也是同样的道理——圣人死了,带着他的思想中那些难以言传的精髓一起离我们而去了,只剩下一些糟粕留了下来,喏,就是您看的书上的那些文字呀。”
《庄子》说,这就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