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贫穷”,苦难的价值

近日,一个18岁女孩写的《感谢贫穷》火了。这名女孩叫王心仪,高考以707分的成绩,考上了北大中文系。这篇文章出来,在网上迅速走红,并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对这篇文章的观点站成了两派,一种顺应文章,肯定苦难的正面价值,并被这篇文章所感动。另一种观点与之相反,主要强调贫穷与苦难的负面价值,也肯定文章所传递的乐观坚强的精神,并有部分文章讨论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还有一篇来自新东方公众号的文章《吃完苦中苦,我终于成为人下人》,与网友讨论的苦难的负面价值不谋而合。而结合自身的体验,笔者确实在思考苦难与贫穷的0000意义,它真的有价值吗?

作为一名北漂,笔者对于苦难的价值是持怀疑态度的。常常感到恍惚,兴冲冲地跑来,这个泛着夜来香的城市,曾经梦想着,这里有热爱的大剧院,有很多大型的书店,有诗,有书,有画,有漂亮和很厉害的人……充满活力,多姿多彩。曾经就那样憧憬着,充满了希望和理想。然而,犹记得来到北京的第一天,天是灰蒙蒙的,那是春天,衣服穿的还很厚实,带着一箱子笨重的行李,在近日出时,走出车站。人山人海,没感觉有多么好看,将行李交与哥嫂后,急匆匆地赶去面试。快速地走下地铁,是第二次乘地铁,感到紧张和兴奋,但是很不幸,正好做了相反的方向,又经人的指引坐了回去,尴尬与刺激并存。那一次面试,在外面待了一整天。那会天真地认为,不管多苦,都不要改变对文字和艺术的初心。曾经就那样对自己承诺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光鲜亮丽,阳光明媚,然而在面试前的一段时间,站在树荫下的外乡人,无处可去,唯一值得赞扬的便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在坐久了地铁后,那初时的新鲜感,渐渐消失,留在耳边的是地铁刺耳的噪音,环绕在时间的每一寸里。感觉无时无刻不在地铁里,在一个长箱子似的有限的空间里,睡眼惺忪。每天带着睡不醒的身体奔波在路上。在黎明时出发,在星夜里回到为了省钱而租下的交通不便的出租屋。狭小的空间让人失去了想象,精神里有一个大大的空洞,越来越大,知觉渐渐丧失,身体日渐疲惫,一脸倦相。工作,赶车,吃饭,睡觉。与一开始的期待,大相径庭。不记得有多久的日子没有看书,精神是零,物质仍受着困顿,好像人生的节奏突然失控了一样。

这就是来北京后,所历经的磨难。仔细想想,不论在工作上,还是在房子上,都有的选,可我恰恰选择了认为有挑战性的那种。认为自己应该多经磨砺。然而现在,我深刻地怀疑这种选择,怀疑苦难的价值,在有选择的范围内,实在是不应该选择意义不大的苦难。如果我选择了更容易的那种,生活质量就会大大提升,就有更多的时间做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事,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没有如果,当真真正正地置身于生活中时,选择逃离并不容易。由此,深刻地认识到,不要选择无意义的苦难,只要你还有的选,尊重你的时间和生命。而本文开头的这个女孩,贫穷的命运无法选择,但她乐观坚强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而这是战胜苦难,开启美好人生的根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谢贫穷”,苦难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