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故里,梅山脚下,一群心忧天下教育的仁人志士齐聚资江之畔,共话未来教育,共商育人大计!
教育,教在授业,育在传道,立德树人,培品养性。两天的学习之旅,犹如是经历了一场思维的对话之旅:什么是未来教育?未来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格局?……一连串的思维碰撞,好似很遥远,却也近在眼前!后疫情时代,也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未来教育的格局,或许,作为我们小人物,即使思考过多,也改变不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但我想我们可以用未来的教育观,去影响、去改变我们的教育思维,教育方式……
互联网的出现正不断颠覆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教育是否也会被颠覆?未来教育是什么样的?在这之前,我从未去思考过这个问题,朱永新先生的报告,对当下教育进行了反思,并从发展的角度对未来学校进行了全面重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未来教育的全新画面。这场报告对我触动颇大,也让我对当下教育现存的一些急功近利的弊端进行重新审视,比如:唯分数论。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很多年,但在中、高考选拔制度不改变的前提之下,我想中国的应试教育想要彻底破除,尚要走的路仍然任重道远!朱先生举的一个例子,我也非常认同:现存的教育,每当孩子满6周岁,不管三七二十一,统一上一年级,尚没有考虑到每个孩子的基础不一样,或许有部分家庭基础教育好的孩子,在上学前已经把一年级所有的知识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或许这一年的时间与光阴都整整浪费掉了;抑或有个别学生,即使上完了一年的一年级,可能因为自身的基础或者天分等原因,一年下来,几乎要求掌握得内容大部分都没有掌握,而等到了来年开学,又不得不跟其他孩子一样升到二年级就读。作为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教学一线的我而言,所接触到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每当这时候也是万般无奈,也引发了我诸多思考,是的,在 当下的教育中,有年级和年龄之分。但是,实际上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不与年龄成正比。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为了学生自尊心的成长和发展,已经不允许留级了,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并承认这一点,才能认清真相,认清自己的真实水平。就像医生必须知道病人的病情一样,才能对症下药,选择适合的级别课程,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循序渐进地进步。如果不认识,或者不愿意承认这一点,那么一切努力都是徒劳无效的,甚至有害的。病人胳膊有问题,你把腿打上石膏,会是什么结果呢?
朱永新先生在报告中,提到的未来的学习中心将有可能会代替现在的学校的思想,也触动了我的反省。是的,如果在二十年前,有人跟你探讨在家中手指动一动就可以网上购物并送货上门;如果在二十年前有人跟你描述出门不需要带钱,以后将会有一种数字货币,只需要你在手机中点一点,你就能完成支付,购买你所需求的商品,我想你肯定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是不是在做梦呢?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所认为的不可能,到今天都已成为社会的常态!同样的,如果现在跟你探讨以后学习中心可能会替代学校,取消年级与年龄的限制,按需学习,或许你同样也会认为这是一种疯子的想法。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范围内的网课学习,或许把我们带到了教育大变革的前夜,一旦推开这扇门,就是一个新的世界。让我们不得不提前去思考在互联网+的智能时代,未来教育的走向。
朱先生在报告中提到:在不远的未来,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会消失,变成学习中心,没有统一教材,没有了固定年级和班级制,也没有上学、放学时间限制,学生没有寒暑假;上学没有固定的教室,学校的课程是社会供给,老师来自全社会;只要修够学分,就可以毕业获得国家颁发的文凭;
朱永新先生还从未来学习中心的设计原则、未来学习中心的基本架构两大方面对未来学习中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也令我对当下自身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督促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主要有四方面的思考:
第一:教师应以学定教。如今“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让老师和学生都头疼不已,呈现出一种“优等生吃不饱,中间生吃不好,后进生吃不下”的结果。朱永新说“未来的学习中心,无疑会采取一种以学定教的个性化学习。”我认为:教师应在恰当的起点上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内容,最优化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大可能的发展。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来拟定教学目标,布置作业也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一样的作业,虽然我们的跑课选班制度、我们跑班选课的拓展课程,或多或少地实现了这一点,但在平时语数英的教学中,这一点还是比较欠缺,尤其是在作业的布置方面,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第二:深化教育的本质功能。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立德树人,分数只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情况的一种检测,教育更应该凸显出育人的本质功能,淡化分数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是未来教育的核心。 “学历只证明过去,学力才意味着未来”。
第三: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努力创新。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业务素质。未来已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提高自己,不能再以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来从教,要积极学习新型技术与工具,将人工智能转变为学习的“帮手”。
第四: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我认为这是当下我在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也是大部分老师的通病,深怕学生不懂,每节课拼命灌输,使学生往往成为被教育、被学习,没有真正培养出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未来已来,但理想中的未来教育的构想在多少年后方能实现,我们尚且都不知,但我想,我们可以以未来教育这种构想、这种模式来引领我们今后教育教学所努力的一个方向。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作为教师,我们的教育教学也不能固守成规,未来已来,我没有范仲淹心忧天下敢于担当的豁达心境,也没有朱永新对未来教育洞悉觉察审时度势的能力,我只想用我的所学、我的所知,去用心润泽我的学生,以不背负误人子弟之骂名。
朱永新的未来教育所构建的框架图深入我的骨髓;彭昌盛主席对如何有效探索课程与课堂的改革的声音一直在耳畔回放;罗红校长对核心与人目标之培养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的阐释令我动容;刘校长的民办学校虚拟货币的趣味性管理方法,让我耳目一新;王建华厅长以自身的经历来向我们阐述如何创建优质学校的经验,种种经历与手段,令我们叹服。。。。。。
走出去,与优秀的人同台,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增长自己的见识。疫情之下,越过千山万水,克服重重困难,虽然只有短暂的两天学习时间,但带给我精神上的洗礼或许就是一辈子的,珍惜并感谢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