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伦理学启蒙

文化相对主义

内容提要
一、文化多样性
二、文化相对主义
三、文化差异论证
四、文化差异所体现的道德分歧是根本性的吗?
五、文化相对主义的难题
六、宽容问题
一、文化多样性(阅读教材2.1)
二、文化相对主义
主张:
(1)不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规范。
(2)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在那个社会的范围内决定什么是对的;也就是说,如果某个社会的道德规范说某个行为是对的,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对的,至少在那个社会内是这样的。
(3)没有客观的标准来判断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比另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更好。在伦理学中,没有在所有的时代、被所有人坚持的道德真理。
(4)我们自己社会的道德规范也没有特殊的地位,它只是众多规范中的一种。
(5)对我们来说,判断其他人的行为是否正确是一种自大,我们对其他文化的实践应当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
三、文化差异论证
论证过程: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道德规范。
因此,在道德上没有客观的“真理”。正确或错误只是一种主观意见,并且这种意见随不同的文化而变化。 --------------------------------------------------------------------------------------
对文化差异论证的反驳:它试图从人们的意见或信念有分歧这个事实中推出一个关于道德本质的问题。即使人们在相信什么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也不意味着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客观真理,更不意味着在道德上不存在客观真理。-----------------------------------------------
相对主义者的回应:
这里的“分歧”是关于道德的分歧,不是关于事实的分歧。
道德分歧必须被理解为是根本性的,根本性的道德分歧指的是,即使分歧各方对有关事项的事实判断达成一致,他们依然还存在不可化解的价值判断分歧。文化多样性呈现出来的道德分歧是根本性的。
四、文化差异所体现的道德分歧是根本性的吗?
对待亡父遗体的两种风俗
影响人们行为的信念有很多,有一些是道德信念,有一些则是文化方面的事实信念。
一个行为并不是时空中的抽象事件。如果我们仅仅是抽象地描述一个事件,是无法直接推断出它的道德属性的。
爱斯基摩人弃老弑婴
迫于基本生存的压力而采取的不得已的选择。
对于个体的人而言,按照什么样的道德信念来行动,会受到诸多外在因素(如自然的、政治的)的影响。
女性割礼
“‘正确’的做法是祖先的做法和古老相传的做法。传统是其自身的保证。它不受经验的验证。正确这个观念就在习俗中。它不外在于习俗、没有独立的起源、不用来检验习俗。在习俗中,存在的,总是正当的。这是因为它是传统的,从而拥有先祖鬼神的权威。在习俗面前,我们的分析戛然而止。”
——萨姆纳(William G. Sumner)
相对主义者的常见解释:“传统使然”
道德思考不是考古学研究,一种实践有多长历史与实践着它的人们是否正确完全是两回事。一旦分析这些传统习俗延续的理由,便可进入理性探究的层次。
道德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提升人群的福利状况。-----------------------------------------------------
文化共性的存在
当相对主义者希望从他们看到的文化多样性中寻求支持他们立场的证据时,他们刻意忽视了文化共性。
不可谋杀;不可故意伤害;不可说谎
五、文化相对主义的难题
阅读教材2.4节
第一,我们将不能再说其他社会的风俗和我们的相比在道德上是低等的。
第二,我们能够仅仅考虑我们社会的标准就可以判断自身行为的是非对错。
第三,道德进步的思想受到质疑。
第四,亚群体问题。
六、宽容问题
论证:
如果道德相对于其文化,那么不存在独立的基础批判其他文化的道德;
若不存在独立的基础批判其他文化的道德,我们应该宽容其他文化的道德;
既然道德相对于其文化,因此,我们应该宽容其他文化的道德。
反驳:
如果“我们”意指任何一种文化中的相对主义者,宽容会变成一个跨文化的普遍道德规范,这是道德相对主义想要否认的。
如果“我们”指的是承认宽容原则的那些道德体系,那么这个论证只能表明,对于接受“辩护原则”的人来说,道德相对主义支持了宽容,但并不能在一般意义上建立整体的道德相对主义对宽容的支持关系。--------------------------------------------------------
黄百瑞(David B. Wang)的辩护原则:
我们不应该干涉他人,除非我们的干涉在他们面前是可辩护的。--------------------------------
对于不承认宽容是一种道德价值的社会,相对主义者认为,这个社会尽管是不宽容的,但既不比那些有宽容要求的社会更好,也不比它们更差。在什么意义上这些相对主义者支持了宽容呢?
如果你是一个相对主义者,你是否真的相信某些行为(如种族灭绝)是真正邪恶的,假定你同时认为这些行为在其他传统中不算什么坏事?
无条件的宽容并不总是正面的价值。对宽容的限度没有给出一个说明之前,相对主义者无法在宽容问题上得分。
补充:
宽容指的是在共同遵守底线的意义上,主体在有能力(或相信自己有能力)干涉的情况下,对于与自己在善恶判断上存在鲜明的差异冲突,从而感到厌恶憎恨的他人不予干涉。
不宽容指的是主体由于他人与自己在善恶判断上存在差异冲突而对其进行干涉。
规范性意义上的宽容价值并不等同于无原则、无底线的相对主义,在任何一种宽容观的视阈中,都存在某些被认为突破了宽容底线因而不适用于宽容的对象,以致一个宽容的主体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同时说是一个不宽容者。------------------------------------------------------------
宽容并不意味着平等地看待每种学说、每种立场或每个“他者”,因为宽容的对象恰恰是主体不赞同甚至厌恶的。换言之,只有在人们关于善恶是非的立场存在鲜明分歧的情形下,宽容问题得以产生的语境才能彰显出来。
宽容不意味着完全消除对错之争,它意味着在认为“我对你错”的情况下,依然尊重对方持有和表达自己信念的权利,保障存在合适的条件和空间使不同信念之间的争论能得以展开,只要对方不违背基本的不伤害原则,不损害他人的正当权益。
自由的批判与辩论正是宽容的活力所在,相对主义不具备这种活力,因其主张对于彼此冲突的观念、学说或社会实践采取不予置评的态度。

伦理学中的主观主义

内容提要
一、主观主义的形式
二、主观主义的论证及回应
三、道德客观性问题
伦理学中的主观主义是一种思想,它认为我们的道德意见基于我们的感情,没有别的。根据这种观点,没有“客观”的对与错。一个人应该遵守哪些行动原则,追求哪些价值,不存在普遍有效的答案。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斗牛对我而言是非常道德的,因为在斗牛进行中我感觉非常好,而且我感到了生与死、有朽与不朽……” ——海明威

伦理学中的相对主义与主观主义都在某种程度上否认道德的普遍性,但主观主义相较于相对主义更为极端。
相对主义是一种集体版本的主观主义,主观主义是一种个人版本的相对主义。
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严重冲突:主观主义否认道德依赖于社会,相对主义则坚持道德依赖于社会。--------------------------------------------------------------------------------------------------------------------
伦理学中的相对主义主张道德依赖于社会、文化或传统,这种依赖性体现在,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的稳定性依赖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共同维护,这些规范的内容也不从属于个人偏好。因为个人的行动和思考必须依据业已成为惯例的集体要求来进行,所以道德的内容注定是外在于个人选择的。---------------------------------------------------------------------------------------------
一、主观主义的形式
1.朴素主观主义
根据朴素的主观主义,一个人在对某事做道德判断时,只不过在报告自己对该事情的心理反应或感受(赞同或不赞同)。只要一个人如实报告自己的感受和态度,他在道德判断上就没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根据朴素主观主义,道德争论毫无意义。
日常道德:
张三:“谦虚是美德。”
李四:“谦虚不是美德。”
关于谦虚究竟是不是美德,道德争论是有意义的。

朴素主观主义:
张三:“谦虚是美德”=“我张三赞同”
李四:“谦虚不是美德”=“我李四不赞同”
就不同的主观态度本身进行争辩毫无意义。---------------------------------------------------------
2. 情感主义
艾耶尔:道德判断根本不是事实陈述,而是情感表达。
“你偷钱错了”
“你偷钱”—陈述事实
(“你偷钱”不是使得“你偷钱错了”这一判断成为道德判断的东西。)
“错了”—情感表达,以某种特别憎恶的语调说出……
(“错了”使得这一判断成之为一个道德判断。--------------------------------------------------------------
查尔斯·史蒂文森:区分由语言传达的事实和想借之造成的影响。道德判断因可在情感方面造成影响而有意义。我们在说某事物在道德上是错误的时候,并非仅仅在表达我们的某种情感态度,且更重要的是迫使人们采取与我们同样的态度和行事方式。

根据情感主义,道德语言不是事实陈述,不用来传达信息或报告态度。
首先,道德语言用作影响人们行为的方式。
“你不应该做那个。”=“别做那个!”
其次,道德语言用来表达(express)而非报告(report)人们的态度。
“朗斯不是个好人。”=“一边去,朗斯!”(express)
“我不喜欢朗斯。”(report)
=============道德争论有意义

与朴素主观主义有所不同,情感主义者并不认为“偷盗是不正当的”这类判断是判断者报告自己对偷盗的感情态度的一个事实陈述,道德判断根本不构成任何事实陈述。
与朴素主观主义相同的是,情感主义认为,除了个人的主观感情之外,仍不存在任何其他判断行为正当或不正当的标准。----------------------------------------------------------------------------
情感主义与朴素主观主义都有这样的含义:我们的道德判断在某种意义上是超越评判的。对朴素主观主义来说,只要我们的判断是坦诚的,它就总是对的,别人无法批评;对情感主义来说,我们的道德判断根本不是事实陈述,只是单纯情感态度的表达(多采用命令句形式),对这类判断没有真假可言。
二、主观主义论证及回应
论证1:
解决事实信念上的分歧、错误常常有法可循。对道德信念上的分歧(如判断死刑是否正确)却无法照此办理。
上帝死了;道德专家无济于事;诉诸文化传统不可靠。
道德信念与事实信念完全不同。道德问题最终只能依靠每个人自己来回答,不存在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有优势和更有权威性这回事。-------------------------------------------------------------
回应:
首先,伦理学不能光凭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手段来进行证明,不表明道德证明根本不可能。理性的思考、论证的检视、科学的分析以及其他思想资源的利用都是从事伦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其次,对外部权威的怀疑,并不必然让我们对道德证明持悲观态度,我们无需在外部权威和个人创造之间二选一。
再次,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推不出“任何答案都同样正确”的结论。
最后,道德证明是存在的,只是顽固的人不愿意接受。-----------------------------------------------
论证2:
宽容。每个人都有权坚持自己的观点,无权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这样,宽容不同的观点就是理所当然的。
民主和平等。由于主观主义认为道德和真理是相对于个人的,因此它要求每个人自主地做决定,从而为民主和平等的权利提供了根据。----------------------------------------------------------------
回应:
宽容不是主观主义者的专利。
宽容原则不是主观主义的必然产物,因为主观主义认为道德是每个人为自己创造的,不要求人们接受任何特定的道德要求,包括宽容。
主观主义者对宽容概念存在一种肤浅、甚至错误的理解。
主观主义没有办法解决宽容的限度问题。
黑白不分的一视同仁不值得追求,缺乏基本共识的民主是糟糕的。
论证3:
自由。只有一个人按照自己为自己确立的价值观做出选择,而不是受制于那些所谓更“正确的”外部权威(宗教的、社会的、古圣先贤的、大多数人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主观主义支持这种自由。
回应3:
自由并不意味着毫无限制,没有限制则没有自由,因而自由并不完全体现在外部干涉的消失。
自由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基于理由的,理由则有相当的客观性。
事物的价值先于人们对事物的感受,主观主义在这一点上是颠倒的。
论证4:
本真性(authenticity)。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每个心灵都浸染了来自于社会的、传统的甚或宗教的成分,只有把这些悬置起来,我们才能真正看清自己。本真性是以单数第一人称(我)的方式发出的呼唤,它要求:做我自己!即对我自己真实(being true to myself)。
回应:
逻辑学或语言学问题:所有道德谓词(好、坏、善、恶、道德的、不道德的)都不能直接单独使用,必须对它们做相对化处理。
“谋杀是不道德的” →“谋杀对于X是不道德的”
不可接受的规范伦理结果:希特勒所呈现的本真性绝不比别人更少,所以他是对的。
三、道德客观性问题
1.事实与价值的区分
休谟问题:从“是”(实然)中推不出“应当”(应然)
实然:事实判断,在语言形式上常表现为以“是”或“不是”为联系词的句子,基于经验观察的理性可对此加以证明。
应然:价值判断/规范判断,在语言形式上常表现为以“应当”或“不应当”为联系词的句子。价值判断是一种情感表达,基于经验观察的理性无法加以证明。

事实:各种东西的“存在(being)”状态
描述:人在认知维度上指认各种东西的存在状态(现象与本质)的观念或语句。
构成认知性描述的对象的大多是像日月山川这样在人的主观心理之外“客观”存在的东西,因而人们常常在“事实”之前加上“客观”的修饰词。
但“事实”并非只能是“客观事实”,某些主观事实也可以成为认知性描述(如认知心理学)的对象,例如,“我梦见了蛇”、“他暗恋张三”。------------------------------------------------
价值:某种东西对于人们满足需要具有的意义效应。价值世界总是与人的需要息息相关的意义世界。
“需要”的关键性:若未与人的需要形成关联,某种东西对人发挥的单纯作用不足以构成它对人而言的“价值”,也不足以引发人们的“评价”和相关“诉求”。-----------------------------
“需要”与“善恶好坏”的关联:
“需要”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东西来满足,人们于是把有益于满足需要的叫作“好”(“善”)的,把有害于满足需要的叫作“坏”(“恶”)的。
个人需要与人类需要;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
价值与意志、情感的关联:
“需要”作为“想要(will)”也即哲学上说的“意志”。
需要在得到满足/得不到满足后会让人产生快乐/痛苦的感受,继而形成指向特定东西的喜爱/厌恶之情。------------------------------------------------------------------------------------------------
当且仅当一个语句旨在表达人们对于某种东西满足需要的价值意义所持有的意愿态度时,它是价值判断,不论其中是不是含有“应当”一词。-----------------------------------------------
关于蓄意谋杀的论述:
“不论你在哪个观点下观察它,你只发现一些情感、动机、意志和思想。这里再没有其他事实。你如果只是继续考究对象,你就完全看不到恶。除非等到你反省自己内心,感到自己心中对那种行为发生一种谴责的情绪,你永远也不能发现恶。这是一个事实,不过这个事实是感情的对象,不是理性的对象。他就在你心中,而不在对象之内。因此,当你断言任何行为或品格是恶的时候,你的意思只是说,由于你的天性的结构,你在思维那种行为或品格的时候就发生一种责备的感觉或情绪。”

                                                          ——休谟

2.寻求道德客观性的可能路径
如果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是合理的,可采用共识法,干脆不考虑伦理学的事实属性,以在价值判断内部达成一种共识取代事实判断的客观性。以罗尔斯和哈贝马斯为代表。

如果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法是不合理的,可说明在何种程度上事实与价值相互缠绕,若事实判断具有客观性,价值判断也具有客观性。以普特南为代表的超越论的路径。

借助“同情”和“不偏不倚的旁观者立场”确保道德判断的客观性。以休谟为代表。
路径1:
罗尔斯:道德原则的客观性就在于人们通过公正的、合理的反思达到对于它们的一致同意。即在拥有合理的、各自不同的学说、理论体系的人们当中寻求一种重叠共识。
哈贝马斯:从人们的语言和交往实践中寻求价值共识的规范性基础。一种偏好如果要从道德视角受到重视的话,必须摆脱第一人称视角的束缚,被转译成一种主体间的评价词汇,从而超越个人的愿望和偏好,成为道德论争范围中普遍价值的候选对象。
路径2:
普特南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客观性的反驳

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和伦理学的截然二分:
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以客观真理为目标,以客观事实为材料,以客观的描述语言为工具,它的客观性建立在与客观世界相对应的基础上,与人的情感、利益以及文化趣味等价值因素毫无关系。
伦理学,作为一组价值判断的集合,使用的是表达性的语言,与人的情感、需求密切相关,它没有真假问题,从而也没有客观性问题。-----------------------------------------------------------
逻辑实证主义所理解的科学理论的客观性:

一方面,理论的基本材料是人们对于经验的一种中性的事实陈述,它使用的是描述性的语言;作为科学理论素材的人的感觉经验与人的价值取向无关,人不过是如实、被动地记录了外部世界对他的显现而已。
另一方面,科学理论的结论具有经验的可证实性。---------------------------------------

普特南的反驳:
关于中性事实陈述的观点来自传统的主客的二分法,它忽视了社会、文化在人的认知活动中的作用,没有社会、文化作舞台,任何陈述甚至任何词语都毫无意义。
不存在对每个孤立的科学的有意义“证实方法”之类的东西存在,对理论的检验不能单纯依靠经验证实,它同时涉及理论的某些特点如“简单性”、“融贯性”以及其他社会、心理因素。
普特南对事实与价值二分的批评:
不存在任何中性的事实陈述,所有事实陈述中都渗透着价值。同样,伦理学中的一些价值词汇也具有事实描述的功能。

空洞的伦理概念(普特南)/“薄”的伦理概念(威廉斯):善、恶、好、坏等。

混杂的伦理概念(普特南)/“厚”的伦理概念(威廉斯):残忍、鲁莽、贞洁等。混杂的伦理概念与某些事实有稳定的关系,带有对那些事实的描述性功能。
例句:“秦始皇时代,其臣民受到残忍统治。”

洛克:
第一性的质: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数目、位置、运动、静止和硬度,物体固有的性质。
第二性的质:物体中的一种“能力”,借物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组织和运动等,在我们心中产生色、声、味、冷、热等感觉,并非物体真实的存在方式。

贝克莱: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不可分离,它们都存在于我们心中。

康德:物理对象的实际性质对人而言是不可把握的,人们只能认识受到人类认知形式和心理意向规范的对象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谈论它们的客观性。
普特南对客观性的实用主义理解
不存在逻辑实在论所认为的绝对的客观性,“客观性”只能是一种合理的可接受性,它不是“我”的客观性,而只能是“我们”的客观性。
在一个文化社群中,说某一事实是客观的,即意味着相信这一事实是合乎理性的。理性上的可接受性或“合乎理性”的标准涉及到一个文化社群的价值问题,是文化社群为我们制定了客观性的准则并使得这种客观性成为可能。---------------------------------------------------------
路径3:
休谟:
同情(sympathy):指与各种情感相伴并使其得以彰显的一种心理机制,即同情共感的能力。由于同情,人们才能融入到他人情感和共同利益中去,将自身当下的行为和他人及社会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共同的观点并促成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不偏不倚的旁观者(judicious spectator):理论上虚设的一个理想的观察者,即不带有任何个人的感情色彩,冷静地把自己看成与行为当事人没有任何关系的第三者。--------

由于道德是情感的对象,人们必须借助同情这种情感机制方能做出人际间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但为了保证这种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的客观性(不偏不倚性),我们需要通过社会交流来实现从一个一般的观点(旁观者的观点)去看问题。总之,即使道德判断只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绝不意味着道德判断丧失了客观有效性。

利己主义

内容提要
一、自私自利必然是所有行为的动机吗?
1自我利益
2心理利己主义的论证
3自私的基因
二、伦理利己主义
1伦理利己主义的类型
2支持伦理利己主义的理由
3反对伦理利己主义的论证
利己主义对日常道德的挑战:
如果心理利己主义是对的,那么人们注定不可能有利他的动机,任何一个人的直接的行动理由中,必定不包含对他人利益的考虑。(应当蕴含着能够。)
伦理利己主义者主张,即使一个人有可能为他人的利益所动,他也应该只做他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一种道德生活就是不断追求自已的最大利益的生活。-----------------------
一、自私自利必然是所有行为的动机吗?
1自我利益
自我:狭义的自我(“小我”)
利益:快乐;财富、名誉、权力;知识、美德、自我完善,等等。
在伦理学中,“自我利益”常常是概称性的、统合性的,大致而言指的是一个人的幸福(happiness)或福祉(well-being)。 许多利己主义者其实并不认为自我利益取决于一时的快乐或者欲望的满足,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动机、义务和决策需要参照他的长远利益和人生设计。
2. 心理利己主义的论证
心理利己主义是一个全称论题,它声称是对人类动机的一个普遍概括。
从正面论证一个全称命题的方法:从我们接受的其他命题中推导出来;获得相当多的个例来支持该命题。
从反面捍卫一个全称命题的方法:视其能否应付各种常识中的反例。
心理利己主义者鲜少从正面来为他们的理论进行论证,但长于防卫。

论证一:我们总是做我们最想做的。
反驳:
第一,我们做的有些事情,不是因为我们想做,而是因为我们感觉到我们应该做。
第二,评价一个行为是不是自利,问题并不在于这个行为是否基于意愿,而在于这个行为基于什么种类的意愿(意愿的对象)。
论证二:我们做使我们感觉好的事情。
反驳:
第一,有自利的动机并不意味着没有慈善的动机。
第二,在很多利他的情况下,甚至没有自利的动机。
第三,本末倒置or舍本逐末。我们从做这些事中得到满足,并不是因为我们想得到满足才这样做,而是由于我们想做这些事,所以才在做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亚里士多德:满足、快乐是活动的一种伴随状态,没有一种空无一物的满足或快乐可供我们悬置在那充当欲望的对象。
关于第三点反驳意见:
当一个行动者对于将要开展的行动的价值(对自我的价值;对他人的价值)处于无知状态时,这个行动既不是一个利己主义的行动,也不是一个利他主义的行动。
利他行为至少蕴含两个要件:第一,行动者确实想促进他人利益;第二,行动者对他人的利益以及促进他人利益的方式均拥有正确的理解。-----------------------------------------

在我们正确把握一个行动的可能价值的前提下,理论上我们可以三种方式行动:
第一,不涉及其他,仅仅出于这个行动对自我的价值(自我利益)而去行动,即利己主义。 √
第二,不涉及其他,仅仅出于这个行动对他人的价值(他人利益)而去行动,即被误解的利他主义。(从道德心理层面来看,人类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第三,把他人的利益包含在自我利益当中,并按照这种被宽泛理解的自我利益去行动。有限的利己主义;有限的利他主义。 √★--------------------------------------------------------
在论证二中,心理利己主义者至少在两种意义上可能犯错误:
其一,如果心理利己主义者将自我满足感看作是完全脱离行动本身而存在的目标,他们犯了舍本逐末的错误,且对于实现目标而言提供不了行动上的正确指引;
退一步说, 即使行动者偶然确定一个行动方案(如帮助他人),这个行动也可能因为行动者自我感受的转变随时宣告终止。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形象与教材中给出的利他主义者形象不符。------------------------------
其二,如果心理利己主义者想要论证利他主义行动受自我满足感的驱使,同时想要避免第一个错误,作为动机出现的自我满足感必然是“关于/出于……的自我满足感”。
(对于瓦伦贝里来说,则是“关于/出于拯救苦难者的自我满足感”;将苦难者利益包含在自我利益之内,“大我”)。-------------------------------------------------------------------------------------
论证一+论证二:我总是做我愿意做的事,即便在我为他人做事的时候;产生的满足是我的满足,我也需要做那些让我感觉满足的事情;所以我是全部问题的中心,利己主义始终是真实的。

利他主义:我们有时想为他人做些事,我们的本性就是需要在这些行为中得到满足。

心理利己主义者相当于承认了利他主义者所要求的全部东西。------------------------------
论证三:
我们常以为我们是在做美好的和高尚的事情,而实际上我们真正想求得的是别人的好感、夸奖等等;
我们常常不了解自己的真实动机,因为它们是潜意识的或者无意识的;
我们对自己了解得越多,我们就越明白我们到底有多么自私,而驱动我们的生活和行动的,正是这些我们平常觉察不到的自私的动机。----------------------------------------------------
反驳:
这个策略产生的思想是笼统的,既未得到经验数据的支持,又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被证伪;
存在自欺的心理现象,并不意味着所有利他动机都是自欺;
如果我们对那些无意识的动机所知不多,我们有何理由认为它们一定是自私的?有何理由一定要接受神秘的原罪说或性恶论的教条?-------------------------------------------------------------
3.自私的基因
我们以及其他所有动物都是我们的基因所创造的机器。像混出了头的芝加哥歹徒一样,我们的基因在一个高度竞争的世界里生存了下来,有些生存了数百万年之久。这让我们料想我们的基因有某些特性。我将要论证,在成功的基因中被料想到的最显著特性是无情的自私性。这种基因的自私性常常导致个体行为中的自私性。然而,就像我们将会看到的那样,在某些特殊环境下,通过培植一种个体动物层次上的有限利他主义,基因可以最好地实现其自私的目标。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用心理术语描述自然事物的不恰当性
基因是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链上的序列,它们受化学和生物规律的支配,没有意识、没有信念、没有欲望,更谈不上有目标。
“罪恶的子弹”、“大海的深情”-----------------------------------------------------------------------------
进化论角度的证明
“解构”或揭露人类的道德特质,即重新解释人类的道德品质,证明我们认为我们拥有的道德品质,其实是不存在的,或者根本是另一个东西。(母爱=母爱基因的自我复制)
这个推理混淆了“一个东西是什么”和“一个东西是怎么出现的”。即使人类道德品质具有进化论的基础,也并不说明这些道德品质不存在。--------------------------------------------------------
小结:心理利己主义作为一种关于人性的理论,具有冷静、简洁和直观等特点,因而获得不少支持者,但捍卫心理利己主义的论证仍然存在诸种缺陷。
二、伦理利己主义
1伦理利己主义的类型
唯我的伦理利己主义:每一个人都应当为我自己的最佳利益而行动。
普遍的伦理利己主义:每一个人都应当永远为促进他自己的最大利益而行动。
道德理论的两个基本特征:普遍性、公开性
2. 支持伦理利己主义的理由
注意:
伦理利己主义并不禁止惠及他人的行为,而只是坚持惠及他人并没有使这一行为获得道德正确性,使这一行为在道德上正确的是追求这个人自己的利益这一事实。
伦理利己主义主张一个人做从长远观点看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的事。(有见识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支持的理由:
第一,利他主义自我拆台。
第二,利他主义没有严肃对待个体生命。
第三,伦理利己主义与常识性道德相协调,自利可以成为所有道德责任的一个基本原则。
3. 反对伦理利己主义的论证
第一,无法解决利益冲突。当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伦理利己主义不能提供任何真正符合每一个人最大利益的解决办法。
伦理利己主义的辩护策略:
如果对个人有益的东西,对所有人也都有益,
那它就不是矛盾的了。(一个毫无把握的假设)
艾恩·朗德(Ayn Rand):理性的人的自身利益永远不会发生冲突。(空想)
处理利益冲突不是伦理学的要务-----------------------------------------------------------------------------
第二,伦理利己主义在逻辑上不一贯。
伦理利己主义的辩护策略:见教材
→伦理利己主义不是一种严格的道德理论
第三,伦理利己主义难以满足道德劝诫的要求。
伦理利己主义的辩护策略:
Jesse Kalin:即使A还得劝告B应当为其自身(B)利益而行动,但A不必真的希望B为其自身利益而行动。(不合常理的内在逻辑,表里不一。)
第三,伦理利己主义呈现出一种不可接受的武断性,并违反了平等对待的原则。我和其他的每个人相比有什么不同?伦理利己主义缺乏正当理由把我放在特殊的一类人里。
(类比种族主义的区别对待)----------------------------------------------------------------------------------------
我们应当关心别人的利益,是因为他们有着和我们相似的需要和愿望。 对自我与他人之间相似性的认知是我们的道德必须包括对其他人需要的认识和考虑的深层次原因,也是伦理利己主义作为道德理论失败的终极原因。


功利主义

内容提要
一、(经典)功利主义的基本观念
二、经典功利主义及其批评
三、当代功利主义及其问题
伦理理论的两个部分:价值理论+行动理论
价值理论:说明哪些东西是善的或有价值的。
行动理论:说明哪些行为是应该的、允许的或禁止的。
目的论(teleological):先独立地定义善,然后将正当的行为定义为促进/体现了善的行为。善的观念在逻辑上优先于正当的观念。
义务论(deontological):坚持“正当”的独立性和不可还原性,一个行为本身就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不管它是否促进/体现了善。---------------------------------------------------------------------
后果主义:目的论的伦理理论的典型形态

伦理利己主义:在评估一个行动的可能后果时,只考虑这个行动对于行动者本人的好坏。
功利主义:在评估一个行动的可能后果时,考虑的是对于所有被这个行动影响的对象的好坏。

行动者——行动——行动后果-------------------------------------------------------------------------------------
一、(经典)功利主义的基本观念
功利:最普通的意思是“效用”,用来指称行动后果的价值。功利主义者一般有如下几个特点:
在价值论上采取福利主义的观点。福利是伦理考虑的唯一基本因素,任何其他的考虑最终必须归结为对福利的考虑。(对“福利”的不同理解。)
后果论。一个行为的道德正确性是由它所产生的结果的好坏来确定的。在进行功利主义演算过程中,功利主义常常承诺了一种不偏不倚的观点。
例:医疗资源分配
个 人: A B C D E
福利水平: 5 20 23 -7 -15
医疗资源平均分配的结果是:
个 人: A B C D E
福利水平: 7 23 32 -5 -12
不平等分配的结果是:
个 人: A B C D E
福利水平: 5 65 72 -7 -15

积聚式(aggregative)的功利主义。可以对每个人的效用进行“加和”,以便最终得到一个总体效用。效用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分配和测度的东西——我们可以在数量上评价任何两个人的效用,计算它们的净收益。
功利的最大化。一个行动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它比其他可供选择的行动产生更大的价值或功利,任何不能将(比较而言的)功利最大化的行动都是错误的。

功利主义的理论结构:一个行动产生的价值只来自于该行动影响到的人们的福利;我们要给予每个受到该行为影响的人相同的考虑;一个行动是否正确完全取决于它是否比其他可选行动产生更大的价值。-------------------------------------------------------------------------------------------
功利主义关于行动的原则
应该的行动:一个行动是应该去做的,当且仅当它是比行动者可能做的其他行动产生更大功利的行动。
禁止的行动:一个行动是禁止去做的,当且仅当它是比行动者可能做的某些其他行动产生更小功利的行动。
允许的行动:一个行动是允许去做的,当且仅当行动者可选的所有行动中有一个以上的行动产生最大且相同的功利,而该行动属于一个以上的这些行动之一。
》》》 一个行动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它产生的功利不小于行动者可能做的任何其他行动产生的功利。

二、经典功利主义及其批评

  1. 边沁的功利原则
    “自然将人类置于两个至高无上的主人的统治之下,痛苦和快乐。它们独自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也决定我们将做什么。一方面对与错的标准,另一方面因与果的锁链,都被拴在它们的宝座上。它们支配着我们的一切所作、所言和所思:我们为了摆脱我们的奴役所能做的每一项努力,都只是在证明和确定这种奴役。一个人可能在口头上装出放弃了它们的统治:但实际上他将始终在它的奴役之下。功利原则承认这种奴役,将它设定为该体系的基础,这个体系的目标是用理性和法律之手来建造幸福的大厦。”-----------------------------------------------------
    功利原则:人类的义务就是将功利最大化,即获得最大的幸福量,或者说是使快乐最大化和使痛苦最小化。
    要将一个快乐或痛苦的经验定量化,只需考察该经验的七种性质,即强度、持续期、确定性、临近性、繁衍性、纯粹性和幅度。--------------------------------------------------------------------
    相关经验的强度和持续期:功利计算的直接参数。指快乐或痛苦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
    确定性:一个行为产生某种快乐或痛苦的可能性(实际值和期望值)。
    临近性:一个行动产生快乐或痛苦经验的快慢程度(立即出现或延迟出现)。
    繁衍性:体验过一份快乐之后被进一步的快乐追随的可能性。
    纯粹性:涉及一份经验被相反的经验追随的可能性。
    幅度:一个行为在福利上影响的人数,亦即该行为的辐射力。------------------------------
    密尔对“快乐”的再解释:
    如果我被问到,快乐中的质的差别是什么意思,或者单就作为快乐而言,除了在量上更大之外,什么使得一个快乐比另一个更有价值,只有一个可能的回答。在两个快乐中,如果两者都经历了,所有人或几乎所有人都坚决偏向其一,而不管是否感到有义务偏向它,那么它就是更可欲的快乐。如果两者之一被那些适当地熟悉它们的人们看得比另一个更高,高到即使他们明知它会伴随更多的不满,也还要偏好它,并且他们不肯为了任何数量的、他们能够享受的另一种快乐而放弃它,那么我们就有道理将质上的优越性赋予被偏好的享受……
    人类真正的幸福,要求得到比单纯的感官享受更多的东西。除了低级的肉体快感,人也需要文化、智力、友谊、知识和创造力。决定两种经验好坏的那些特点并非都可以量化,除了强度和持续期以外,任何快乐(或痛苦)都有某种独特的内在性质。-----------------------------------
    3.对经典功利主义的批评
    (1)快乐是唯一重要的事吗?
    享乐主义似乎误导了快乐/幸福的性质,快乐/幸福是我们追求和得到被识别为独立的、依其自身而善的事物的伴随反应。
    快乐的猪和痛苦的苏格拉底,谁更幸福?
    (2)诺齐克的经验机器
    我们想去做某些事情,而不仅仅是拥有做它们的经验;我们想以某种方式存在,做某种人,也想生活在一个实在的世界里。
    (3)功利最大化原则要求太高
    功利主义意味着,我们的日常所作所为可能绝大多数都是错误的。另外,功利主义要求我们为了促进人类的普遍福利而放弃我们的根本生活计划,因而也就剥夺了我们生活的独特意义,威胁了个人完整性(personal integrity;伯纳德·威廉斯)。
    (4)不偏不倚的要求破坏个人关系
    在道德生活实践中,我们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愿意同等对待所有的人,功利主义会要求我们放弃与朋友和家庭的特殊关系。
    (5)与日常道德相抵牾
    电车难题。推体型偏胖者下桥的行为是正确的
    为平息骚乱而杀死无辜者是正确的----------------------------------------------------------
    正义的要求与功利的要求会发生冲突;
    功利主义将个人权利弃之不顾;
    功利主义排除了回溯过去的考虑,容易使人违背诺言。------------------------------------
    6)不可实践性
    经典功利主义者大都是行为功利主义者,他们不相信可以为行为制定任何规则,每一种境遇和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这样,在每一次行动之前,每个人都必须从头估量自己所处的境遇,努力认清什么行为将带来最大量的好结果,这使得经典功利主义理论无法指导实践。
    (7)道德教育的艰难
    二、当代功利主义及其问题
    1.当代功利主义的辩护策略
    策略之一:直接指出某些反驳不成立
    第一,日常道德所认肯的所有价值,如正义、权利、信守诺言都会具有一个功利主义的基础。
    第二,我们应当聚焦全部的结果。
    第三,反功利主义者所假设的那些最好的结果并非是最好的。
    第四,功利主义允许我们对那些与我们具有特殊关系的人们予以优先考虑,如果我们对某些特殊的人际关系予以某种优先考虑,我们反而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人类福利。
    第五,我们不可能对“个人完整性”的概念采取一种道德中立的解释;功利主义可容许优先考虑我们自身合理的生活计划,但如果促进他人的福利不会给我们带来过大的不便,我们就应当那么做。
    策略之二:重新表述功利主义理论
    重新解释“功利”:当代功利主义者发展出各种欲望理论,根据这些理论,福利(幸福)取决于欲望的实现。但是,人们的实际趣向和欲望并不总是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益,为此,理论家们又提出理想趣向的实现。-------------------------------------------------------------------------
    趣向满足功利主义:一个行为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它比其他任何行动产生的趣向满足至少一样大。一个欲望的实现本身无所谓好坏,重要的是一个人所欲望的东西是好还是坏。某些事物对于人们来说就是好的或坏的,不依赖于人们的实际欲望。--------------------------
    转向规则功利主义:
    规则功利主义者认为,功利主义并不要求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直接与最大功利原则挂钩,但要求我们的行为通过一套规则间接地与最大功利原则挂钩。一个行为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它是一个或一组规则所要求的,这个或这组规则,如果被普遍遵守的话,将比任何其他规则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功利。---------
    采取规则功利主义观点的理由:
    对于我们可以采纳的各种行为的可能后果,我们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并且通常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收集那些信息。
    我们实际上很难摆脱各种偏见的影响,因此也就很难精确计算我们的行动或选择的期望结果。
    如果其他人知道我们往往使用行为功利主义的决策程序,尤其是,如果他们记住在决策时我们通常是有偏见的,那么他们就不愿意相信我们。

规则在协调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在自己和在他人那里培养一种遵守和服从规则的稳定倾向,以维护一个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2.当代功利主义面临的问题及其回应
趣向满足功利主义不敏于分配正义问题
假定一个人认为他的幸福取决于趣向的实现,为实现他的最大幸福,他需要将欲望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根据已有条件安排行动,最后在总体上达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这一决策过程必定会压制和牺牲某一部分趣向。-----------------------------------------------------------------------
趣向满足功利主义不敏于分配正义问题
假定一个人认为他的幸福取决于趣向的实现,为实现他的最大幸福,他需要将欲望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根据已有条件安排行动,最后在总体上达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这一决策过程必定会压制和牺牲某一部分趣向。---------------------------------------------
功利主义的总效用最大化原则忽略了人的分离性和特殊性,即他们是各自独立的道德个体,拥有以他们的人格为基础的道德地位。
“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建立在正义基础上的不可侵犯性,它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福利都不能凌驾其上的。” ——罗尔斯
规则功利主义缺乏一致性
退化为一个义务论的道德体系:某些规则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效用,因此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应该随便打破其中的任何一个规则。
转变为行为功利主义:义务论者并不按照“功利”的概念来辩护规则,而规则功利主义者却是如此,因而规则功利主义在根本上就把自己转变为行为功利主义。--------------
规则功利主义难以制定出囊括一切境遇、绝无例外情况的规则
在人和境遇都存在巨大差异的条件下,如何有把握地真正确立起适合于这种多样性的规则,并确保这种规则始终真正地为一切相关者带来最大好处呢?------------------------------------
回应:
规则功利主义者并不认为,按照“功利”去选择和评价规则会使他们的理论衰变为行为功利主义,规则可划分为三个层次,或者说,人类的道德思维实际上有三个层次。
最低层次:日常道德规则
第二层次:解决道德冲突的规则
最高层次:行为功利主义的功利原则,“做你认为能够产生最大效用的行动”。
最高层次的行为功利主义的功利原则是一个哲学反思的原则,即只有在低层次规则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我们才利用那个原则解决冲突。
当作不出最好的判断时,我们大概只能根据直觉来行动,或暂时不去行动,直到我们发现我们有理由以某种方式行动。---------------------------------------------------------------
人类在自身发展的整个历程中已通过经验学会种种行动倾向,在哪些类型的行动有助于促进人类幸福的问题上获得了一些正确的信念,对这些倾向和信念的总结和概括就是日常的道德规则。
我们没有必要每时每刻都按照功利原则去计算和权衡行动对普遍幸福的影响,只有当这些日常的道德规则发生冲突时,功利原则才适用。----密尔(穆勒)------------------------
由于人类事务的复杂性,我们不可能指望我们的行为规则是毫无例外的,义务和权利的冲突并非功利主义的道德体系所特有,个人对知识和美德的行使多少可以缓解那种冲突,但无法根本上解决那种冲突。(密尔)------------------------------------------------------------------
就密尔的观点来看,只有从行为功利主义的观点,我们才有理由确认人类在历史上已经形成的某些稳定的动机、倾向和性格特征,并将它们概括总结为日常的道德规则。功利主义者并不允许盲目崇拜规则,他们认为,规则根本上是通过功利原则来辩护的。------------------------
功利主义的两个显著优点:
其一,它比其他主要竞争者更接近于一种科学的理论,更容易与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决策理论结合起来。
其二,功利主义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道德理论。

义务论

内容提要
一、康德的道德理论
二、可普遍化检验再审视
三、规则例外与规则冲突的问题
四、道德行动的动机问题
五、人类尊严思想在惩罚理论中的运用
后果主义:先独立地给出一个价值理论,然后依据价值理论来建构正当行动的理论,善(逻辑上)优先于正当的理论。
义务论:做正当的事情与做好事情(在带来更多善的意义上)没有明确联系,判断一个行动的对错,不需要参照任何实质性的关于价值的说明,正当优先于善的理论。
一个义务,就是做某个行动或者不做某个行动的一个理由,也可以被理解为一项约束行动的道德要求。-----------------------------------------
两种类型:规则义务论和行动义务论
行为义务论:道德的行动不依靠规则来指导,要决定在特定的情境下如何行动,人们只需要诉诸良知或者直觉。
规则义务论:道德的行动依靠一个或一组规则来指导,在任何情境下,人们都必须遵守它。------------------------------------------------------------------------------------------------------------------------
一、康德的道德理论
1.绝对命令
义务的基础:道德义务是实践理性的要求。道德要求是专门针对理性的存在者的。一个义务是一个实践上的要求,道德义务在所有的实践要求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
第一,道德义务的约束是不受限制的、不依赖任何环境的,因而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道德约束的力量是压倒性的,或者说是有无上权威的。
义务的内容:对普遍法则的尊重。普遍法则具有绝对命令的形式。
假言命令的形式:如果你想要A,那么做B。(基于特殊目的的、有条件的规则)
绝对命令的形式:做X!(不受任何条件约束的规则)-----------------------------
绝对命令:只根据你决意根据、同时成为普遍法则的准则而行动。(确定一个行为准则在道德上是否允许的过程)
可普遍化检验(道德判断的决策过程):当一个行动者按照某个准则采取一个行动时,这个行动是否正确,依赖于这个行动者是否可以一致地意愿这个准则成为所有的理性存在者都采纳的行动准则。-----------------------------------------------------------------------------------------------
准则M:无论什么时候我需要借钱,我将通过许假诺言来获得。(许诺言不再可能)
准则H:无论什么时候我境况不错且有能力帮助他人,我将拒绝帮助他人。→
事态S:无论什么时候任何人境况不错并且有能力帮助人,他们将不帮助我。
事态T:无论什么时候我有需求并且他人有能力帮助,我将得到帮助。
2.善良意志
意志是应当用来遵守道德法则的,它不为任何其它意图而遵守道德法则,而纯粹出自对道德法则的尊重,这样的意志是善的意志(good will),理性之所以被给予我们,就是为了产生这样的意志。------------------------------------------------------------------
“即使由于时运不济,或由于自然如继母般只予以吝啬贫乏的捐赐,遂使善的意志完全无力贯彻自己的意图;如果它在尽其所能之后依然一事无成,只剩下善的意志……即便如此,它也宛如一颗宝石,只为在自身中就具有其全部价值的东西,就光芒四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动机论而非后果论的伦理学
造成善良意志的根源:义务感
(注意区分出自义务的行为与合乎义务的行为)
义务感:一个行动者身上的“道德韧劲”(moral strength)。道德韧劲是唯一的道德上的美德,是一种内心的强大,让人们在履行义务时能够抵抗那些侵害性的诱惑。善行的艰辛劳苦(某种不悦、艰难和痛苦)乃是德性的真正标志。
3.人类尊严思想
你要如此行动,无论对你个人人格中的人性还是其他人人格中的人性,总是作为目的,而从不仅仅当作手段来对待。
两个支持这个判断的关于人的事实:
首先,人有欲望和目的,其他涉及他们计划的事物对他们有价值。
其次,人有“内在的价值,例如有尊严”,因为他们是理性的行为人,作为自由的行为人能够作出自己的决定,确定自己的目的,用理性指导他们的行为。----------------------------
【自由】说一个人拥有自由,关键在于他的意志自由。意志可按照两种方式决定自己的行动。
主观准则:意志对自己的规定仅仅对其个人有效。
客观法则:意志的规定不仅对其个人有效,而且对一切有理性的存在都普遍有效。

意志遵守客观法则的规定时已完全不受经验的、感性欲望的束缚,是纯粹出于理性自身的决定。在这个意义上,意志是自由的。

自由与道德法则是一体的,道德法则乃是理性自己为自己所确立的法则,自由即自律。
“理性的存在者……必须总是同时作为目的而被尊重,也就是,作为能够将同一个行为的目的包含于自身之中的存在者。-------------------------------------------------------------------
三、可普遍化检验再审视
可普遍化检验产生了一些无聊或者无关道德的结论。
错误行动依据的准则可以通过可普遍化检验。
准则ATM:无论什么时候我发现提款机只吐出钱却并不从账户中扣除相应数额,我将尽可能多地把钱弄到手。
正确行动依据的准则不能通过可普遍化检验。
准则W:每天子夜时分,我将打开水龙头洗澡。------------------------------------
同一行动对应于无以数计的可能准则。例如,张三的提款行动,除准则ATM之外,还可落在这些准则下:
ATM1: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包括撬锁、网络攻击、盗取密码、提款机出错等),我将尽可能多地把钱从提款机里弄出来。
ATM2:在提款机出故障的情况下,我将尽可能多地把钱从提款机里弄出来,并且装进一只进口牛皮包中,然后乘一辆出租车离开现场。

道德上无关的条件影响了可普遍化检验的结果。康德的检验要具有可应用性,必须提供某种方法,将准则中的无关乎道德的条件隔离开来。-------------------------------------------------
可普遍化检验的价值:
从道德观点看,一个人不能认为自己特殊。他不能融贯地认为,允许他以禁止他人采用的方式实施某一行为,或者他的利益比其他人的利益更重要。
在我们可以做什么的问题上存在一些理性的约束,这些约束给我们提出了融贯的要求。
四、规则例外与规则冲突的问题
1.规则没有例外
阅读教材(第五版8.3,第七版9.3)
2.规则的冲突
罗斯(W.D.Ross):
人类的道德义务是多元的和非绝对主义的。
显见义务(prima facia duty)与正式义务(duty proper)-------------------------------------------------
说你在某种情形下有一种显见义务,意味着:
(1)这个情形具有一个道德上相关的特点,要求你做某个行动;
(2)如果这个情形没有其他道德上相关的特点,那么做该行动就是这个人的正式义务。
一个义务可以被另一个义务压倒,并不意味着被压倒的义务是无效的。即使在具体情形下被其他义务所盖过,一个显见义务总是客观存在的。---------------------------------------------
7种基本的显见义务(有待完整):
(1)诚实的义务(2)赔偿的义务(3)感恩的义务(4)公正的义务(5)不伤害他人的义务(6)行善的义务(7)自我完善的义务
显见义务不可还原,因而罗斯的义务论被称为多元论的义务论。
除基本显见义务外,还存在非基本的显见义务,它们只是某些基本显见义务的组合。如:
政治义务=感恩义务+诚实义务+行善义务--------------------------------------------
在道德认识论上,罗斯是一位直觉主义者。认识论的直觉主义声称,通过运用直觉,我们就能看出有一些命题为真,不需要独立的证据。以上7种基本显见义务是自明的,它们不可能被证明,也不需要任何证明。

显见义务不能用一套等级结构编排起来,在显见义务冲突的情形中,为了确定什么是我们的正式义务,我们依靠的是我们的道德判断(直觉)。

“有思想的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的道德信念是伦理学的数据,正如感官知觉是一门自然科学的数据一样。”
四、道德行动的动机问题
两类动机:一类来自我们所具有的各种倾向(欲望,冲动,情感的习惯化),另一类就是严格按照义务去行动的动机。
区分合乎义务的行动(actions conforming to duties)与出于义务的行动(actions done from the motives of duty)。
合乎义务的行动是有价值的行动,但并非在道德上有价值,只有出于义务的行动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
“出于义务的行动”具有两个基本含义:
首先,这个动机对行动的道德正确性提供了一个保证;
其次,它体现了在理性引导下的意志与倾向的斗争,所以在道德上就特别具有价值。
按照直接的倾向去行动:做我们想要做的
道德责任规定的行动:做我们感到必须做的

麦克尔·斯托克的批评:现代道德理论在我们的理由和我们的动机或情感之间产生了一种“精神分裂”,假设精神状态的和谐是一种重要的人类的善,那么现代道德理论就使得幸福变得不可能
“我很高兴伺候我的朋友,但我这样做充满了快乐。因此我怀疑我不是一位具有美德的人,为此而深感痛苦。”
“真的,你唯一的安慰,就是努力去鄙视那位朋友,然后毫不情愿地做义务要求你做的事情。”
——席勒
》》》》》》》》》》》》》》》康德:美德是意志在理性的引导下在与倾向的斗争中体现出来的力量。
五、人类尊严思想在惩罚理论中的运用
对惩罚的一种合理性证明:报复主义
功利主义的惩罚理论:报复主义导致人们遭受更多痛苦,却并没有在幸福方面赢得任何补偿。
惩罚罪犯应当服务于善的目的(它的积极结果超过了它所做的恶),而不是简单地使他们受罪。
→“治疗”替代“惩罚”----------------------------------------------------------------------------------------------
康德的批判:
功利主义的惩罚理论蔑视人类尊严,因为:
它让我们盘算如何利用人来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这是不允许的。
矫正侵犯了人们作为自主地决定他们想成为哪类人的存在者的权利。
惩罚应为两个原则所制约:
首先,人们被惩罚仅仅是因为他们犯了罪,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
其次,根据罪犯的罪恶程度而适当地惩罚罪犯是重要的。(死刑是被允许的。)
康德对惩罚理论的论证:

正义的论证。如果罪恶不被惩罚,正义就得不到实现。
我们要把人作为目的来对待,即把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来对待,理性的存在者要对他自己的行为负责。在与有责任能力的行为者交往时,我们可能允许(至少部分允许)根据他们的行为来决定我们如何回应他们。
“以同样方式”回应其他人的深层次逻辑原因:
当一个理性的存在者决定以某种方式对待某人时,他就断言,在他的判断中,这是人们将要被对待的方式。如果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我们只是在适用他自己的决定。我们以完全清晰的意识,通过让他来控制我们对待他的方式,来尊重他的判断。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工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