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要换工作,不妨想一想

过完端午节,就要去新公司报到了。三年前,差不多也是同一个时间点换到了现在的公司,只是报到的时间延迟到8月。相同的,是对新工作的期待与不安;不同的,一个是单身赴任,一个是回家团圆。

二次换工作的经历极为相似,都算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便宜,刚好想换工作,而公司也恰巧在招人,面试面试加面试,就拿到了offer,并爽快地答应一个月后入职。越发让我觉得找工作如同找对象--实力打底,运气加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提前做好换岗准备,内外兼修,才能在下个机会来临之际及时抓住。

三年,不长不短,足够在一个新的领域里存活并适应。想来,我也算个斜杠青年,从讲师到翻译到工程师,从校园到培训机构到汽车领域,跨行又跨界。每个角色的转换间隔三年以上,据说这也是理想的跳槽间隔期。虽然每次转换都能带来收入的增加、工作环境的改善、业务技能的更新,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但相较于在一个行业或岗位上深耕的人,还是缺乏了职业规划的前瞻性和专业水准的竞争力。各有利弊。虽然每次都会咬牙切齿地说“我一定会坚持下去”,但到了某个岔口,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新环境的诱惑,即便从头来过,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吧。

二十年后,我的女儿也会面临就业路上的多重选择,想对未来的她说一说:

1、 尽量在一个领域深耕。想起这个《挖井人》的漫画,浅尝辄止的结果只能是没水喝。即便是斜杠青年,也要保持一技之长的优势。

2、 目标明确,聚势向上。精力与资源有限,弄清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可以偶尔开小差,但不要把太多精力内耗在不相干的事情上。

3、 不断修正。时代更新太快,我们“软、硬”类的职业素养也要与时俱进,时常保持空杯心态,持续填充有利于自我增值的新事物。

4、 投资自己,和时间做朋友。与各类股票债券基金相比,投资自己才是风险最少收益最高的投资,且要有足够持久的心理准备和忍耐力。做时间的朋友,必能得到时间的回馈。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你也要换工作,不妨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