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变得很高。
在各大论坛上,每每谈及社会性问题,这个词就会伴随着一众网民的滔滔论述而出现。
无论是高考、找工作、经济发展、人口问题,似乎都用“内卷”就可以概括所有的问题。
到底什么是内卷?
按照网上的定义,内卷即内卷化,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这个词最早是人类学家格尔茨用来说水稻农业的。
指的是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不断增加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投入,以获得较高的产量。然而,劳动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带来产出的成比例增长,出现了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的现象。
用人话简单说就是,因为人越来越多,导致一个人同样的付出,收获的东西越来越少。
这个概念的确能解释一些现象。但滥用十分严重,很多时候它的使用并不贴切。内卷与内耗、规模效应、良性竞争等概念搅合在一起,混淆着人们的视听。
单纯来说说学历这件事。
爷爷奶奶那一辈,上学是一项奢侈活动。能留洋学习的家里不是经商就是政治相关。
爸爸妈妈那一辈,村里出个大学生就不得了了,读过高中已经算是高知识分子了。
哥哥姐姐那会,考研成功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儿,博士是稀有物种,女博士都没有人娶。
到了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1.6%,考研人数从2017年的200万人涨到341万。在读博士生超40万人,留洋海归更是一抓一大把。
似乎确实有一种“考取同等学历能带来的社会价值与影响力越来越低”的感觉。
从某方面来说,这确实是内卷的一种表现形式。
现在周围人再说起自己是硕士学历时,或许没有人会那么惊讶了。在向面试官说自己的留洋经历时,或许也没那么有自信了。
学历含金量的下降是事实,但人们追逐那一纸文凭的情况也客观存在。学历泡沫堆积在社会的每个角落。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问题,随便出台某个政策就能轻松解决。
从用人单位到学生之间,再到高校指标和父母的心理。多重因素影响着改变着这条学历链条。
每个人似乎都在“内卷”的漩涡中,并非故意的搅动着潮水,助长其卷动的趋势。
我想,学生们无法改变社会,难以改变现状,就只能从改变自己做起。
提早进行清晰的人生规划,踏实地学习专业知识,自学多项技能点适应职场都应该是提早脱离“内卷”的不二法门。“别人考研我就考,别人学啥我学啥”这种无意义的跟风要减少。
教育学府也要思考,大学的目的是什么?高等教育的初衷在哪里?
用人单位也得转变,我看的究竟是学历还是能力?学历意味着什么?
家庭父母也需斟酌,我是不是拿自家孩子与别人比?什么样的路子适合他?
现状的改善还需很久。在此之前,我们能做的只有做好我们自己。
虽然像是一碗毒鸡汤,但还是正如村上春树说的:“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人生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