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生活》中期总结之五问

      面对这新的开始,我们应该有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使自己自信起来。著名作家拿破希尔在《一生的财富》-书中曾经说过:只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动一座山,只要你相信你能够拥有财富,你就一定能拥有财富。

      1、这段时间大家在读那本书?什么感受?

        这个假期应该是我连续阅读时间最长的一次,之前也会阅读,但并没有这样不间断的进行阅读。从12月起至今我阅读了7本纸质书:《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的应用》、《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中小学在线教育指南》、《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对比研究》、《陶行知教育丛文--陶行知论乡村教育》、《学习的逻辑--中小学生高效学习策略体系》、《PBL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还有10本电子书(听书)。

      有一次朋友问我,这么高强度的阅读你有什么感受?

      我回答说:①现在看的书基本都是当下需要的,所以会觉得很实用,也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②现在觉得更渴望看书了,有的时候觉得看不过瘾,但又碍于要第二天要上班,只能放下书。③生活变得很充实,比以前多了一份踏实的感觉。因为自己的工作跳级太快,总觉得很虚,担心能力不够。现在的担心少了一些,自信多了一些,所以心里踏实了许多。

        这段时间高强度阅读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自己却能明显的感觉到收获,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和满足感,我想这就是阅读的力量。

        2、这段时间大家听了哪些课,什么感受?

        这段时间我听了40多节课,其中包含寒假开设的《极简技术》、《视觉笔记》、《多话孩子》、《叶修高效学习策略》、《教师勇气更新系列课程》、《勇气读书会》等。听课学习好像已经变成了我的一种充电方式,也成为了我不断迭代前进的重要力量。这些课程不仅自己听,我还会分享给我们县的老师们,这些课程都是当下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值得我们的老师借鉴和学习。学的课程虽然多,能真正掌握的可能是少数,但我还是愿意继续学下去。这是我现在了解互联网教育走势的方法之一,也是我接触外面时间的窗口,所以我愿意继续听下去。我也会继续加强自己的学习深度,尽量让自己做到深度学习,并及时的输出。

听课记录

      3、这段时间小组对话做了哪些分享?有何感受?

        这段时间,我们小组做了四次分享。从第一次的彼此认识、确定共读书目,到第二次的确定学习公约和小组项目化学习的课程主题,到第三次确定自己的子课程主题,再到第四次的共读数目的阅读分享和子课程的框架设计。每一次的对话与分享,都让我们这个小团队变得越来越默契,也让大家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在学习和阅读中,遇到困惑,我们也会与小组的伙伴们一起分享,大家一起出主意。在一次次的对话和分享中,我们经常会碰撞出火花。在组员的分享中找到灵感。我想这就是共创的魅力,在一个温馨的场域里,我们彼此看见,彼此成为对方的火花,一起创造未知的未来。作为组长的我一直都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无法引导大家共创。但是团队的力量永远超出你的想象。在我们的小组里,大家都可以成为团队的引领者,大家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不断的输出能量给我们的组员。在我们的小组里,我也看到每个人都可以是那颗最亮的星,我们愿为彼此照亮前行的路。

        4、凉水井对话孩子,您是否观摩过?哪些印象深刻?对未来课程设计有何启示?

        每一次凉水井对话孩子的活动我都参与,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未来的样子。在设计《对话生活》的课程时,我觉得没底气,这些新颖的活动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都有难度和挑战性,我们的孩子能够完成这些任务吗?当我参与了凉水井兑换孩子的活动之后,我看到孩子们身上总能带来奇思妙想,总能迸发出光芒,总能让我们看到不可思议的奇迹。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话,相信相信的力量。也许我们对孩子的了解真的太少了,也许也是因为我们的小心翼翼让孩子们失去了很多实践和挑战的机会。

        这一次的活动让我再一次的领悟到,不要想着是否能够做到,应该让孩子们先试试。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一定会还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想不是办法,干才有答案”。

      5、对于《对话生活》课程设计,有哪些思路?结合最近的思考,分享自己对PBL设计的感受,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别人怎样的支持?

        第一次尝试设计PBL项目化学习的课程,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对于我们小组的成员来说也是一次挑战。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最近我们都在不断的学习阅读,希望能够多了解一些项目化学习的专业知识。这一次设计对话生活的课程,我们想从学生的生活中入手,从孩子们熟悉的本民族文化、熟悉的建筑、熟悉的食物、熟悉的动物来开始设计。结合生活来设计课程,可以加深孩子们的理解,并且也能让孩子们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其他地方,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和学习是紧密相连的。

关于课程我的构思

        尝试设计pbl项目化学习的课程时,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缺乏专业的设计理念和知识。因为没有专业的人对我们进行指导,每一步的尝试都是自己通过学习、阅读和小组对话来摸索前进。因为不专业,也无法判断自己设计的课程是否符合PBL项目化学习。如果能用设计这方面课程的专家给我们一些建议或指导,我相信课程的设计会更合理。

        这五问不仅是对自己参与《对话生活》课程中期的总结,也是一次自己与心灵的对话。很感谢自己一直能坚持走下来,这一次又是不一样的旅程,自己又跨越了新的门槛。阅读、听课、对话,每一步都是在迭代与升华。喜欢这样的学习共同体,喜欢这样让人充满激情与能量的场域。也许最后的结果并不尽人意,但我深信出发就会有不一样的风景,就会有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话生活》中期总结之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