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一定要避免的三个大坑

在现代社会,学习力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才必须要考虑的指标。

李笑来老师早就提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观念,这里第一个学习是动词,第二个学习是名词,第三个学习又是动词,其实说的是我们首先要学会如何去学习,然后再去学习知识和技能。

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仍然经常遇到有一些人,看起来是在很积极的学习,很努力的成长,然而实际上收效甚微,这又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高效学习一定要避免的三个大坑。

一、问低级问题

许多人会给自己一种勤学好问的假象,这样的人一开始提出问题时,可能还会有人去回答他,但是时间久了,他就会发现自己不停的在碰钉子,仿佛大家都不太愿意搭理自己,然后觉得很委屈——我明明这么好学,为什么你不愿意教我呢?

真相是这样的人问问题的姿势完全错误。

正确提问的姿势是,首先经过自己的认真筛选后再提问。值得提问的问题一定是你通过基础的方法找不到答案的,比如说网络搜索、查用户手册、翻阅资料等等。

而许多人问出来的问题,要么是最基础、在网上随便一搜就一大堆答案的问题,要么就是别人一直在强调无数遍的重复性问题,尤其是在一些课程班级或者社群当中,人数一多往往就会有许多人跳出来,反反复复的问那几个基础性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是你,你会愿意没完没了的回答这样的问题吗?

还有些人在提问前自己是做了功课的,但是在问问题的时候,不把自己对问题的困惑以及做功课的背景交代清楚,这样对方并不知道你到底是卡在哪个部分,只会感觉你直接把一个问题丢过来,伸手等着别人给答案。

所以提问前既要做功课,又要组织好问问题的语言,尽量简明的交代,这个问题是什么,你到底哪里不明白,以及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当然,即使所有的这些都做到位了,也要做好没有人回答的准备,因为你是在求助,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二、被指出问题第一反应不是自查,而是反驳

曾经在某个学习群里遇到过这样一位小伙伴,说有一个同学在团支部会议上故意找茬指出自己并不存在的一些问题,求助该怎么办。

大家给他提了很多意见,但是他都不满意,最后我问了他一句,你的目标是让自己得体的处理这件事呢,还是希望自己对他的回应能够有最大的杀伤力?

果不其然,他的答案是后者。

在有些看来,受到了委屈加倍还回去,比自己是否变得更优秀,更加重要。

注意力在哪里生产力就在哪里,许多时候,你无法快速的学习和成长,只是因为你的注意力都在那些跟学习成长无关的事情上。

许多人在被别人指出自己的问题时,第一反应是“我不是这样的”,而不是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

还有一些更具体的场景,比如——

我曾经有一个同事,有一天领导质问他工作日报为什么没有发,他说我发了呀。领导说自己并没有收到他的日报,他说“我明明发了呀”,领导反复的强调没有收到是事实,但是同事并没有马上去邮箱里查看已发邮件,而是不断的强调“我真的发了啊!”,还一副受了冤枉的表情,说自己记得非常清楚,发邮件的时候谁谁还在旁边,还一起讨论过里面的一些内容呢!

领导有些恼火,让他当场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检查有没有发日报,结果他指着电脑对上司说,你看我真的发了呀,就在这里。

领导说,你点开看看收件人写的是谁?点开一看,果然收件人写错了。

其实像这样的问题,如果他在领导第一次问的时候,马上自己打开电脑检查一下的话,当时就能弄清楚了,痛快认错也不是什么大事。然而他却不断的在强调自己有多无辜,结果最终不但暴露了做事不认真的性格,还得罪了领导。

更重要的是,这种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先撇清责任的思路,会让一个人很难接受新的知识和思维,最终决定一个人成长的天花板。

三、被负面情绪掌控

让负面情绪大于任务是非常内耗的一件事情,尤其是放在学习上,一旦被沮丧和自我怀疑淹没,效率就会变得十分低下。

比如有些人在学习的时候,一旦遇到了一些自己无法马上解答出来的问题,就开始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太笨了,不是这块料,渐渐的思路就开始偏离了问题本身,而变成了自我怀疑的内心大戏。

在这种时候,与其继续内耗下去,还不如马上停止学习,做点其他的事情,转换一下心情,至少不会再继续做无用功。

而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被疲劳打败,比如当一整天忙下来,感觉非常累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放弃晚上原定的学习内容转而去刷美剧。

但是在刷剧的同时,心里又会一直惦记今天没有学习的这件事情,产生负罪感,最后学习也没有学,但也没有真正的放松下来。

要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最好是能够专注于事情本身,而不是自己的感受,我们可以察觉自己的情绪但不要受它的影响。

这时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公式:

如果我……那么我就……

比如说——

如果我觉得特别累,那么我就去背五个英语句子。

如果我在学习的时候卡住了,那么我就去读一会儿书。

用这样一个公式,每次发现自己快被负面情绪淹没的时候,对自己说一个类似的句型,在“那么”的部分放一些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行动事项”,往往能非常有效的让自己振作起来,真的开始行动。

【结语】

好的学习方法有很多,但好的学习思维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拥有。然而以前不知道,不代表未来仍然不知道。给自己一个机会,用开放的心态去对待学习这件事情,好好的思考一下本文讲的内容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学习一定要避免的三个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