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阅读,而不是“阅读运动”

阅读的真正价值不是让你觉得自己“有知”,而是让你洞悉自己的无知。这种“知道自己无知”的包袱,委实比“浑然不觉自己无知”要痛苦得多。

      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图片发自App

      每逢“世界读书日”,我们都会看到许多相当惨淡的数据和消息,比如阅读率逐渐下降,成年人平均每年纸质图书阅读量仅4.39 本,以教辅书占据大半壁江山的畅销书榜,还有那些极度快餐化的读物随之而来的是对阅读的呼吁。但一来喊口号本身就是一种功利性行为,二来喊了这么多年,没见任何效果。我们习惯于运动式的模式,但“阅读运动”显然没有什么成功的希望。

      一个人要是只在“世界读书日”嚷嚷读书,那也许还不如不读。

图片发自App

      其实我们都知道,阅读终究不是坏事。“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话沿用至今,仍不过时,一定有它的道理所在。

      只是从大时代角度而言,因为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比之前人已多出万倍,阅读早已不再是开阔视野最重要的渠道。比如交通工具的变革,使得人们可以真正地“开眼看世界”,亲身体验书中的那些风物、遗迹和景观,网络更是可以提供海量的信息,只要遇到难题,一上网输入问题,就立刻出答案......

图片发自App

    我们不应忽略阅读对独立思考和明理的巨大作用,而阅读与独立思考的关系,恰恰说明了阅读是一个极其个人化的行为。从现在到未来,阅读会越来越变成一件自由的事,我们可以选择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阅读来丰富灵魂。当然也可以撂下书本,通过看一则手机新闻,来了解世界各地的奇闻逸事。

      因此我认为,所谓“阅读运动”,显然是对“世界读书日”的一种曲解。

  在急功近利且生活压力巨大的当下,“读无用之书”当然奢侈,远非闲情逸致可以解决,但它确实值得拥有一一生活中的任何一种超脱,都是美好的。阅读应该是非功利的,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看似不重要,却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功效”无法量化,但却能时时闪现。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需要阅读,而不是“阅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