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读后感

   一年以前就听说了唐浩明老师写的《曾国藩》一书,还特意去开远图书馆去借阅,结果没有找到。前段时间在抖音上面看到一个视频,白岩松推荐《曾国藩》,就果断下手了。本书从曾国藩因母亲去世,回乡守孝开始,一直到曾国藩去世,几十年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曾国藩。

  上面提到白岩松,他在推荐《曾国藩》一书时,说了一段话,我特别认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慢慢的忘记以前所读书中的内容,但不要悲伤,虽然内容忘记,但书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已经深深的嵌入我们的内心,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回想自己的阅读经历,确实是这样。读书,在短时间内不会对我们的生活有明显的改变,但它会默默的指导着我们选择正确的道路。

  众所周知,曾国藩资质平平,但后来却居庙堂之高,在我看来,他凭借的就是一个字:“装”。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是一个贬义词。但曾国藩的装,体现在他向圣贤看齐,用圣贤的标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其实他也累,但他知道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于是就坚定不移的“装”下去。联想一下一万小时定律,以及刻意练习,曾国藩长年累月的逼自己向圣贤学习,所以也就塑造了他圣贤的品格。正所谓,有所激有所逼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我们要学会自己逼迫自己。

  前文说到曾国藩资质平平,那他能有这么高的成就,肯定离不开他上面的人和下面的人。上面的人指的就是穆彰阿,穆彰阿喜欢曾国藩是因为他们的三观相同,所以就在皇上面前极力推荐曾国藩,使得曾国藩能够平步青云,得到皇上的赏识。正好印证了那句话:朝里有人好做官。后来在组建湘军的时候,又拥有了塔齐步、罗泽南、彭玉麟、曾国荃、李鸿章等一批人才,为攻克金陵,打败天平天国做足了准备。左宗棠的才华远在曾国藩之上,一直瞧不上曾国藩,但事实是,曾国藩门下人才辈出,而左宗棠却没有培养出优秀的门生,所以曾国藩在识人用人方面,还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曾国荃围金陵之时,曾国藩已经判断出太平天国必亡,为了让弟弟拿下攻克金陵的头功,他特意不安排其他军队前去攻打,把机会留给了曾国荃。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对于曾国藩来说,最能信得过还是自己的亲弟弟,所以这样的好处决不能让别人抢去,哪怕攻克金陵的时间再慢一些,哪怕死伤再多一些,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只得这样做。一心为公,永远是一个理想。

  前两年看到一部书《红顶商人胡雪岩》,他和曾国藩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从胡雪岩的角度来看,清朝的一些官员,比如:王有龄,何桂清。都是了不起的官,为国为民,做了很多实事。但现在站在曾国藩的角度来看,他们又是不顾百姓安危,只考虑自己利益的赃官。我不想去评判谁对谁错,但从我们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个世界不分好人坏人,只有对自己好与不好的人。由此,联想到另外一句话:历史属于胜利者。我不全信历史教材里面的内容,当代执政者在写上一代的统治时,一定要写不好的方面,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所以,有些内容,看看就行了,别较真。

  书中描写到,当年自己愿意出山组建湘军,其中一个原因是受到陈广 敷的劝说,后来曾国藩习性大变,也是因为陈广敷给他推荐了“老庄”,可以说在曾国藩人生的关键节点上,陈广敷起了特别大的作用。以至于在曾国藩认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还想见一下陈广敷,听一下他怎么评判自己。陈广敷讲到,当年攻克金陵之后,自己看到大清王朝气数已尽,恰好曾国藩当时手握重兵,有机会和实力去推翻清王朝,所以当时安排人探测了一下曾国藩的想法,发现曾国藩并没有这个意识,于是就没有在劝说曾国藩,不过他还是认为曾国藩当时应该去推翻清王朝,哪怕是兵谏,这样就可以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后来曾国藩想,打仗,最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为了天下苍生,他没有认同陈广敷的想法。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曾国藩心怀天下,境界高于陈广敷。

  最后总结一下,再一次提到曾国藩资质平平,那他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呢?在我看来有两点,一是勤,也可以说是自律,不管面临什么样额外部环境,他都会遵循自己的生活规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相当大的阅读和记录,还常常给家人写信,指导兄弟姐妹和儿女,更难得的是他还有写日记的习惯,在那个年代,实属难得。另外一个原因是爱思考,曾国藩手握重兵,并且还是汉人,执政者肯定会提防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曾国藩勤于思考,把方方面面的事都考虑的特别周到,从而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以至于他不像历史上其他大将军一样,胜利后被杀,这都是他长期思考的结果。

  没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结合自己的情况,读完曾国藩最大的收获就是要逼着自己养成思考的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国藩》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