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虎妈猫爸:高一男孩轻度抑郁,不上学怎么办?

学生背景


Z同学,15岁高一男孩,入学扶禾心理教育6个月。


经家长入学时陈述以及入学后为期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该同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关于学习

开学一个月左右就没去学校,因月考考的不理想,觉得尴尬丢人而不想去上学,一开始在家里,后来愿意去上补习班。


没上学那段时间,父母察觉孩子状态不对,就带孩子去看过心理医生,诊断出轻度抑郁,但没服药。


家庭结构

四口之家,父母,还有一个姐姐已毕业工作,将姐姐作为榜样,也想像姐姐那样优秀,至少自己绝不能比姐姐差。


父母是做生意的,有公司和店铺,主要是妈妈管事。


小学6年级之前一直和爷爷奶奶住一起,后来和父母住,他们早出晚归,很少见到相处时间不多。姐姐也一样很小送出去寄宿学校。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冲突矛盾,讨厌父母,常常吵架、无法良好的沟通交流。


认为妈妈是强者,爸爸是弱者。


妈妈是一个强势、很有控制欲、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的女强人。会想要控制我的学习和生活,性格特别冲动,特别想让我按她的安排生活。


爸爸就是一个弱者、没有权威感,他曾在我上初二时,去北京做手术,做完手术后就一直待在家里养病,一直没工作,感觉生病后变脆弱,不像个男人。


认知

不认同父母的教育方式,觉得拿他没办法就到处送机构。


不想老是被妈妈送来送去某个机构,没有安全感。


一直和妈妈对抗,不想服软,认为服软就证明她的教育主式是对的。


很纠结很矛盾。和妈妈沟通不来,没有谈过心,谈心就是吵架。


觉得自己家庭糟透了,以自己的父母为耻,自认很缺爱,没有安全感,渴望关注和爱,不知道怎么和父母相处和表达需要。


入学15天时间的测试与观察

  • 没有学习积极性

  • 不能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 情绪起伏大,容易急躁

  • 很敏感,在意别人的眼光

  • 习惯推卸责任,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 很在意别人是否相信自己,很讨厌不被人信任的感觉

  • 很容易开始,也很容易放弃

  • 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 脆弱、不自信、对自己无认同感。

  • 亲子关系冲突



关于控制欲的母亲


心理学研究表明,母爱有许多种,每一种类型可以形成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征。


控制型、溺爱型、过于保护型的母亲会使儿童形成消极、缺乏自信、顺从、依赖、不承担责任、缺乏独立性、胆怯、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特征。


过于严厉型的母亲会使儿童形成顽固、冷酷、残忍、独立的性格特征,或者怯儒、盲从、不诚实、两面派、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性格特征。


忽视型的母亲会使儿童形成妒忌、情绪不安、创造力差,甚至有厌世轻生情绪的性格特征。


控制欲太强的父母,是为孩子做得最多也最累的父母,同时,他们也是最易侵扰到孩子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父母。父母把自己的欲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就会让孩子感到被“入侵”,出于个体存在的本能,孩子将会用壳“包裹并封闭”住内部那个自由自在自主的自己。因此,孩子也就变得屈从而缺乏鲜活的生命力。


扶禾心理教育建议控制型的父母

第一,要对孩子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也就是要实事求是,帮助孩子设定合理、可行的目标。开始时目标不要定得过高,要循序渐进,比如以前十题错五题,那么第一步要求错四题就可以,巩固一段后,再提高目标。


第二,多看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孩子的智商很高,优点肯定是有的,以前您可能没有注意过,这是因为您身边优秀的学生太多了,所以您看孩子时,将他的缺点扩大化了。今后您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现在和过去比有哪些进步,多肯定、多鼓励。要告诉孩子,只要努力,肯定能有收获。


第三,学会放手。不要事事处处都替孩子代劳,要给孩子尝试和锻炼的机会。您的强势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导致了孩子的依赖和懒惰。所以,您要重新调整自己的位置,是引导和鼓励,而不是大包大揽。


第四,随时提醒自己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孩子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您自己的改变同样也需要时间。您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进步,如果连自己都没有耐心,怎么可能教育好孩子?



分析与对策


原因分析

自我合理化、亲子关系疏离为主要原因,阻碍其正常生活学习。


此判断依据:

  1. 临床观察(新生入校后的反应、心理咨询面谈聚焦、应对不自信项目的思维模式。)。

  2. 母亲对孩子情况的详述。


对策

首先通过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学生梳理其成长经历中惯用的思维模型,了解学生日常应对方式及产生结果。使其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内在逻辑和对周围的认知。帮助学生找出导致现在结果的源头以及他的应对方式,更新学生认知水平。


其次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平时和文化课老师的教学互动,使学生重燃对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的节奏。


再次通过一对一文化课补习,增强其学习的自信,为能够正常回学校生活和学习做准备,最终落脚点还是学习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同时,通过人际关系训练,培养锻炼学生的独立意识,多参与多实践多体验,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就是走向独立的过程。帮助学生学习怎么观察和了解他人,怎么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用行为训练来规范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最后,结合行为训练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并增强身体体能,提升精气神。日常生活习惯的训练和走路说话等细节调整,拥有一个精神饱满的风貌传达内在力量。



调整历程--心理辅导


咨询目标

1、核心问题:


自我合理化、亲子关系疏离为主要原因,阻碍其正常生活学习。


2、学生亮点:

  • 学生愿意积极参予活动和表现自己,本身有想要做的比别人好的欲望。

  • 学生能快速适应环境,和同学相处融洽。

  • 学生愿意配合老师了解和探索自己,态度真诚,有改变的契机

  • 学生的心智化水平高,领悟力强。

  • 学生对自己有要求,虽眼高手低,但有向上走的苗头。


3、咨询目标:

  • 长期目标--情绪协调。达到能够正常上学,正常人际和亲子关系,能够适应良好各种人际互动情境。


  • 阶段目标--前两个月梳理清楚学生人际关系互动模式矫正,确定调整的目标和方向;学习节奏纳入正规;体能训练良好;对自我和他人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知。


4、咨询策略:


行为训练的方式先解决体能等适应能力问题。(CBT)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叙事治疗,合理情绪认知,放松训练,正念练习。


咨询方向

首先,与学生做初始访谈,确定整体咨询目标为找到学习的深层动力以及改善与父母的关系。


其次,帮助学生梳理他的不自信思维模型以及善于推诿的合理化信念。


带学生回顾过去以及现在发现的问题,看他本人是否承认存在这些问题。


同时,探究学生情绪容易急躁的深层原因,找出源头。


最后,通过心理情绪疏导结合日常行为训练控制,指导学生提高自我觉察、提升行动力的技巧,并让他运用在实际学习中,纠正学生认知,提高学生自控力,改变学生行为。


矫治方法:

  1. 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其自我和周围进行认知分析辨析

  2. 自控力训练

  3. 情绪控制学习



调整历程--文化课辅导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其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对一些基础不牢的学科进行基础式学习,对掌握比较好的科目,进行超常学习。


另外,一对一教学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不懂就问,勇于钻研的精神。


存在问题:

  • 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变通能力不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 物理:基础稍好,但无做题方法,遇见综合题目缺少解题技巧;

  • 生物:情绪波动大,不愿意和老师沟通;

  • 语文:阅读熟练度尚待提升;

  • 化学:对于偏技巧性的题,欠缺方法。


亮点:

  • 对扩展的课外知识兴趣浓厚;

  • 注意力比较集中,有一些疑问的事情会主动提出来,做笔记字迹工整、笔记认真;

  • 思维测试正确率高,在0~13分值中处于10左右,整体素养几乎第一。


教学方向:

  •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 查缺补漏,强化基本计算能力;

  • 培养学生不懂就问,勇于钻研的精神;

  • 通过一对一教学,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问题;

  • 采取新授方式讲课,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作业内容和要求;

  •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其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

  • 以引导为主,传授为辅,重在培养其解题思路与独立思考能力;

  • 对一些基础不牢的学科进行基础式学习,对掌握比较好的科目,进行超常学习;

  • 以培养方法思路为主,在其能接受的范围内适当的进行课外延伸,或知识串联。


进步内容:

  • 与老师沟通增多,也会与老师开些玩笑谈谈心;

  • 能正确认知成长与学习的责任,目标比较明确,配合度较好;

  • 学生主动性增强,上课之前会主动预习课本;

  • 学习信心增强,如果有疑惑的地方会马上提出疑问;


  • 语文:学习状态越来越好,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在逐步提高;

  • 数学:作业完成率有很大提升,即使不会做的也会标注出来,尽力写出做题步骤;

  • 英语:学习状态很好,学生比较认真,初中底子打的扎实,课上互动活跃;

  • 物理:学习状态有很大提升,上课效率较好,讲过的知识正确率有所提升,特别是做错的题;

  • 化学:上课与老师的沟通也变得频繁了,会积极的向老师提出问题,寻求方法;

  • 生物:状态较为积极,课堂上出现问题时由之前的多虑、质疑,到如今的有依据的反问,进步很大。



调整历程--行为习惯训练


行为训练采取行为主义疗法,包括阳性强化和负性惩罚等方法,强化和塑造良性行为,如对时间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


还包括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友爱同学,学会同学间的相互尊重与帮助,在学习和生活上和同学相互照顾,相互帮助。


树立独立意识,自我管理生活,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出操、上课,养成良好遵纪习惯。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调整历程--兴趣爱好培养


音乐艺术

科学家们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中,可以改善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健康的活性物质。


良性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改善人的情绪,振奋人的精神。同时,有助于缓解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音乐欣赏将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内在的自我及对他人的了解,从而达到心理调节的效果。


一个人从儿童走向社会,他对音乐的理解会随着社会实践、生活积累的不断丰富而得到提高,同时也将会从中丰富自已的情感。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那么他未来的情感是丰富的,他的心理素质是趋于完善的。


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们经过百般磨炼具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他们的躯体化症状不明显,但他们遇事不够冷静,爱冲动,性格外向型偏多,能以勇敢无畏的心理迎接风险和挑战,有拼搏精神。


针对不同人的性格的弱点,心理学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①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可以帮助孤独、怪僻,不习惯与同伴交往的人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并热爱集体。


②参加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单双杠、跳马、平衡木等项目,要求腼、容易脸红、怕难为情的人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跌痛等各种胆怯心理。


③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跨栏、跳高、跳远、击剑等体育活动,在这些项目面前,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人任何犹豫、徘徊都将延误良机,遭到失败。


④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及游泳和骑自行车、射击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能帮助遇事易急躁、感情易冲动的人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⑤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性活动,如跳水、体操、马拉松、艺术体操等体育项目,也可找一些实力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不断提醒自负、逞强的人“山外有山”。


读书学习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它可摆脱烦恼,忘记优愁。读书学习不仅仅意味着获取人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谋求个体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一种手段。


重新学习,我们能从中享受无限乐趣,冲淡工作中的烦恼,缓释竞争的压力。


深邃的哲语,博大的信息,大千物象和百味人生,带来的不仅是心灵的快慰和心智模式的变化,更带来工作和生活的无限生机与魅力,对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优秀的人才是很重要的。


扶禾心理教育课程

  • 艺术类课程:音乐/美术/钢琴/吉他/舞蹈/书法/演讲等

  • 体育类课程:篮球/羽毛球/兵乓球/桌球/跑步/跳绳/自由搏击/瑜伽/健身等

  • 益智类课程:棋类/推理/阅读/活动/手工等


1、陶冶情操,增强自信心


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2、培养严谨的思维


从培养孩子的思维上面讲,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过程中,形成严谨的思维,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会认真探索、钻研、寻找答案直至解决问题。


3、增强意志力


健康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沿着自己的目标坚强地走下去。



后期反馈


家长反馈:

1、关于学习:


孩子已经回校一个多月了,前段时间学校月考还获得了班级前十名,语文和化学是班级第一,在学习上,孩子进步很大,学习动力和兴趣也回来了,从排斥学习到逐渐感兴趣,对未来的规划也清晰了,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


和孩子聊天中孩子还提到说想考大学,想学习计算机、人工智能,还有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未来想要创业等等...谈起理想时双目炯炯有神,真的非常感谢老师们的付出。


2、关于家庭关系:


在扶禾家庭咨询中,孩子打开了心扉,也解开了很多误会,明显能感受到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孩子回来一个多月也没有吵过了,可以和孩子平静的沟通,关系也缓和很多。


后续家庭教育建议

1、关于学业


Z同学能够清楚认识自己当前学业水平,对未来也有一定的认识,还需家长多一些指导与支持,尤其对Z同学自身想法,多一些理解与肯定,个体在被肯定与被尊重的心理环境下,才有更多的心理能量来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能;


2、陪伴与理解


多一些陪伴与理解,尤其对于Z同学优势学科及其特长活动给以支持,帮助个体健康、全面的发展。


3、建立自信心


日常观察中能够发现,Z同学内在还是有一定担当,只是没有能量或者机会将之表现出来。


简言之,就是自信心不足,自信心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其毁灭却是分分钟就能实现。


由此,一来,父母可以尝试多給与孩子一些承担家庭责任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需要的价值感。


一方面需要设定相对容易执行的目标,将总体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通过小目标的逐渐完成以实现总体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案例」虎妈猫爸:高一男孩轻度抑郁,不上学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