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走在人生边上》札记

​很久没有如此的集中一些时间读一本书,一直以来,我都在不经意间思考关于人的一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由于人生阅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只能循序渐进,上下求索,只盼这一生活得尽可能的通透一些。偶得杨绛先生此书,更添一份求知心,不知这位写书时近百的老人对人之一生作何感悟。对于书的内容,只摘其中与我思想产生共鸣处,作记一二。

人有灵魂。灵魂是赋予肉体生命的,没有灵魂,肉体只是一句冰冷的尸体,所以,肯定的说,人是有两部分​:一是看得见的肉体,一是看不见的灵魂。

人有个性。杨绛先生的说法,个性是天生的,到老不变,有修养的人可约束自己​。

人有本性。人性是全人类共有的,“食色性也”,指的显然是人的本性,而非禽兽,因为禽兽称“发情”,不称“好色”。食与色,人之大欲。​​每个人都有肉体,有肉体就和其他动物一样有兽性。不过人的兽性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禽兽发情是为了繁育后代,而人之大欲,不仅如此,还图享受,没个餍足。人与兽不同,人有“灵性良心”,使人可以自我督促,追求真理,追求完善,努力按照良心上的道德标准为人行事。大欲,人之本性,灵性良心,亦人之本性。这两重本性,是矛盾的,不相容的。有矛盾必然有斗争,有斗争必然有胜负。斗争可以不断,但矛盾必求统一。斗争中,灵魂与肉体是一面的,灵魂虽带上一个“灵”字,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

灵性良心时刻约束着自己的肉体,如果,“我”听受管束,就超越原来的“小我”,成为“大我”。肉体的欲望与灵性良心的斗争时刻都在,每个人一辈子的行为,并不是一贯的,旁人对他的认识,也不是完全的。灵性良心不能压倒肉欲,只能适度让步,而肉欲压倒灵性良心,倒也不少。最常见的,是不同程度的妥协,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修养不足,就容易受肉欲引诱。故常有人说我为“好男人”,我不敢苟同,“好男人”一词,是经过人生岁月,终了得来的结果,过程尚未结束,何来结果?若以一段时间为限,亦不敢认领,你所观的,非我之完全,完全之我,许不是“好男人”。

人生在世,实苦。少时,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待妻儿相伴,须顶天立地,砥砺前行;幸而修身养性,偶有间断,无伤大雅,唯恐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年龄于我,不再是一个符号,神龟虽寿,犹有竟时,间或,思命之终了,惶恐不安,更需爱日惜力,盼如杨绛先生所言,灵魂不灭,可有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走在人生边上》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