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给某种人的告诫之书

这是一部某一类人自我救赎的小说。

永远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懦夫干的事情。这句话是村上给某一类人的告诫。

这句话一开始是永泽告诉渡边的。直子死后,渡边到处游荡,灵魂失去了重量,终于在江边明白,想起了永泽的话。说:好样的永泽,同情自己是懦夫干的勾当。

那为什么不要同情自己?

为什么是给某一类人的告诫?

小说中关于各个人物性格的描写是有很多的。这一类人性格上多有重合。木月的性格原文中这样写道,是以渡边的角度评价的:我认为木月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他总是能在三人聊天中同时兼顾我与直子,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外人面前总是显得沉默。

书中人物家庭环境也是类似,渡边家庭没有分散,也是冷漠的存在。直子与木月是邻居,更是互舔伤口的长大。

阿绿的爸爸死了,经营着一家小书店,阿绿在书中更是说出来自己是一个缺爱和渴望爱的人。

阿绿说的这句话也是挪威的森林的名句:我总是拼命的想要得到一次爱,哪怕仅仅一次也好。

原文最能体现,便直接摘抄:

阿绿说。“我家实在太复杂了。但是,我总以为不管怎么样,他们总是我的父母,如果死了或离别,应该会悲伤的。但是我却不悲伤。一点感觉也没有。不悲伤、不寂寞、不痛苦,甚至不想念他们!只是常常会在梦中出现。母亲从黑暗的深处瞪着我看,然后责备我说‘你很高兴我死掉!对不对!’我并不高兴呀!我母亲去世这件事。我只是没有那么悲伤而已。老实说,我连一滴眼泪都没有掉。小时候,我养的一只猫死掉时,我哭了一整个晚上!”

不过,那也不全是我的错。虽然我承认有薄情之处,但是,如果他们,我父亲和母亲再多爱我一点的话,我想我会有不同的感受,会更悲伤难过的!”

“我总是拼命的想要得到一次爱,哪怕仅仅一次也好。”

书中人物相似的也有爱好,爱好便反映着性格。书中人物大多喜欢看书,和音乐,威士忌,吉他,等等,这些都代表着书中人物都是喜欢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他们的灵魂有天生的触角,是易感,易爱,到了极致更是有内向,害羞,对情感有着本质的敬意,是有赤子之心的人。而这一类人是比较偏执的,本身便带有悲剧色彩在性格里面,骨子深处。

因此,村上说这是一部很私人的小说,喜欢的人会喜欢,不喜欢的便不喜欢。人类的感受,是不相通的。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

所以,这是村上给这类人的告诫。书中人物都是童年曾遭遇一些事情,家庭环境多不和睦,书中也有些许反映是日本战后环境经济发展带来的沉闷导致的社会问题,而这一类人对待成长带来的问题,他们是怎样面对的,便是救赎了。

从来墨客爱生愁,怕见杨花逐水流。

有人觉得这本小说是自作多情的,小小事情便自杀。但是人很难做到感同身受的。性格不同,遭遇也就不同。正因为书中人物性格如此,便会这样。

他们会对人类悲欢离合感到过于深刻,因此很难抽身。张国荣从22层楼跳下,为了自画像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因此这就是村上给的第一个告诫,他告诉我们不要同情自己。

不要因为自己经历某些事情便沉浸在某种顾影自怜的情绪上不脱离出来,借此蛊惑自己的美学。

生活中有很多例子都有证明有很多这样的人存在。当然也会有人无法理解,毕竟并不是每一个人的灵魂都会有如此的触角。他们见山不是山,见海不只是海。

因此,村上给出了另外一个告诫,也是出自原文的,出自渡边的口中: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

对某一件事体会深刻,甚至刻骨铭心,其实并不等于现实的。

书中这一类人面对青春是怎样面对的?

木月自杀,直子尝试过后无果。

阿绿跟永泽便是比较清醒的人。永泽是个学习好的人,对自己也有较为清醒的认识,说出了至理名言,永远不要同情自己。虽然他一直在孤独的边缘中挣扎,不断与陌生酒吧女孩做爱是他内心的写照。

阿绿也是如此,他是一直把渡边往人世间拉的人。渡边最后也回来了。

渡边见到阿绿的时候便被吸引了,而且这种吸引是不自觉地。原文摘抄,最能体现阿绿是如何一遍遍的拉回渡边的了。

“我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子。”我说。这并不是假话。我记得她留长头发时,看起来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漂亮女孩。但我眼前的她却像是迎接春天到来的初生之犊一样,从体内洋溢出一股鲜活的生命力。那对眸子仿佛是个独立的个体似的滴溜溜地转来转去,时而笑,时而怒,时而悲伤,时而灰黯。已经有好一段日子不曾见过如此生动的表情了,我忘神地凝视着她的脸。

渡边是与世界隔离的,在原文中,阿绿是这样说渡边的:“你一直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虽然我咚咚咚地敲门叫渡边,你仅仅抬抬眼,又马上回到自己的世界。”对于渡边来说,这样生活鲜明的存在的肉体,对于渡边来说是极具震撼力的。

村上对于一直深处寂寞,自愿与世界周围隔绝的人的心理状况描写是有创造力的。不管是从别人口中说出的侧面描写,还是心理描写,又或是环境描写,对于寂寞孤独氛围的把握,确实是恰到好处的。对于人物性格的准确定位,是极具张力的。让人感觉生动,就像是朋友生活在自己身边那样。阿绿对渡边讲的话是说自己那样。

阿绿拉着渡边回来,同时也在拉着我回到人世间。

木月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他与直子一起在孤岛中成长,一起拥抱取暖,直到了遇见外面的世界,木月发现一些问题,他选择了逃避。

木月对直子说:“是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一起,你才会觉得我完美。”

直子后来知道但是没有办法,她患上了精神上的疾病,在泥沼中挣扎后过久,也被拉下去。

直子在死前对玲子说的话透露出她自杀的决心。

“玲子,我没担心什么。我只是不想让任何人进入我里面了。我不想再被任何人侵犯了。”

渡边知道了自己长大,他大声的对着江边说直子我不能像你这样。

渡边还有阿绿,他拿起了电话打给了阿绿,告诉阿绿,除了你我别无所求,电话那头的阿绿不回话,仿佛全世界的细雨都落在全世界的草坪上那样的沉静。

渡边对于直子和阿绿都是喜欢的。渡边是一个负能量的人,对于啊绿,他是尤为被吸引的。直子跟渡边很像,本质上相同,便会互舔伤口。互相理解。互相拯救。

如果直子没有死去,渡边也会和阿绿在一起。

这是一部很私人的小说。

我把这本小说献给我死去的朋友和活着的朋友

这两句话是村上的后记。

我喜欢这本小说,村上这部小说,对于寂寞孤独的感觉的描写,寂寞孤独氛围的把握是恰到好处的。读完之后,会有海边吹来的风轻轻拂过心灵的触动。小说里面描写的句子太多,这里不能一一摘抄,上面所讲的,全世界的细雨落在全世界的草坪上更是例子了。

骨子里,我就是小说里面的某一个人。

这也是一个极其私人的文章。我把这篇文章献给我死去的朋友和活着的朋友,当然也有过去的自己。

在深夜想起往事,时间过去了很久仍然心有触动。此时此刻,就像坐在波音飞机上的渡边想起直子一样。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会迷失,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你可能感兴趣的:(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给某种人的告诫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