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感》读后感

黎万强作为小米创始人,整书以他视角复盘了小米品牌从创业到火爆的运营过程。

整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用户两个字。的确,用户是互联网,甚至任何产品最最核心的东西,说白一点,你的产品就是要去求用户购买,至于怎么求,这是一个很难的过程,也是运营的过程。

全书有一句话,高度概括:喜爱才能专注,专注成就极致,极致赢得口碑,口碑造就品牌。口碑的本质是什么?用户思维。

我们的消费时代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开始我们追求的是功能式消费,即关注的是产品的实用性。在金钱匮乏,物质短缺的年代,享受这种东西注定不是时代主流,有用就买你,没用就淘汰,你很难去培养用户思维,你只能去跟随用户思维。后来经济水平稍高,我们开始进入品牌式年代,手里稍有盈余,开始追求享受式的生活,开始走在时代的前头,打造潮流。品牌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品牌即炫耀,明星用过的各种物品引起大家的抢购,这个时候,产品可以引导用户思维。再后来就是进入了体验式消费时代,当然这得得益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大降低了消费成本和时间,适不适合自己试一试就知道了,这样的新思想取代了品牌至上。这个时候,产品可以培养用户思维,专注细分市场,优先推出品牌,打响知名度,形成垄断。但这样的远见显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就算具备也不是都敢放手去做,就算放手去做也不见得会成功,就算成功也不一定都会坚持成功,所以你看,中国也只出了一个马云爸爸。最后到了现在这个阶段,甚至是以后的阶段,就进入了参与式消费阶段,而这个阶段产品是可以创造用户思维的。当然这个概念其实很新颖,很超前,大家的想法都是创造出一个用户会喜欢的产品,然后接下来各种砸钱扩大知名度,提高盈利收入就行,参与式消费?怎么参与?三个战略,三个战术。

战略1,打造爆品,跟前面所说瞄准细分市场,做品类第一,垄断该市场是一个意思。战略2,培养粉丝,粉丝不仅是用户,更是员工,是企业,这就是开篇提到的喜爱才会专注,专注成就极致是一个意思,经手你产品的人都对你的产品表现出极大的赞赏,并且发展成你的粉丝,你的品牌想要失败怕是没有那么容易。战略3,成为自媒体,每个产品人都是公司产品的自媒体,这一点毋庸置疑。我前一段时间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对话。作者带着其国外的亲戚开车,路过红绿灯停了下来,亲戚问“诶,不是听说中国人都爱闯红灯吗”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谁是那个“中国人”?你看,你在中国,那么你代表的就是中国人。同样的,你是产品的运营人,那么你就代表了产品,现在,你还敢否认自己不是产品的自媒体嘛。

战术1,开放参与节点,小米创造到改进的过程,全程充分听取用户意见,用户的需求才是你创造的目的。战术2,设计互动方式,如何维系核心用户以及用户拉新?那么互动必不可少,小米的年度大会,新品发布会等等活动都基于此目的。战术3,扩散口碑事件,口碑可以由小到大,小米营销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每个米粉都会不自觉地让身边的人也成为米粉,比如我,我就会建议我的家人和朋友买小米手机,是喜欢,是信赖。

参与感是小米品牌的灵魂。

而小米的活动运营也是可圈可点。“活动产品化”,即把每一次活动都当做是产品那么设计、运营和持续优化。

其实运营很难,难的不是让他买你的产品,难的是怎么在用户心中建立品牌的信赖感或者说是信仰感。璞石不是生来用做钻戒的,钻戒不是生来就代表永恒的。这个案例运营做的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就是产品的信仰感。这当然是产品的最高阶层,也很少有产品能这么达到。所以我们平常做运营,更普遍的是建立品牌信赖感。现在这个年代,谈性价比,谈功能都不是核心需求,用户真正想要的是情怀,他可以给你试错的成本,但是你的情怀能不能打动他,留住他,甚至自发地为你传播?我很喜欢看新世相的文章,抛开现在各种运营东拼西凑转载粘贴的所谓文章,坚持原创就已经展现了他们满满的诚意,何况每一篇文章的质量之高简直令人叹服,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想法,还有自己的坚持,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大抵如此吧。

写了很多不沾边的文字,反正核心总是用户没错吧。但是运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工作,你在那里创造一个小世界,并在其中获得愉悦,甚至你让很多人在其中获得愉悦和满足。人生在世,所求不多,除却平安,唯余成就二字。

既然选择运营这条不归路,那就坚持地走下去吧。运营小白,新手写作第一篇打卡完成。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参与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