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活法》激发的活法思考

前几天把稻盛和夫的《活法》又重读了一遍,激发了自己关于活法的思考。

1、要有榜样。

稻盛和夫在书中讲到他的两个榜样,一个是思想家石田梅岩,另一个是农村实践家二宫尊德。稻盛和夫说,他从石田梅岩身上学到的最重要一点是必须正直行商,他从二宫尊德身上学到的最重要一点当属诚实和勤勉。

稻盛和夫能够被封圣,和他一直践行这两点理念有着直接关系。

一个人拥有榜样就犹如在黑夜中有了一盏明灯,让自己能够看清努力和前行的方向。

我的人生榜样有两个,一个是现代的华杉,他是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的董事长,我是被他的自律而震撼,华杉每天做的事情:他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以上,大年三十休息一天,其他时间,必须学习;每天学习45分钟英语,从不间断;每天坚持21:30就睡觉,第二天早上5点起床。非常自律;每天早上5点-7点,用头脑最清醒的时间写作,已经坚持2000多天,从不间断;要求自己在58岁前,写70本书,大概1000万字。我希望自己能够像华杉那样的自律,每天雷打不动地执行自己的计划。

另一个人生榜样是曾国藩,他的训诫“早起;日日不断之功;不举事”已然成为我的行动指南。我不奢望能够像曾国藩那样实现“立功立德立言”,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像他那样用后天的勤奋去弥补先天的很多不足。


2、要有信仰。

稻盛和夫在1997年9月7日正式剃度出家,稻盛和夫写道,他在众多宗教里,唯独选择佛教的原因在于佛教是一个极其重视心性的宗教,而他所皈依的禅宗在佛教里面更是一个极其注重心性,对于灵魂的修炼极端重视的宗派。

稻盛和夫在皈依前就把“磨砺心灵”或者“提高心性”视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这和他最终选择皈依的宗教一脉相承。

我暂时还没有想要皈依的宗教,然而人生的信仰却在慢慢清晰。我信奉努力之光点亮生命,人生在世唯有努力方能无愧岁月,努力的做事,努力的打磨自己,努力的追逐心中的梦想。

这么来看,我是拜“努力教”的。


3、要有用作判断基准的哲学。

在稻盛可夫看来,不管是企业的经营还是个人的人生,都是不断积累的,诸多判断的最终结果,而促使一个经营者做出这些判断的基准,则强烈反映出了他的思维方式。

稻盛和夫认为,运营状态良好的企业和运营状态不佳的企业,拥有精彩辉煌的人生和度过暗淡无光的人生,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源就是因为每个人做判断的基准不同。

稻盛和夫如何找到了他作为判断基准的哲学呢?他讲到,在他创业之初对于企业经营业务知识全然不懂,在万般无奈之下,又回过头将从小从父母和长辈那里受到的表扬和批评就所领悟到的那些最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念,作为自己用来进行判断的结论,也就是说重新回到为人处事的基本原点,也就是哪些是作为一个人可以做的事,哪些是不可做的事,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等为基准,针对每段事情做出相应的判断。

这些从小到大都知道的标准一点儿都不复杂,也就是尊重正义,公正,勇气,诚意,谦虚以及爱。

当我看到稻盛和夫提炼出来的这些标准后,让我特别感动,因为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词汇。他践行了这些,让他一路升级大怪最终封圣,那我呢?我也可以把这些并不难的标准持续践行下去,让自己不至于在做选择的时候跑偏。

想起前天发生的一件事情,我被一个学员在线上社群公开炮轰,说实话当时的我挺崩溃的,而且这种崩溃持续了一整天,恨不得想要马上退出这个项目,当我冷静下来后,我做出了与这个学员和解的选择,因为我开始意识到,如果我选择放弃,那么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懦弱,而不是自己一直想要追求的勇气,有勇气去面对质疑自己的人,有勇气承认错误,有勇气把一件艰难的事情持续下去。


4、要时常反思。

稻盛和夫说他想要出家休闲的念头是来自于自己总觉得还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因此呢,就需要退出企业经营及一切可能确保自己的时间,以参学作为人以及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应循之道,并努力净化自己的灵魂与心性。

在整本书中,处处透露着这位已经封圣的大神那颗反思的谦卑心。

一个人通过反思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这才是真正能让自己得以成长的方式吧。

无论是《论语》“吾日三省吾身”,还是苏格拉底的“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些都在强调着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嘴巴上也在讲让自己多做反思,然而却总是说得多做得少,更多想的是自己做的好的方面,而且当别人有指出做得不对的地方,还百般找理由。

就如我做庆典的时候,未经工作室房子主人的同意,就私自让摄影团队进场,这种做事不提前沟通的莽撞让工作室主人很有意见。做事没有计划是我一直以来的劣根性,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慢慢矫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稻盛和夫的《活法》激发的活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