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临安初语
01
在某个多雨的夏夜里,我听着窗外的风声雨声,忽而记起了几个月前与我哥一好朋友的对话。
对方问我:“听说你念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呀?”
我点头如捣蒜。
“这专业是你自己喜欢的还是随便选的?”
我正要答,他又补了一句:“如果是你自己喜欢的我就不说你了,但如果是你随便选的我就要说你了。”
于是那句“是我自己喜欢”到了嘴边又默默咽了回去。
我不动声色地问他:“为什么这么说啊?”
“没别的,你们这专业找工作有点棘手啊,比较理想的职业发展大概就是考教师或者考公务员,可选择的职业很有限。”
“那如果是自己喜欢呢?”
“那就挺好啊,是自己喜欢的就不说什么了,人嘛,总得随着心走更自在。”
这话一出,我狐疑地看了看他,神情认真不似调侃,倒信了几分。
可我也没忽略掉他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无感。
后来有一搭没一搭地还说了什么就不记得了,只记得这话题着实使我尴尬,因此印象颇为深刻。
纵然我曾私下与舍友多番编排过自己的专业,却都抵不过此时此刻别人的一句“如果是你随便选的我就要说你了”。
这种就差没说我“误入歧途”了的感觉还真是令人有点,不服气呢。
是,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怎么了吗?
02
其实,真要问我有没有后悔过,或许有过吧,我毕竟也是个俗人,也会担心日后工作难找之类的俗事。只是,如果能重新选择一次专业,我还是会选它。
因为喜欢。
也因为除了它,当时在我报考的这所学校的所有专业中,我再也找不到更感兴趣的专业。
但好像这个理由不足以用来解释我当时选择它的动机。
直到后来有一天,我读了一本书,陈忠实的《我与白鹿原》。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了这么一句话:“文学是个迷人的事业,入迷是抛开了一切利害得失的痴情。”
在这句话里,我找到了答案。
如此看来,在我爸建议我念工商管理时我执意选了汉语言文学的举动足以表明,我果真相当痴情了。
其实每次别人问我念什么专业,我都挺为难的,尤其是长辈问起。
不好不答,但也不好答。
一来,我说是汉语言文学,对方似乎没听过,然后自动转换成:“读语文的?”
这个台阶来得太及时,我顺着就下:“是读语文的。”
“将来当语文老师?”
我又愣了愣,这是得多刻板印象才会一说到念语文的就联想到当语文老师。
但我也不想多解释什么,反正我也确有想当老师的念头。
但天地良心,我们专业的出路可不止这么一条啊!
03
我总能听到关于我们专业的很多……额……话题。
比如,学来干嘛?语文还需要专门学吗?能从事什么工作?读这个专业将来不好找工作吧?……
听着就让人无端感到心酸加迷茫。
可事实上,学而不精反怪专业不好的人多了去了,你想成为其中一人吗?
我不想。
似乎每个专业都有人吐槽过,那么是专业的问题呢还是人的问题呢?
其实都不是,是选择的问题。
有人学着汉语言文学,却又羡慕着信工系的毕业好找工作。
也有人高数多次挂科重修,羡慕着中文系不用学数学。
所以我不去谈论这个,我觉得那些吐槽的人,要么是真不喜欢,要么是看着别人的专业实用性强徒羡慕着,也有其他个人原因。
不了解不便置喙。
但我个人看来,无论是哪一个专业,只有学好了,才能谈其他。不然尽管那个专业发展前景很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过关的话,一样会被淘汰。
我在考教师资格证的面试时,抽的题目刚好是我最怕的文言文,是初三的课文《陈涉世家》,因为有一两句翻译没能准确翻出来,我几乎是硬着头皮假装镇定地试讲完,然后在答辩的环节中被主考官提问到,果不其然,他让我再翻译一下,那时脑海中一片空白,我只想到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
因为文言文知识不够扎实,我实在答不上来,庆幸的是我的态度足够诚恳,认真请教主考官。然后面试结束临出考场前,主考官对我说了一句:“回去要好好学习。”
就是这一句话,在面试成绩出来之前,一度成为我的噩梦,我那时每天睡醒都会发一会呆,一想起这句话心里就痛,没别的,就觉得结果凉凉的了。
我对舍友说,我不怪他说这话,因为也是那句话,醍醐灌顶般,惊醒梦中人。
是呀,舒适区这个梦,也该醒醒了。
一个人文学院的学生,连最简单的文学常识都回答不上来,又有什么资格去质问别人为何偏在这里为难自己呢?
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自己有多优秀?随便出个文学题目都能考倒你信不信?
我信。
04
后来我面试过了,舍友提起我那一个多月的惶恐不安,笑话我,说我当时其实是放大了自己的错误,看不见自己的整体表现还可以,才会那么患得患失,那么在意一句话。
但我心里清楚,不是这样的。
面试过了,不代表我的专业知识就过关了,一场面试,该暴露的短板一览无遗,我不能自欺欺人。
我心里其实是很感激那位主考官的,感谢他指出我的问题所在,折了我的傲骨,让我彻底清醒过来。
经此一事,我再也不敢诟病我们这个专业,不是它不好,是我自己不努力。
我若是努力去学,学而精,又怎么会因为文言知识不扎实而惶惶不安那么久?
不管怎样,我觉得,我那时抱着那种——自己没学精通却倒打一耙怪专业不好的想法真的挺low的。
也挺不成熟的。
不止一次跟舍友一起编排过自己的专业,无外乎是:我学到了什么?那些文学史学完以后要用来干嘛?当说书先生吗?
……
现在想来,调侃归调侃,真要客观评价地话,觉得读了没有用并不是专业不好,是我自己不够努力也不够优秀。
不问一切利害得失,认真地学了,焉知没有收获?
而我们终有一天会明白,那些学过的知识不会消失,它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沉淀成一种个人涵养,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存在,没道理它换了一件衣服,你就不认它了,是吧。
我相信,读过的书不会白读,走过的路也不会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