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经常带孩子旅游,为什么孩子的格局还是打不开

第一,旅游与旅行的区别。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一家三口一年安排两三次旅游并不困难,比较普遍的自驾游,劳累的是年轻父母。两个人,一个开车,一个看娃,吭哧吭哧的折腾一天终于到了目的地。

千万不要以为去了景点,拍了照片就叫旅行,时隔几年,连大人都记不清什么时候如果哪里玩,爬的什么山,当时看到雄伟壮观的景象有什么心灵感悟。为什么要要求小孩子能通过几张和名胜古迹的合拍,就要提升人生格局呢?

第二,旅游活动中,有多少是小孩能亲自参与意见的。父母总想把最好的果实剥好了喂到孩子嘴里,从计划出游,到实际出行,小孩能发表多少想法?父母又能采纳几成。

小孩全方位被父母保护起来,完全没有独自接触解决陌生事物的机会,想要孩子凭空增长出八面玲珑的本事,那不是天方夜谭嘛。

我记得多年前,全家带着五岁的外甥女去上海城隍庙,她想买那种能变魔术的土耳其冰淇淋。当时是25元一个,我姐给了她30元,叫她自己去买。

外甥女开始怯怯的不肯去,实在抵挡不住诱惑,就举着3张十块的去买冰淇淋。我说我有五块的,正要拿包,我姐按住我说,意味深长的说,让她去练习找钱。

然后,外甥女小心翼翼的,独自完成了跟外国店主的沟通,有什么口味,多少钱问的明明白白,还能报出要找给她多少钱。这不就是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嘛。

第三,父母性格大大咧咧,乐于结交新朋友,孩子潜移默化的会觉得在新集体里没那么害怕。如果父母本身不善交际,又何必要求孩子成为最拔尖的呢。

与其对孩子怯场感到焦虑,失望,不如帮助孩子找到话题的切入点。让孩子找到自己最擅长的话题,比如,饲养小动物,养小猫小狗,锻炼孩子亲自参与打扫饲养购买食物的日常活动中,既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动手能力。

在新环境里,用小宠物带动话题,总比说我去过啥啥啥景区强吧,更能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共情和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就会问问题,有问有答,还怕无话可说吗。

第四,对于小孩来说,格局两个字实在宽广又飘渺,成年人都搞不清楚格局究竟是什么,强加给孩子,不是欺负小孩吗。

作为家长,不是你付出了多少精力金钱去塑造孩子,孩子就一定能成为预想的样子。要记住,引导比灌输重要,发掘比改造有效,当不如人意时,先质疑自己的方法有错或期盼值过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明经常带孩子旅游,为什么孩子的格局还是打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