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母亲》丨有种错误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一般人做事,要么以情绪为导向,要么以问题为导向,要么以目的为导向,或三者兼有。

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的动机也无外乎这三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大多都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来做事,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的目的很抽象,而往往目标达成情况往往都不理想。

于是乎,各类问题就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显现,我们开始焦头烂额的处理各种问题,教育的目的便开始偏离。

当我们发现,孩子的预期走向和我们的理想情况并不一致,问题得不到合适的解决,我们开始焦虑,开始病急乱投医,各类情绪成为了主导我们做事的导向。

这一连串的蝴蝶效应让我们很沮丧,而归根到底是我们一直存有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


教育的不对称性


教育规律往往总是从教育者出发,从智力教育的学科体系出发进行总结,我们往往只注意了教育者一方,而忽视了被教育者一方。

被教育一方的本质是学习,如果我们不懂学习的原理,教育很难有的放矢。

我们给孩子的教育是我们认为合适的,并没有注重孩子的学习需求和情感诉求。

教育二字,分为教与育,学习二字,分为学与习。

我们往往只注意到了教与学,却忽视了育与习。

拿冰山理论来解释,教与学是水面上的冰山,是显教育,存在于显意识层次上;而育与习才是存在于水面之下的庞大的底座。

自然而然,我们秉持的显教育理念的效果虽然明显,但是却是肤浅和有限的。

有种现象很有意思,我们经常把从事体育教育的老师成为教练,因为,关在教室里是培养不出世界冠军的。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成绩。

但是我们却忽略了这种思想,把孩子的一切教育都交给了一个封闭的教室,而很少想过,关于孩子的意志品质、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世界观的培养是无法在教室中获取的。

学校教育承担了几乎所有的智力教育范畴,却只是为我们的孩子塑造好良好的“冰山一角”,家庭教育才是巩固冰山的根基的地方。

那么,我们如何来重视这种有关于育和习的潜教育呢?


习育和化育


“一个人种下去的是行为,收获的是习惯;种下去习惯,收获的是性格;种下去性格,收获的是命运。”

这句话,看起来似鸡汤,却是一种极好的范式。

习育正是对人行为的教育,而化育是对人精神的教育。

这是有关于意志、品德和气概的教育,是很难在教室里习得的更加珍贵的东西。

习育是一种后天的社会遗传,家庭教育首当其冲,化育是精神上的成长,只能靠精神来感化,是不可以靠说教来给予的。

在气概、品德、意志、智力这四者中,只有智力才是教的。

“教”可以培养出神童,但却培养不出天才;“教”可以培养出才子,但却培养不出大师;“教”可以培养出士兵,但却培养不出将帅;而只有“育”才能塑造一个完整的人生。

王东华教授如是说。


 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补充到底是哪些?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将孩子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但是由于教学场景和资源的限制,效果并不一定好。

紧紧靠教学过程试图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本身就是有局限的,但是更多的家长却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完全托付给了学校。

我们通常认为,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也有部分家长已经很深入的认识到了这个重要性。但是对家庭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对学校教育进行补充,我们或许还并不能完全理解。

辅导孩子做作业吗?对孩子进行课外的知识管理吗?为了让孩子不输给其他的同龄孩子,不停的给孩子继续报课外班吗?

我想结论应该很清晰了。

家庭教育的补充应该更侧重于“习育”和“化育”上,而不是在智力教育上继续给孩子更重的负担。

家庭教育应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意志的打磨、品行的塑造和气概的培养。

潜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父母,在于家庭教育,在于父母是否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补充在于“习育”和“化育”上的补充,是潜教育对于显教育的补充。

只有这样,德、智、体、美、劳的教学目标才有可能被达成。


总结


当我们始终都存有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时,我们的行为导向可能总会变得扭曲。

教育的不对称性在于我们根本上只是从我们自身出发,从教的角度去对孩子进行知识的灌输,并没有考虑到孩子学习的本质。

教育的重点在于育,学习的关键在于习,决定孩子是否能真正的接受教育,是否能够更加高效的掌握知识,是否能成才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家庭教育的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家庭教育之所以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是因为学校本身更多的承担的只是知识的传播和智力的开发,关于意志、品格、气概的挖掘和培养还得依靠家庭教育。

家长的言行深刻的影响着孩子,有人说,从孩子就能看出家长的文化修养和素质,正是因为家庭的言传身教才是影响孩子是否成才的关键。

你可能感兴趣的:(《发现母亲》丨有种错误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