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 | 古诗里的蒙太奇

陇西行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蒙太奇是法语剪接的意思,它是电影的重要表现手法,绝大多数电影都是多个片段拼接而成的,拼接的高明不高明就决定了电影好不好看。比如前一个镜头是两个士兵在营房里打架,下一个镜头就是两个人背着枪绕圈跑步,这就显得简洁,省去了中间介绍被军官发现、被责骂等不重要的环节。再比如狙击手瞄准目标,镜头在枪口和目标之间不断切换,就更能营造出紧张的气氛。

古诗里也有这种表现手法,比如王维的这首《陇西行》,三句诗三个镜头,拼接在一起就是一段完整的叙事,十分简洁、有力。

第一个镜头,一名士兵正在纵马疾驰,手起鞭落,几里地已经过去了,把紧急的气氛烘托出来。第二个镜头,士兵已经来到了将军的大帐,递上紧急军书,将军展信阅读,原来前方的要塞被敌人包围了(这里的匈奴、酒泉不是特指,只是拿来代指敌人、要塞)。第三个镜头,将军看罢军书,抬头望向远方的烽火台,那么紧急的军情,为什么不点烽火报信呢?原来正下着漫天的大雪,烽火点不起来啊!

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却余味悠长。信使飞马疾驰,速度之快,衬托出前方军情的紧急。借将军的视角,看到漫天风雪,既让人联想到前方艰苦的战况,又浮现出信使冒着大风雪飞马扬鞭的场景。如果这是一部电影,这组镜头之后就应当推出援军出发的大场面。可是诗人却没有再去描写这个场景,因为前三个镜头把气氛烘托足了之后,再去写这个必然的结果就显得呆滞了,倒不如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而且这样处理更体现出前方将士昂扬的斗志、必胜的信心——将军读罢军书,眼望关山,轻折书信,传令点兵,即使形势凶险,却绝不紧张焦虑,而是气定神闲,运筹帷幄,典型的盛唐边塞诗的气度。

这种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边塞诗还有不少,比如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非常精彩的电影镜头。第一首,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将军巡夜路过林边,一阵狂风呼啸而过,突然看见一个黑影好像要扑过来,将军赶紧引弓放箭,次日天明再去查看,原来黑影是一块大石头,而昨晚奋力一射,箭头竟然插入了石头!

第二首对于镜头的运用更精彩。一个浓云遮月的夜晚,我军将敌人重重包围,忽报敌军首领趁黑突围,将军立即命令骑兵集合,准备追击。镜头在此突然切断,非常凌厉,读着诗,我们似乎看到:漆黑的夜晚,大雪纷飞,骠勇的骑兵举着火把,整装待发,只等着将军下令,将士们神情肃穆,军纪严整,只听到战马偶尔的嘶鸣,火把的劈啪燃烧,雪花簌簌落地。就这么一会儿,刀鞘上、弓背上、睫毛上,都已堆积了一层雪花……这就像把弓拉满,即将放箭的那一瞬间,下一幕将士们在雪夜里纵马疾驰的壮观景象不用再写,已经在我们眼前了。

再来一首,王昌龄的从军行:

大漠烽烟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非常漂亮的叙事。夜幕将至,一支军队半卷红旗,迅捷的出击追敌,行进到半夜,前方的先遣队送来了情报,前半夜已经追上敌人,激战之后,生擒敌酋!写的是后队的追兵,却能读出前军夜战洮河北的激烈战况!那种自信、骄傲的士气,跃然纸上。

一般说起王维的边塞诗,都推崇《观猎》,语文课本上选的也是这首: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个人以为,比起《陇西行》,还有卢纶、王昌龄的这几首边塞诗,《观猎》显得用力太大,描写太全,韵味上倒差了一些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诗 | 古诗里的蒙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