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小学课程结构改革的动向与启示

面对 21 世纪种种挑战,香港基础教育以全人发展、终身发展为改革路向,进行全方位课程结构调整和高中学制改革。历经十余年的课程改革努力,香港中小学的课程结构大致呈现学段结构上分段独立但又强调四个学段间的相互衔接,课程形态结构上强调基础性和实用性并重,以及课程管理结构上注重明确政府和学校权责同时又扩大学校自主权等突出特点。

21 世纪初香港以“学会学习”作为课程发展路向,着手全方位课程改革。历经十余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香港的教育制度大有改进,香港学生也在多项国际调查研究中取得优异成绩。2010 年《世界改进最大的教育系统是如何不断完善的》(How the world’s most improved school systemskeep getting better)报告指出,香港学校制度持续进步,是全球二十个进步最快的地区之一;2012~2015 年,PISA 测验中的母语阅读和数学始终排名前列。香港教育成效如此卓越,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课程结构改革。

为此,本文将对香港地区课程结构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框架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内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启示。

香港课程结构改革背景和理念

进入 21 世纪以来,香港面临各种变化,包括知识型社会、全球一体化、资讯科技的冲击等。这些挑战迫使香港重新审视中小学教育。教育统筹委员会于 2000 年发表《终身学习·全人发展: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提出以终身学习、全人发展为目标,取代过去填鸭式的学科知识主导的教育,建立一个配合时代需要的教育制度和课程结构,其最终目标是: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能全面而个性的发展,能够一生不断地自学、思考、探索、创新和应变,有充分的自信和合群的精神。简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的品质。

为此,香港特区政府不仅投放大量资源、逐年增加教育经费,还进行大规模课程改革。这次改革首先关注学生共通能力的培养。共通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包括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运用资讯科技能力、运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研习能力。这九种共通能力的设置既回应了香港 21 世纪的教育目标,也直接影响了学习领域划分和学科设置。

香港课程结构改革主要内容

1.分段独立又相互衔接学段结构

在学段结构上,香港采用的是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分段独立设计。长期以来,香港实行的是源于英国的“三二二三”学制,即三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预科及三年大学本科课程,直至 2005 年5 月,香港教育局正式发布《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 — 投资香港未来的行动方案》报告书,决定从2009 年开始实行初中 3 年,高中 3 年,高等教育本科 4 年的“三三四”新学制,并提出一个富有弹性、连贯而又多元的高中课程(见表 1),以照顾不同学生需要、兴趣和能力。

表1 香港高中课程设置(中四至中六)

​虽然香港中小学课程设置是采取基础教育(小一至中三)和后基础教育(中四至中六)分段独立设计,但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两者的衔接。这种衔接性和连贯性除了体现在八个学习领域全学段覆盖,透过各个学习领域的均衡研习及跨课程学习机会,为高中课程作好充分的准备外,还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层层递进上。

以德育和公民教育为例,该科课程于 2008 年重新修订课程架构,课程横跨中、小学四个学习阶段,既注重教育原则、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在不同学段间的相互衔接,又籍螺旋式学习模式,由浅入深,覆盖五个生活范畴(个人范畴、家庭范畴、社群范畴、国家范畴及世界范畴)。以个人范畴学习目标为例(见表 2),就是从第一学习阶段到第四学习阶段,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表二 个人范畴的学习目标

​2.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形态结构

为使学生建立全人发展的坚固基础,培养学生共通能力,香港在基础教育的课程形态结构和科目设置主要呈现以下特点:首先,围绕九大共通能力设定八大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其次,将资讯科技融入学与教,提升学生运用资讯科技的能力;最后,对高中阶段学生开设应用课程,为学生就业做准备。

▎ 围绕共通能力设定八大学习领域

围绕九种共通能力,香港基础教育课程将课程内容分为八大学习领域: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科学,科技,体育,艺术,个人、社会及人文。每个学习领域又下设不同数量的科目(见表 3),同时这些科目对九大共通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例如,新高中课程把通识课程(Liberal Studies,LS)设为和中文、英语、数学并列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分析、沟通、明辨思维等共通能力;高中阶段加入 其 他 学 习 经 历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OLE),希望学生透过情境学习 (Situated Learn-ing),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三 香港八大学习领域下的课程设置(小一至中六)

▎ 资讯科技融入学与教

资讯科技科课又称信息技术。香港教育署从1998~2008 年间先后制定了三个资讯科技教育策略,旨在把资讯科技融入学与教,减轻教师从课堂规划到学生评核中的资讯工作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教育署按部就班地推行资讯科技教育策略,并借鉴美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环境及空间科技”计划模式,设计相关资讯科技教育课程,虽然没有具体课时要求,但在不同时段都做了具体安排,比如要求小学常识科课程提供资讯科技的内容;把资讯及通讯科技科作为新学制高中课程的选修科目。此外,资讯科技还被用于推广STEM 教育,装备学生以应对经济、科学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和世界各地的转变和挑战。

▎ 职业导向的新高中教育

新学制改革后,在学术性课程基础上增设了跨学科应用课程,旨在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融合。在香港的新高中学制下,应用课程作为高中选修科目之一,学生在应用课程所取得的成绩,须记录在香港中学文凭中。

应用课程着重实用的学习元素,旨在让学生从应用和实践中学习基础理论与概念,为学生进修和就业做准备。每个应用课程总课时为 180 小时,在一般情况下,课程修读跨两个学年的三个学期(中四学年全年的两个学期及中五学年的第一个学期)。也存在一些特例,如应用学习中文,总课时为 270 小时,旨在为非华语学生提供额外途径,获取另一种中文资历,修读期跨高中三个学年。

应用课程主要分为六个学习范畴:①创意学习;②媒体及传意;③商业、管理及法律;④服务;⑤应用科学;⑥工程及生产。所有应用学习课程均由获教育署批核的 12 个课程提供机构提供,并由学院的导师任教。

3.凸显校本自主权管理结构

香港的课程权力结构明晰,教统会、教育署以及区教育服务处权责明确,主要承担着为学校教育提供资源和支援措施(例如课程指引)、推广课程实施经验、完善课程规划、检视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但在课程政策的基础上,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课程表)还是由各个学校在基本课程架构下自行设置。

▎课时安排弹性化

按照 2002年的课程指引,小学课时安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程发展会议建议的各学习领域的课时,占总课时 81%;二是由学校和教师自由安排的弹性处理时间,占总课时 19%;初中阶段,各学习领域课时占总课时 92%,弹性时间缩短为8%。

虽然课程指引对弹性时间内的内容安排提出建议(见表 4),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期每个内容都须涵盖。学校可以用不同方式安排弹性时间,例如第一学期生活技能教育、第二学期中国语文科辅导教学。此外,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在中央课程建议课时范围内,各学习领域的科目选择和时间安排皆由学校自主决定。

表四 弹性时间安排

▎教材选择自主化

教育署编订《适用书目表》旨在确保学校在推行各科课程时有适合的课本可用。学校在挑选课本时可参考《适用书目表》,但无须一定要从该书目表选用课本及学习材料。

教师可运用其专业知识,应学生的学习需要,自行编订或替学生选择《适用书目表》以外的课本或课程资源,但需要符合一定教材择选的程序和要求,例如学校(包括幼稚园)应设立科目、学习领域、幼稚园选书委员会,负责挑选课本供学生使用;学科科目、学习领域、幼稚园选书委员会须每年检讨学校现行采用的课本及学习材料,并直接向校长及校董会或法团校董会负责。

▎学生评价校本化

自 2009年起正式实施“三三四”高中新学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取代了过去中五的中学会考及中七的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同时还推行校本化、多元化的评核和汇报模式,包括学生学习概览(Stu-dent Learning Profile,SLP) 和校本评核 (Student-based Assessment,SBA),改变应试主导的文化,减少对公开考试的依赖,强化学校在学生评价体系中的主动权。

其中,学生学习概览的内容包括校内学科成绩、其他学习经历、校外表现或奖项以及学生自述(例如印象深刻的学习经历或为事业订立的目标),即学校以档案的形式把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保存下来,作为评价学生的参考内容。

此外,高中通识科分为必修部分和独立专题探讨两个部分。其中,独立专题探讨 90 小时,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采用校本评估。概言之, “三三四”高中新学制不仅关注各学段的相互衔接,更强调课程和学生评价校本化、多元化,为师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以配合学生不同的需要和兴趣。

对内地中小学课程结构改革启示

当前,我国内地开始着手新一轮课程改革,其中课程结构改革是重中之重。内地与香港在历史文化和课程形态上有很大相似性和共通性,因而香港课程结构改革中一些特色改革经验或许可为内地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1.保障基础性同时增加选择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课程资源和更多的学习机会,以培养学生应对21 世纪挑战的能力。为此,香港围绕九大共同能力规划八大学习领域的课程,鼓励学校开设更多选修课,提供弹性的课程,打破传统的文、理、商分流的模式,以照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香港主要通过阶段性的课程监测和大规模评价,帮助教师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的动态信息,以便及时改进教学。

2.注重课程评价多元化

香港政府鼓励大学在招生时考虑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转变传统只重视学科成绩的招考方式,肯定学生在学科成绩以外的其他成就。对此,香港基础教育在多个学科中引入校本评核,同时还辅以学生学习概览,力图通过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多个主体从学生的学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角度全面反映学生真实能力。

事实上,内地中小学也在致力于构建一个具有多元评价主体、多样评价方法的课程评价模式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香港的经验和做法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3.扩大学校的校本自主权

学校是课程的实施者和执行者,要想真正落实课程,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香港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视发挥学校的力量。例如,香港教育署鼓励学校发展适合本校的课程,并要求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发挥重要统筹作用。

校长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首先须考虑到学校的优势,再联系学校的培养目标及课程理念,规划一个可操作的、可执行的整体课程规划。同时,学校在选择教科书、编排课程、选择开设选修科目及课时安排、学生评价上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课程框架时也为中小学课程结构中预留了弹性空间,如小学 19%、初中 8%,高中选修课和其他学习经历,都为学校课程安排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空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香港中小学课程结构改革的动向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