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历史的温度》(1)

以下是我读《历史的温度》的部分摘录和思考。

01

摘录《“一战”,被遗忘的14万中国人》:

“这些华工,都是从中国挑选出来的18-40岁、身强力壮的劳工,吃苦耐劳,悟性又高。而不少法国女性也发现,华工会把每月工资中的大部分节省下来,按时寄回家,剩下的生活费也花得非常节省。这种顾家和自制的性格,让她们对华工渐生好感。”
“而法国内务总长鲍慕司甚至在媒体上发表通告说:‘华工多数是家境贫寒的苦力......我们法国的妇女,为什么不嫁给那些凯旋的法国士兵,而偏偏打算与黄皮肤的苦力联姻呢?希望广大法国女子迅速觉醒。”

我想,自古以来,在中国的文化里,典型的好男人,大概就是像上文所说的,“身强力壮”、“吃苦耐劳”、“顾家和自制”。归根结底,就是三个字——“责任感”,我们也可以说这样的男人是有担当的男人。

当时法国工厂里,法国妇女对华工心生好感,也是看上了中国男性的这种品质。只要对方具备这关键的品质,一份美好的爱情和婚姻是可以跨越国家、民族、种族、阶层、文化等等的界限的。

时至今日,大部分女性依然欣赏和心仪那些有责任感的男人。首先是对家庭的责任,扩而大之是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至于他们是否成为英雄、是否取得世俗成功、是否大富大贵,相对都比较不重要。

02

摘录《一场“耻辱海战”的背后》:

“当时的福建水师......火炮基本上都是过时的前膛炮,无论射速还是威力,都比不过新式的后膛炮。反观法国舰队,虽然只有10艘军舰,但全都配备了后膛炮,并且还配备了当时的新式武器——机关炮和鱼雷。
法国舰队的‘凯旋’号是装甲巡洋舰,福建水师任何一艘军舰的火炮,都撼不动‘凯旋’号上的装甲。”
“福州船政局造出的每一艘船,法国人其实都了如指掌。”
“我们的11艘战舰悉数被击沉。”
“马尾海战,是中国组建近代海军以来,第一场正式的战斗,比让我们刻骨铭心的‘甲午海战’还要早了10年。”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10年,我们本来有机会吸取教训,彻底反转。

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落后,包括很多的层面。

从人的层面看,可以体现为没有觉醒、没有激发出民族气节、没有接受适当教育、有没有团结的力量等。

从物的层面看,可以体现为没有先进的军事装备、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资源等。

从国家和组织层面,可以体现为没有合理的政治组织形式、没有智慧得力的指挥者等。

想要不落后不挨打,就要从这方方面面都勇敢和进步起来,而且永远不能掉以轻心啊!

03

摘录《一个63岁的老头,是怎么收复166万平方公里国土的?》:

“左宗棠其实从1872年开始就进行了细致的战争准备,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缓进速决。缓进就是要进行充分准备,不准备好不打仗。”
“大战在即,他不是扩军,而是裁军。......要留下来的,必须是精兵强将。”
“当时,左宗棠做了详细的测算,从一个士兵、一匹军马每日所需的粮食草料入手,推算出全军八万人马一年半所需的用度。......”

充分的准备是做成任何事的先决条件。人的准备是首要的,物的准备也必不可少。人的心态、技能、素质的提升都需要长时间的磨练与考验。因此,人的准备需要花费的时间常常远远大于物的准备。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一提到干事创业,便过度倚仗于物的准备而轻视了人的准备。

在内外因中,内因起决定左右。一个人做事,资源固然重要,但是自我在心态上、能力上的准备更加重要。

04

摘录《日本投降前后的四个片段》:

“进入日本后,麦克阿瑟做了一个超出军人智慧的决定。他并没有如外界所呼吁那样的,惩戒日本天皇并废除天皇制度,而是保留了天皇制度,只是让天皇发布了一个《人间宣言》:天皇宣布自己也是人,而不是神。”
“美国人既降低了天皇的威信,又保留了日本人的颜面。”

日本的初代天皇被认为是日本神话天照大神的后裔。天照大神在日本神话当中的地位如同道家的玉帝一样。因此日本天皇在民间地位非常高,被认为具有“神性”。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向民众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并强制民众服从。189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由“帝师”元田永孚起草的《教育敕语》,把“忠君爱国”作为日本教育的灵魂与核心,以爱天皇、做天皇的“忠良臣民”为爱国的真谛。

后来,裕仁天皇在《人间宣言》中说:“说朕是神,日本民族有比其他民族更优越的素质,拥有能扩张统治世界的命运,这种架空事实的观念,也是无根据的。”

我想,只有把自己赶下神坛,百姓才有真正做人的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札记|《历史的温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