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似乎站在了管理学说更替的节点上。
从2008年到现在,十年之间,技术浪潮诡谲多变、商业创新层出不穷、竞争招数频频出新。平台模式、生态思维、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扁平化组织……每一次浪潮来袭,都是对管理经典的一次次洗礼和进化。
这十年带给我们的,有爆发式发展的平台思维、去中间化的产业形态、做自主经营体的员工、岌岌可危的中层,也包括尚未盈利的商业模式、未被驱动的员工、亟待应用的技术、等候开发的数据……它们都迫切想塑造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在你的想象中,10年后的企业会长什么样?
12月2日,在“中国管理十年大赏”暨《中欧商业评论》创刊十年庆典活动上,阿里巴巴菜鸟网络智行院院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教授陈威如,针对过去十年、未来十年的管理变革,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过去十年,是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商业模式爆发的十年,平台思维主宰了组织管理的创新,孕育了大量欣欣向荣的企业,但也留下了诸多尚未被解决的问题。展望未来十年,他预言——未来世界是一个智能世界,管理数据将不亚于传统管理人管理物资,但对企业来说,想要活下来,培育“慈悲心”将比追求数据战略更为关键。
我们从陈威如的演讲内容中,为您摘选了他的精彩观点。
观点一:过去十年的三个关键词
陈威如认为,过去十年来,“管理”所经历的风云变化,从产业层次的角度来看,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去中间化、去中心化、去边界化。
去中间化(直接相连),是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以前没有办法连在一起的人事物,现在连接在一起。比如说用户跟用户之间、用户跟供应商之间、供应商跟供应商之间、人跟物之间等。
它直接为我们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平台经济、平台商业模式,它们在过去10年的商业社会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把很多传统直线型、串联的价值链结构都变成了网状型的并联结构。比如,打车应用的出现,去除了地区性小型、低效的出租车公司,让乘客可以跟司机直接相连。
过去10年企业内部也流行“去中间化”,把靠屏蔽信息获得价值的中间层级去掉后,组织从原来垂直的金字塔组织,变成一个网状互联互通的组织,通过电子邮件、钉钉、微信等工具,员工跟员工之间可以实时互通,基层员工跟老板间也可以直接互通。
去中心化伴随着对于广大用户的赋能赋权。当消费者对产品不满时,可以直接透过自媒体平台集结发声,基层员工也不仅仅是为了老板的抱负而工作,他们正在将更多精力集中于自己的个人理想。
共享经济就是去中心化的表现,消费者和消费者集结起来,扮演着贷款银行与投资公司的角色(众筹),自由职业者集结起来扮演着专车司机、外卖小哥的角色(众包)。去中心化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催生出了“自主经营体”,“人人都是CEO”,这些被激活的个体不受约束、自负盈亏。
去边界化就是跨界协同。
目前,很多创新项目需要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一同来完成。iPhone是智能手机的先行者,过了半年,当电信行业的“门外汉”谷歌发展了安卓操作系统以后,谷歌召集了诺基亚、三星等电信大佬合作,用“多打一”的方式与苹果竞争,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企业内部,去边界化的思潮催生出了内部创业。一些员工如果有了发展其它领域的创业想法,不必离职,可以通过内部创业机制直接将其孵化出来。
过去10年,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加持下,很多企业都开始了去中间化、去中心化、去边界化的尝试。虽然有些创新的模式还没有找到持续的盈利模式(如O2O、P2P等),但“三化”的未来趋势仍然会持续。
观点二:后工业时代带来的认知惯性和管理难题
陈威如发现,“管理”在历经10年变革后,留下了一些挑战和盲点。
第一、标准化
这是工业时代的遗产——认为只有通过标准化的程序能够保障质量。比如,标准化的教育体系将每个人塑造得极其相似;想要得到快速发展,企业就要学习麦当劳建立连锁体系;标准化的程序与政策也在让想创新的员工感觉束手束脚……如何兼容个体的积极性却又不至于造成混乱,是企业需要处理的问题。
第二、规模化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认为只有通过规模化生产才能实现降本增效,以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不少企业在构思商业模式时,都会优先考虑大量生产,再思考怎么推销,清库存则成为他们每天关键的事务之一,而目前,消费者对个性化消费的渴望正在逐步升级。未来怎么做到既降低成本,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的需求,这些问题正在挑战各行各业。
第三、专业本位化
企业内部,每个人应该术业有专攻,才能各司其职,但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组织内被条条块块的“信息屏障”填满,被各种“自我膨胀”的本位思维所占据。怎么样能够让员工既保持专业性,又愿意协同,也是下个十年交给企业的难题。
平台思维已经在引导组织管理的创新,未来的组织会变成网状型模式——每一个层级,每一个供方、需方彼此之间可以直接触达,研发、生产、销售人员之间没有清楚的边界,他们甚至和消费者融合在一起,有些员工可能转为内部创业者,调动整个组织的积极性。毕竟,过去十年,在传统的金字塔型的层级组织中,每一位基层员工遇到问题都要先跟上司汇报,上司再跟高层请示。如果每一位中层都筛选信息,中间层就变成信息屏蔽层,最终沦为公司信息流通与创新的瓶颈。
过去,很多企业狭隘地认为,只要给予员工股权激励或者期权激励,就能够激活个体的“合伙人精神”,但经过了几年的试验后,这些企业发现并非如此。有人不用股权就有与老板共同的心态和思维,有人有了股权还是以“职业经理人”的方式做事。
因此,我们要在市场化激励之外,再搭配上另外两个机制:一个是社会化的情感——一群兄弟打一场仗,另一个是使命感——实现个人和企业的意义。
当你把层级管理、市场化激励、社会化情感、使命感驱动都搭配好之后,你才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具有合伙人意识和行为的协同组织。
观点三:“慈悲心”是冲进智能商业阵营的关键
针对这一观点,陈威如讲了一个案例。如果一家零食零售商希望让消费者吃到当天生产出来的零食,就要确保每天的库存都恰好能卖完,隔天就有新的补货,这不仅需要大数据配合,还需要很强的供应链支持。如果消费者想买的商品售罄了,店员就要马上发出信息,在周围方圆5公里内的其他门店或仓库调货,万一整个城区都缺货,就要让工厂赶快制造,如果原料有缺,工厂则需要查看农场的果树是否马上可以采摘……因此,只有所有的链路、所有的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和可视化,企业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新鲜、更快甚至更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内部也是如此。你可以透过数字化工具,对于员工的日常行为进行了解,因此,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辅导能够实现个性化,绩效管理能够更实时、系统与公平。未来10年,老板和高管之间、高管和高管之间、高管和员工之间、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都会改变。以前的命令和权威,将被更多的平等开放、共情共享所代替。
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智能的世界,每一家公司做管理,都要用更多技术来重构他的流程及其带来的真正价值,管理数据的重要性将不亚于传统物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在于你是否拥有一个立体的决策空间库——那里面放置了每一个用户的记录和分析,包括已经买过多少产品、频次如何、从哪一个渠道买等信息。如果你没有这个清晰的决策空间库,你只能在一团混沌中拍脑袋做决策。
想要成为这样的公司,你必须要带动企业内能够协同的氛围与行为。协同需要同理心、利他、“成就”他人。现实中,所有能把数据变成战略资产的企业,一开始都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能力,而是为了帮助客户或供应商解决问题,才能获得这份名叫“数据资产”的礼物。
因此,未来10年,整个管理的核心思想会从霸道、“利己”,转变为更多的“利他”和成就,这个过程需要企业投入极大的慈悲心——抱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善念,一刻不停地帮助所有的员工转型,帮助所有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转型,一个都不能少,唯有这样,你才能把这场艰难的转型战持续地打下去。
(来源:界面新闻,作者:刘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