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随园诗话》(769)下

【原书卷五·四七】

 黄莘田先生《虎丘竹枝》云:“昏崖老树落朱藤,漏出红纱隔叶灯。不畏霓裳有风露,吹笙楼上坐三层。”“斑竹薰笼有旧恩,湘妃节节长情根。吴娘酷爱衣香好,个个将钱买泪痕。”“千点琉璃八角亭,剑池寒水浸华星。天生一片笙歌石,留与千人广坐听。”“画鼓红牙节拍繁,昆山法部新翻顺郎年少何戡老,海燕亭前较一番。”“楼前玉杵捣红牙,帘下银灯索点茶。十五当垆年少女,四更犹插满头花。”“湘帘画楫趁新凉,衣带盈盈隔水香。好是一行乌桕树,惯遮珠舫坐秋娘。”又《西湖竹枝》云:“画罗纨扇总如云,细草新泥簇蝶裙。孤愤何关儿女事,踏青争上岳王坟。”“梨花无主草堂青,金缕歌残翠黛凝。魂断萧萧松柏路,满天梅雨下西陵。”三人《竹枝》,皆冠绝一时。又,太史午桥《虹桥竹枝》云:“青溪碧草两悠悠,酒地花场易惹愁。月暗玉钩人散后,冷萤飞上十三楼。”“米家舫子只琴书,秋水新添二尺余。一带管弦归棹晚,桥边帘幕上灯初。”“游人争唤酒家船,儿女心情更可怜。未出水关三四里,家家开阁整花钿。”“不厌朝阴爱晓晴,园林相倚百花生。梨红杏白休轻唤,帘底防人认小名。”“法海桥头酒半阑,水嬉烟火尽余欢。笑他避客双环女,一半搴帘侧鬓看。”

黄莘田,即黄任(1683一1768),字于莘,又字莘田,因喜藏砚,自号十砚老人、十砚翁,清代著名诗人,藏砚家,永福(今福建永泰县)人。

朱藤,此处指红色藤制轿子。见《闲读《随园诗话》(769)中》。朱藤,本指植物紫藤,也叫招藤、招豆藤、藤萝。从本条诗话所引的全诗内容来看,是描述了一年老官员召妓筵宴的苏州风情。朱藤轿子暗喻妓女。

斑竹,也叫湘妃竹,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竿高可达20米,竿有紫褐色或淡褐色斑点。分布于中国黄河至长江流域各地。适生在疏松、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斑竹在中国有不少传说与典故。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毛泽东《答友人》诗:“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薰笼,即熏笼,音xūn lóng。与熏炉配套使用的是放在熏炉上的竹罩笼。古代一种烘烤和取暖的用具,可熏香、熏衣、熏被子。使用熏笼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延续不断。现在的湖南乡下,这种竹制的熏笼还在使用着,但不叫熏笼,而是称作罩笼、烘笼。因为要取暖和烘烤衣服,所以竹篾条在编制熏笼时,不像竹篓、竹箱那么板实,而是稀疏有孔洞,便于热力发散。熏笼的式样,或方或圆,或大或小,皆因其用途不同来决定。《红楼梦》第51回:“晴雯、麝月皆卸罢残汝,脱换过裙袄。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这个可以坐人的熏笼,一般用较粗的竹竿或木料做成,形制多为方形,一些典籍上称之为火箱。熏笼在我国历史久远。东汉的《说文》中有关于熏笼的注释;唐代的白居易在《宫词》一诗中写道:“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琉璃,在此是指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黏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西京杂记》卷二:“(昭阳殿)窗扉多是绿琉璃。”《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有百寺,琉璃为甓,错以金银,丹彩紫鑛涂地,覆以锦罽,王居亦如之。”清·唐孙华《东岳庙》诗:“我来瞻庙貌,碧瓦琉璃光。”

剑池,苏州虎丘山风景区内景点。虎丘剑池广约六十多步,深约二丈,终年不干,清澈见底,可以汲饮。据《苏州府志》记载,陆羽曾长期居虎丘,一边研究茶叶,一边写作《茶经》。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评为“天下第五泉”。据方志记载,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之所以名为剑池,据说是因入葬时把他生前喜爱的“专诸”、“鱼肠”等三千宝剑作为殉葬品,同时埋在他的墓里。但《元和郡县志》却记载:“秦皇凿山以求珍异,莫知所在;孙权穿之亦无所得,其凿处遂成深涧。”后来演变而为剑池。总之,剑池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吴王墓是否在剑池下面。说法颇多,莫衷一是。

华星,音huá xīng,意思是形容星星繁华,光彩夺目。是古今诗人喜爱的意象之一。《文选·曹丕<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李善 注:“《法言》曰:‘明星皓皓,华藻之力也。’”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三:“归去横塘晚,华星送宝鞍。”

天生一片笙歌石,留与千人广坐听。指虎丘景区内景点千人石,本名千人坐。位于剑池旁,大石盘陀数亩,高下如刻削。相传南朝·梁·高僧“生公”说法于此。唐·陆广微《吴地记》:“(虎丘山)池(剑池)边有石可坐千人,号千人石。”宋·叶廷珪《海录碎事·政事·冢墓门》:“虎丘涧侧有平石,可容千人坐,谓之千人石。俗传,因生公讲法於此。”

画鼓,亦作“画皷”,音huà gǔ,意思是有彩绘的鼓。唐·白居易《柘枝妓》诗:“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宋·陆游《日出入行》:“高楼锦绣中天开,乐作画鼓如春雷。”

玉杵,音yù chǔ,意思是玉制的舂杵,亦用作舂杵的美称。舂杵,音chōng chǔ,古代乐器的一种,用于调节音乐的节拍。《文献通考·乐十二》:“舂杵,亦谓之顿相。相,助也,以节乐也。”用木杵顿地发音。杵两端略粗,原本用于舂臼中的谷物,偶然臼中无谷物时发音悦耳,则以杵顿地来娱乐。“舂杵”后演化为“舂牍”,《周礼·春官·笙师》:“笙师掌龢、竽、笙、龠、箫、篪、篴、管、舂牍、应、雅,以教裓乐。”汉·郑玄注:“郑司农云:舂牍以竹,大五、六寸,长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两孔,髤画。以两手筑地。”此乐器历史久远,拍板出现后渐被取代。

红牙,音hóng yá,释义:1、檀木的别称。檀木色红,质坚若象牙,故名。 唐·白居易《中和日谢恩赐尺状》:“况以红牙为尺,白银为寸;美而有度,焕以相宣。”《宋史·世家传三·吴越钱俶》:“俶贡白金五万两、钱万万、……红牙乐器二十二事。”《辽史·太宗纪三》:“唐遣使遗红牙笙。”2、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用以调节乐曲的节拍。宋·司马光《和王少卿十日与留台国子监崇福宫诸官赴王尹赏菊之会》:“红牙板急絃声咽,白玉舟横酒量宽。”清·洪昇《长生殿·制谱》:“听宫莺数声,恰好应红牙。”

昆山,本是江苏省县级市,但此处的昆山则是指“昆曲”。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发源于600多年前,由昆山人顾坚草创。到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昆曲音乐家、改革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吸收了当时流行的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的特点,形成了新的声腔,广受欢迎。因为这种腔调软糯、细腻,好像江南人吃的用水磨粉做的糯米汤团,因此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水磨调”。明代万历年间,昆曲出现爆发式发展,涌现了大量优秀的剧本,演出也非常繁荣。据记载,当时仅苏州一地,昆曲专业演员就有好几千人。昆曲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万历年间,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流入北京,到了清代,由于康熙喜爱昆曲,更使之流行。康熙年间,洪昇(1645―1704)的《长生殿》和孔尚任(1648―1718)的《桃花扇》两部集大成式的重要昆曲作品相继问世,标志着新一轮昆曲创作高潮的到来,使昆曲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法部,音fǎ bù,释义:1、唐时皇宫梨园训练和演奏法曲的部门。后借指教坊或法曲。《新唐书·礼乐志十二》:“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三十餘人。”唐·王建《霓裳词》一〇首之八:“传呼法部按霓裳,新得承恩别作行。”2、清代末期掌司法的官署。《清史稿·职官志六》:“法部,司法大臣、副大臣各一人……大臣掌主法职,监督大理院及京外审判检察,以维法治。”

新翻,音xīn fān,新改编的意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南唐·冯延巳《采桑子》词:“昭阳殿里新翻曲,未有人知。”

顺郎,指唐德宗李适贞元(785—805)年间的以善歌闻名的宫中歌姬田顺郎。后田顺郎亦用为曲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歌》:“歌者,乐之声也,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诸乐之上。古之能者,即有韩娥、李延年、莫愁……贞元中有田顺郎,曾为宫中御史娘子。”唐·刘禹锡《与歌童田顺郎》诗:“天下能歌御史娘,花前月底奉君王。”《田顺郎歌》:“清歌不是世间音,玉殿尝闻称主心。唯有顺郎全学得,一声飞出九重深。”按:宋代之前,“娘子”专指未婚的少女,意同今天的姑娘。“宫中御史娘子”,不是今天有些人解释的“是宫中御使的妻子”的意思。唐代,“娘子”亦是宫中后妃的正式称号,官秩从七品,地位在正七品的“常在”之下。杨贵妃虽在后宫地位无与伦比,但其称呼仅为“娘子”。《旧唐书》称:“太真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移上意。宫中呼为‘娘子’,礼数实同皇后。”到了元代,社会上普遍称呼已婚妇女为“娘子”。明代,一般习惯称少妇为“娘子”,而且带有娇爱的味道。

何戡,音hé kān,唐穆宗李恒长庆(821—824)年间著名歌者。唐·刘禹锡《与歌者何戡》诗:“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海燕亭,或是早年间虎丘景区内的戏台所在。今无考。

玉杵,音yù chǔ,意思是玉制的舂杵,亦用作舂杵的美称。舂杵,古代乐器的一种。用于调节音乐的节拍。《文献通考·乐十二》:“舂杵,亦谓之顿相。相,助也,以节乐也。”舂杵演奏就是用木杵顿地发音。杵两端略粗,原本用于舂臼中的谷物,偶然臼中无谷物时发音悦耳,则以杵顿地来娱乐。藏族民间建房时,为夯实地基,用杵夯地,所用夯棒称“夯杵”。夯土时常唱夯歌。“舂杵”和“夯杵”后演化为舂牍。舂牍,音chōng dú,亦称“顿相”。取大竹筒,长者七尺;小者二尺。凿通,两头开孔,筒身绘彩画。演奏时,双手持以顿地,如使舂杵。此器历史久远,拍板出现后渐被取代。《周礼·春官·笙师》:“笙师掌龢、竽、笙、龠、箫、篪、篴、管、舂牍、应、雅,以教裓乐。”汉·郑玄注:“郑司农云:舂牍以竹,大五、六寸,长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两孔,髤画。以两手筑地。”《旧唐书·音乐志二》:“舂牍,虚中如筒,无底,举以顿地,亦谓之:顿相。相,助也。或梁孝王筑睢阳城,击鼓为下杵之节,《睢阳操》用舂牍。”

点茶,流行于宋代的一种吃茶方式。宋代茶主要是两大类,一种是团茶,饮蒸压成一片片的,又称片茶;还有一种,则是散茶。点茶所用到的茶叶,正是团茶,工艺类似于今天的蒸青绿茶。完整的点茶流程包括十五道工序:1、焚香静心。2、文烹龙团。龙团是宋朝的一种茶饼,用文火把茶饼烤干。3、捣茶成碎。龙团烤好以后,用茶臼锤碎饼茶。4、磨碎成粉。用专门的石磨将碎茶饼磨成粉。5、收粉入筛。将茶粉用茶帚扫拢入茶筛。6筛粗留精。筛掉大颗粒,只留下细小的粉末。7、茶末入奁。将晒过的茶末装入茶盒。8、起火煮水。9、沸水淋筅。茶筅由一精细切割而成的竹块制作而成,用以调搅粉末茶,是点茶的必备工具。10、茶盏预热。茶盏亦专门的品类,名“建盏”。以上10道工序为预备工作,以下进入正式点茶工序。11、茶末入盏。12、点水入盏。加少许沸水冲点抹茶。13、调末成膏。14环盏注水。15竹筅击拂。用茶筅在茶盏搅动,要求手轻筅重,指绕腕转。竹筅击拂大概要两三百下,至出现洁白的茶沫。至此点茶流程结束,奉客饮赏。也有把点茶程序分成六大步骤的:炙茶、碾末、罗茶、候汤、熁盏、点茶。无论怎么说,点茶程序都是十分繁复的。所以,后来被明太祖朱元璋废止,饮茶方式改为直接冲泡。本条诗话“帘下银灯索点茶”句中的点茶,不可能是宋代的那种“点茶”,而是指“点购的茶水”。

当垆,音dāng lú,亦作“当罏”。释义:1、指卖酒。垆,放酒坛的土墩。汉·辛延年《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2、指煮酒、饮酒。《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忽一日,卓王孙家僮有事到成都府……正来到司马长卿肆中。见当罏之妇,乃是主翁小姐,吃了一惊。”南朝·陈·徐陵《春情》诗:“薄夜迎新节,当垆却晚寒。”3、对着酒垆、在酒垆前。南朝·梁·简文帝《当垆曲》:“当垆设夜酒,宿客解金鞍。”明·何景明《艳曲》之三:“妆成临劝酒,曲罢坐当罏。”

湘帘,音xiāng lián,即用湘妃竹做的帘子。湘帘已发展上千年,早在宋代、清代就有诗人提到,宋·范成大《夜宴曲》诗记载“明琼翠带湘帘斑,风帏绣浪千飞鸾。”湘帘给人高雅、浪漫富有诗意的感觉,一般诗人都会用来修饰诗文。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这是媚香楼了,你看寂寂寥寥,湘帘昼卷,想是香君春眠未起。”

画楫,音huà jí,亦作“画檝”,释义:1、有画饰的船桨。唐·王勃《采莲赋》:“飞木兰之画楫,驾芙蓉之绮船。”唐·李群玉《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诗:“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檝射初晖。”2、指画船。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偏安佚豫》:“时承平日久,乐与民同,凡游观买卖,皆无所禁,画楫轻舫,旁午如织。”

乌桕,俗名木梓树,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生于旷野、塘边或疏林中。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甘肃。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乌桕以乌喜食其籽而得名。宋·林和清诗:“巾子峰头乌桕树,微霜未落已先红。”五月开细黄白花。深秋,叶子由绿变紫、变红。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叶落籽出,露出串串“珍珠”,这就是木籽。籽实初青,成熟时变黑,外壳自行炸裂剥落,露出葡萄大、白色籽实。

秋娘,音qiū niáng ,1、泛指歌妓。唐代元稹、白居易中屡有言及谢秋娘、秋娘者,因只区别其姓氏,于是秋娘则衍为歌妓的代称。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妆成每被秋娘妒。”唐·元稹《赠吕二校书》诗:“共占花园争赵辟,竞添钱贯定秋娘。”2、年老色衰的女子。唐代杜秋娘,本为李錡妾,后錡叛变被诛,入宫有宠于宪宗。穆宗立,为皇子傅姆。皇子废,秋娘赐归故乡,穷老而终。见唐·杜牧《杜秋娘》诗序。后用以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清·沈起凤《谐铎·南部》:“至如张修来《思春》一出,虽秋娘老去,犹似十三四女郎。”清·赵翼《扬州观剧》诗:“秋娘老去容颜减,犹仗声名压后生。”

西陵,即西泠,亦称西林,杭州西湖的景点地名,建有西泠桥,桥西北堍有苏小小墓。宋以前,孤山西端与北山之间是一个渡口,此地称为西村,又称为西陵或者西林。宋人诗句中的“西村唤渡处”、“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指的就是这个渡口。后来渡口处建了桥,称西林桥,又称西陵桥或西泠桥。建桥具体年份无从查考,但从元代张舆诗“数声渔笛知何处,疑在西泠第一桥”分析,元代时候已有此桥。“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后因六朝南齐的苏小小爱情传说故事,西泠桥成为西湖著名景点。

程午桥,即程梦星(1678—1747),字伍乔,又字午桥,号汛江,又号茗柯、香溪、杏溪。安徽歙县人。清诗人。详见《闲读<随园诗话>(761)》。

十三楼,音shí sān lóu,释义:1、宋代杭州名胜。出自宋·苏轼 《南歌子·游赏》词:“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亦称“十三间楼”。宋·周淙《乾道临安志·楼》:“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治事於此。”2、泛指供游乐的名楼。清·曹寅《诸敏菴弹平调琵琶手法特妙无和之者感赋长句》:“叶儿觕恶笑扬州,官筵粉墨杂啁啾。套数空飜《村衙鼓》,晚风不唱十三楼。”

米家舫子,又称“米家画舫”,原是宋代米芾在扬州任职时建造的一艘供自己收藏赏玩书画的船,后泛指文人学士所乘坐的船只,亦指文人们在船上雅玩唱和。元符三年(1100),米芾赴真州(今仪征)任职,宋代真州是个“地级市”,管辖扬子县、六合县,米芾不是去当知县知州,而是去了“江淮两浙荆湖六路都大发运司”衙门,这是直属中央的掌管朝廷东南诸路(路,即后来的“省”)漕运以及财政税收的机构,又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官。有文章说米芾对此任命不满意。其实,这是作者不了解宋代转运使司的职权。《宋史》记载,转运使司有两大职权。一是行政。有刺举、对移、奏辟官吏之权,有维护治安、逐捕盗贼之责;二是经济。漕运、籴米、兑换、赈灾、修堤、浚河、茶盐、酒矾、坑冶。北宋时转运使的官职要高于州县,至南宋时,漕运减少,职位降低,不设转运使,只设通判,而通判则兼任真州知州。只是米芾在转运使司的职务只是“管勾文字”,主管文书工作,大概相当于秘书处长。由于在漕运衙门,工作用船是必须配备的,而且,经常乘船外出检查督导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米芾于是把自己收藏的古玩、字画、奇石等都搬到了船上,还把自己的斋号“宝晋斋”书写挂在其上,此船被雅称为“米家画舫”。把玩宝物,废寝忘食。其好友黄庭坚在《戏赠米元章二首其一》诗中云:“沧江尽夜虹贯月,定是米家书画船。”任渊注:“崇宁间为江淮发勾,揭牌于行舸之上,曰‘米家书画船’。东西薄游,必挟所有以自随。一舟横陈,仅留一席为偃息之地。随意左右取之,抚摸吟讽,至忘寝食。所至识不识望之,而知为‘米家书画船’也。”后世文人皆有沿袭,明代徐渭在《送使君太朴》诗中亦云:“一叶米家书画舫,白虹终夕绕沧波。”本条诗话中“米家舫子只琴书”句,意思是米芾的书画船上本来只有古琴与书画。后面的诗句描述的是,书画船现在带上了丝弦歌姬,成了花船了。

水关,音shuǐ guān1,释义:1、水上关口。唐·杜甫《峡口》诗之一:“开辟当天险,防隅一水关。”仇兆鳌注引王洙曰:“峡口有关,断以铁锁。”唐·沈亚之《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诗:“水关开夜锁,雾櫂起晨凉。”2、特指旧时穿城壁以通城内外水的闸门。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水关》:“土人曰水关,是水所从入城之关也。”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市河)又自便益门吊桥起,绕城东北。一从新城拱宸门水关至挹江门水关,出针桥而接运河。一从旧城北水关至南水关,出向水桥而东接运河。”本条诗话中“未出水关三四里”句中的“水关”是指南水关,是扬州城内的小秦淮河与大运河连通之处,位于今洒金桥北侧,此处与钞关(税关)、龙头关(水闸)相距不远,号称“一水三关”。钞关附近是扬州当时最繁忙的码头与大宗货物交易市场,故酒楼、妓院、花船等服务业十分发达,因而有“未出水关三四里,家家开阁整花钿”之说。

法海桥,今名藕香桥,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瘦西湖公园内的石拱桥。原名法海桥,明嘉靖四年(1525),扬州卫指挥火晟重建。清乾隆以前为画舫到达平山堂的必经之地。1963年,桥石栏杆改为水泥预制,上饰莲花图案,重修石级,湖道遍植荷花,改名“藕香桥”。

双环女,指梳着双环发髻的女子,一般为少女。双环髻,又名双环灵蛇髻,中国古代汉族女子发髻之一。最初流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般是少女梳的,但也有少数妇女梳此头。在南朝时,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妇女多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做成上竖的环式,谓之“飞天髻”,先在宫中流行,后在民间普及。在发髻上再饰以步摇簪、花钿、钗镊、或插以鲜花等。通常是将女子头发分成两股,用丝绦束缚成环形,高耸于头顶或头之两侧,有的还将余发垂下作成燕尾形,叫作“垂髾”。后世唐、宋各朝流行的双环高髻、双环望仙髻即以此发髻为原型发展而来。

搴帘,即撩起帷帘。搴,音qiān,本义是拔取。古通“褰”,是撩起的意思。唐·卢照邻《释疾文》:“搴裳访古。”又如:搴涉(提衣涉水);搴裳(亦“褰裳”,提起衣裳);搴帷(撩起帷幕)。

(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闲读《随园诗话》(769)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