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7日伤寒太阳篇学习小结(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白虎汤、桂二越一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昨天对医者的感知力和表现力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同时从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麻黄各半汤中的辩证细微之处都能感受到医者感知力的重要性。今天继续几个方剂的学习。

一、桂枝麻黄各半汤方(宋本第23条)

1、 三分之一碗的桂枝汤加三分之一碗的麻黄汤合起来,弄一个三分之二碗的汤剂,顿服,就是只吃一次,然后微微出一点汗,让被逼到表面的最后一点邪气排干净。

2、 身体痒,风疹,荨麻疹类的医法临床有很多:桂麻各半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异位性皮肤炎是属于典型的肾阳虚的人会发生的病。

3、 “怕冷,身体疼痛,四肢麻木,脉浮而细紧”,六气病的寒气病,整条脉浮在表面一条细细的,适用桂麻各半汤。

二、宋本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1、 当后脑勺的气血和水份凝滞不通的时候,病毒就不容易离开我们的身体,那病毒抓住后脑勺不离开的感觉会让人烦得受不了。

2、 “烦与躁”的区别:“烦”是火烧头,里面有热被包住的现象。烦是这个人主观的,有意识的,对于自己平常能够容受的事情,现在就会觉得有不爽的感觉。“躁”是这个人无意识地身体有很多多余的动作,但是在他的意识上有点模模糊糊的,比如最轻的躁是抖腿,阳虚的人会抖腿,阳实的人气能够往下降,腿会自动地喜欢贴到地面上。

        烦的状况:大青龙汤证会烦是因为外面的寒气已经把卫分和营分都封死了,而里面的肌肉有热出不来还闷在里面。白虎汤证就是肌肉发热,热很大所以会烦。承气汤也是热很大会烦。阳气被阴浊之邪包住了不能挣脱时会烦,外面的寒气太厚了,把里面的热包住了,所以那个人不一定能够直接感觉到自己在热,可是那个热又不能够挣脱,身体感会让他烦,代表性的会烦的寒证是吴茱萸汤证,这个人的身体里很多重要的区块如肝脾都被阴寒之气纠住了,灵魂想要挣脱那种身体感转化成我们有意识的感觉的时候是一种烦,所以吴茱萸汤证的偏头痛就会痛得想去撞墙,区别于血虚的头痛。

3、 所以,桂枝汤吃了反烦不解,就刮风池风府,然后再继续吃桂枝汤。

三、桂枝二麻黄一汤与白虎汤:

      宋本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1、 桂林本第26条,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给白虎汤。这是一个不同的地方,但是在临床上,脉洪大汗出,适用白虎汤了。

2、 患者气血不够的时候,太阳区块的作战能力就弱了,不足以作为打病毒的战场,所以就要转移阵地再打过,就从气血跑到肌肉去了,肌肉是人体非常能够产热的机制,脉会变得很有力,所以就转到阳明区块了。临床上吃了白虎汤的,是汗解法,不是下法。

3、 “一日再发”和“一日二三度发”是在描述身体里面不同的状况,前者说明体内的病邪是比较散的,还没有被推到死角,就差临门一脚,这个时候皮肤也不会痒,代表病邪并没有被逼到一个片状的地方去,这个时候,就需要桂枝二麻黄一汤,三分之二碗桂枝汤,三分之一碗麻黄汤,比起桂麻各半汤其实药更重了。所以当邪气比较散的时候,麻黄汤的比例要少,桂枝汤的比例要多,让麻黄汤开一点点汗孔,然后桂枝汤以一个比较面状的感觉把邪气慢慢推出去,这是小发汗第二发,可以让病邪比较稳定地排除。

4、 日三服,跟桂麻各半汤的顿服不同,因为这个方剂需要时间,慢慢把病邪扫出去,当然是风气多一些,寒气少一些。

四、宋本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 说明桂枝汤发汗后,还有一撮邪气没有被打干净,逃窜到阳明区块了。

2、 白虎加人参汤对症的话,可以解决一些糖尿病的问题。

五、桂枝二越婢一汤:

      宋本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1、 在长沙古本中,写的是:……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当归四逆汤。这里的内容更加像是在接着第23条“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那其实就是掉入少阴了,宜当归四逆汤。

2、 在桂林本中,写的是:……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脉浮大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加了“脉浮大者”更加符合临床逻辑。

3、 越婢汤是金匮要略杂病来退水肿,治风水(风寒之气而水肿),急性肾炎的方子。跟大青龙汤长得很像,但是作用点不同,越婢汤是清掉皮肤底下的水,大青龙是把闷住身体里的热的那个寒气拔掉。

4、 麻黄跟石膏同用的时候,麻黄发表的力量会变得比较弱,白术也会让麻黄缓和些,有很多可以跟麻黄互相产生垂直相消作用的药。

5、 桂枝二越婢一汤是放四分之一贴的桂枝汤跟八分之一贴的越婢汤。

6、 白虎汤、大青龙汤和桂二越婢一汤的区别:

        白虎汤是当病邪已经从太阳寒水之气的区块转到阳明燥金之气的区块,病毒拿身体的气在当原料,已经完全热化了,阳明就是纯热而没有寒,所以汗孔都是开的,直接用石膏就能够把肌肉里面的热退掉,然后从汗孔丢出去,事情就解决了。葛根汤也是太阳经转到阳明经之间,那个人处于病邪慢慢深入,人开始越来越燥。

        大青龙汤其实也是太阳到阳明的几个变化之一,肌肉里面产生了阳明的热,表面的伤寒的寒邪太多,把那个热整个封在里面出不来,脉是浮紧的,所以光用石膏没有用,还要用很重的麻黄把这个压住它的阳明区块的热外的一层保险箱的墙壁打破,才能够让那个邪气排除掉。

        桂二越婢一汤的脉是浮大的,然后发热恶寒,又热多寒少的情况,处于病邪就在太阳和阳明区块交界处,因为沾到了阳明区块,它就产热了,然后那个热会反过来回馈到太阳区块,太阳区块变成薄薄的气球的皮,而阳明区块变成吹气的东西,脉就好像被吹气球一样吹了起来,会浮大。纯粹的麻黄汤证是不可能会有热多寒少的,不管发烧到多少度,患者还是会裹着棉被说好冷好冷,同样是发热,但是患者的主观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能够看出在很多病的夹缝之中,还存在这个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一方面外面的风邪还是要驱赶的,里面已经接触到阳明区块而开始产热的那个热要把它发散掉。

六、桂枝去桂加苓术汤:

      宋本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1、 从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来看,会以为是表证为主,看着像是葛根汤证。但是从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可以推断出,是太阴问题为主,“心下”指胃。因为生病了,吃了药,胃虚了,所以不会吸水了,因为不会吸水了所以胃在水肿水胀,自然小便也不利了。所以这个方剂,看症状像是太阳表证,实际是胃停水的问题。

胃虚了吸不了水运化到下焦了,肾阴和津液不够,命门之火就会干烧,身体就会翕翕发热,并不是太阳病感冒抗风寒的抵抗力发热的问题。胃虚了吸不了水运化到上焦,那头项会强痛,也是跟感冒表邪无关的。人正在干烧,自然也不必流汗了。

        所以患者情况的主轴已经不在感冒上了,而是水停留在胃下不去,所以要将桂枝去掉,再放入茯苓和白术帮助消化道恢复吸水的功能。茯苓是能够让小肠把水分吸收掉的药,白术有让整个消化道吸收营养的能力,芍药帮助把这些水都往下抽,命门之火就有水可以煮了,那水气就上去了,人就不热了,头项也不痛了。

2、在六气篇里面也出现过这个方剂,主要是风邪乘脾的问题,适用于睡觉时不盖被子,然后第二天起来觉得全身手脚都不对劲,就是肚子吹到风,风邪乘脾了,适用桂枝去桂加苓术汤,把姜枣调营卫的效果,收束在消化器官,让消化器官赶快恢复运转能力,风邪就会被抵消。如果是寒邪乘脾,适用理中汤。

七、伤寒论中的几组相对之方:

1、“苓桂术甘汤”与“苓芍术甘汤”:桂枝和芍药是相对的,一个向上向外,一个向内向下。

        中焦痰饮太多,造成上焦都有水瘀塞,乃至于站起来时会头晕,或者是中耳不平衡,适用苓桂术甘汤,桂枝把上焦区块打通,去掉痰水。而苓芍术甘汤是把水抓住丢到下焦,让下焦可以用它。

2、 “桂芍草姜枣(桂枝汤、小阳旦汤)”与“芩芍草姜枣(黄芩汤、小阴旦汤)”:桂枝和黄芩是相对的。

        黄芩汤是治肚子绞痛的热性的痢疾,黄芩是凉凉的轻飘飘的药性,被芍药完全扯进下焦,肚子就完全松开了,凉药进去和里面的热综合,病就好了。

      所以,芍药向里面和向下扯的力量是很大的。

3、 “桂枝去桂枝加茯苓白术汤”与“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后者是太阴篇的方剂,患者要吐不吐,拉肚子拉一下又不拉了,看着像太阴病,又不太彻底,而脉浮涩,属于太阳病内陷太阴的状况,又还没有完全陷进来,实际邪气还挂在太阳区块,所以看着像太阴病,但是其实是个表证,所以要去掉芍药,让药性都往外推,而又有些太阴的问题了,所以加茯苓白术补强脾胃的吸收功能。所以与前者相对,看着像是太阳表证,实际是太阴中焦问题了。

        今天的方剂很多,在逻辑上都有相关联性,跟昨天的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和桂麻各半汤一样,都是动态的过程,所以辩证的细微需要很注意才能准确。而桂麻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是“小发汗三法”。还有在伤寒的相对方剂的逻辑中,会看到桂枝和芍药的路数不同在不同的方剂中起到的方向性的关键作用。总之,要在经方的世界用经方的逻辑来思考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年3月17日伤寒太阳篇学习小结(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白虎汤、桂二越一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