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诸葛亮的《诫子书》方知为父之苦心

砍柴书院&写作营

《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学生时代曾读过此文,可当时乃一无知之徒,如此伟文竟然如浮云过眼,其实过眼的何止这一篇。今天在网上读得《诫子书》,八十六个字,字字珠玑。诸葛亮融毕生的经验和智慧汇聚成一封给儿子的信。篇幅短小精悍,意味深长,劝诫儿子勤学立志,进德修业,切莫蹉跎岁月,消磨意志。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是智慧的化身,他的《诫子书》体现了他的大智大慧。通篇虽然没有提“治国、平天下”之类的话语,但是对一个人成大事需具备的志、才、学,正反论证,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根据诸葛亮的人生经验,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你得具备与之相应的能力。“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成大事者,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躁,要磨练自己的心性。待机遇来临,建功立业是水到渠成的事。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职场生涯的起点,也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规划。实际上诸葛亮为自己出山是做了一系列的铺垫:自比管仲、乐毅;广交徐庶等能人;借别人之口推荐自己,营造了一个“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顺口溜......实际上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一手策划出来的,刘备倾情演出,甘当男二号,最后成就了一段佳话。

从《诫子书》里,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在走入职场之前是怎么做的。三顾茅庐的核心在于“等待”,精彩在于“三顾”。正是因为具备了足够的才、学、智,才有让刘备“三顾”的信心。要是一般的才学之士,“一顾”就屁颠屁颠地出来了,哪用得着”三顾“。(现在的大学生找工作,获得一个面试通知都激动不已。)诸葛亮的脑海里早就有了一个”三分天下“的蓝图,一直在等待出山的机会。当机会来临他并没有激动万分,而是在试探,试探刘备的诚意,为自己赢得更大的舞台,而刘备亦非等闲之辈。张飞、关羽当时并没有看懂这两大高手的过招。”三顾“是双方博弈的结果,如果再来个”四顾“的话倒显得诸葛亮没有诚意了。”三顾“不多不少,诸葛亮为自己的闪亮登场吸引了不少眼球,向世人昭显了自己的价值。刘备也为自己赢得了重视人才的美誉。这样的双赢局面,估计很多年以后关张二人也没有看懂。

像其他父亲一样,诸葛亮未能免俗,希望能将自己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儿子身上,让他少走弯路。八十六字《诫子书》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敦敦教诲,”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段话应该是对年轻的儿子缺点的告诫,他把后果说的特别严重以此来引起儿子的重视。我们现在读来依然心惊肉跳,汗液涔涔,因为这些缺点我们都有,这也是我们”悲守穷庐“的原因。

再来看看我们现代人,孩子刚一生下来,有的父母就开始为其规划人生,稍大一点就上各类”兴趣班“。”兴趣班“上学的都是些雕虫小技,不仅损耗了大人的人力财力精力,还损耗了孩子的自然的生长时间。古人教子重在品质,因为这才是人才成长的根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诸葛亮的《诫子书》方知为父之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