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他的声音

        两个课代表拿着一份班上的“背诵登记表”情绪激动地来反应情况。

      “很多人根本就不背,得陪着,逼着。”

      “主要是没有惩罚,英语不能背的罚抄,他们就使劲背。”

      ……

      看到她们如此替我操心,为了督促同学背诵如此急切,我很感动。

      我先讲大道理,我们做事情用心就行,结果并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如果因为别人影响自己的情绪实在没必要。

      我说不管怎么罚,就有人根本背不了,实在不要和他们较真。

      我列举了浩然。他从来没有回答出问题。即使开口,我也必不能清晰区分他的音色。他上课不会违反纪律,作业基本能完成;作文虽然没扣题,语句挺乱,可他一个字一个字累积,决不敷衍——我因此也找不到批评他的理由。

      下课了,我整理讲台上的书籍,准备撤退,浩然拿着语文书过来了,他要在我这儿翻译《木兰诗》——他怎么可能翻译出来呢?我怎么让他保持这份忐忑中的信心呢?

      我微笑点头,接过他手中的书,遮住课文下面的注释,让他对照原文翻译。他翻译得的确不太顺畅,但是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我真心为他感到高兴。

        我把他翻译错的字词做上记号并提示他怎么理解和记忆。

      我第一次听到他如此清晰、响亮的声音——他的声音有点颤抖。我肯定他翻译准确的句子,稍微提醒他需要注意的字词,我感觉他的声音有一点点扬起来。

      翻译不到两个段落,上课铃就响了。我在旁边签上“已背”,并签上自己的姓——这是我在他书本上第一次签字。我大声向课代表汇报浩然的翻译情况。

      下午上完语文课,浩然又捧着书过来了。这一次,他翻译得仍然不是完全正确,并且有两个段落不能翻译。

        我把他翻译完的段落都打勾,再次嘱咐课代表:“浩然今天翻译了《木兰诗》,读背有很大的效果,要登记好。”

      学生就是一颗颗种子,如果老师持之以恒地用关心、在意、乐观、平等去浇灌他们,可能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候,会发现他们有了学习的勇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到他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