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关系

马上着手论文了,以前研究方法的老师说,没事的时候就看看文献,当作消遣,消磨时间,我一个冷颤,看文献真的如此有趣吗?就好像那个数学优等生,看着统计学的公式,夸赞,“这个公式太美了!”

我不太能理解得了这样的娱乐方式所带来的喜悦感,不过想象成跑完三公里后分泌的多巴胺,或许可以理解一些。

这样冗长的开篇,当然是为自己看文献的真实体验做铺垫了,是的,我开始看文献了,虽然毫无头绪,头脑里却多次闪现四个字“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著名的实验即是陌生情境实验,由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等人设计的一种心理实验,用来研究婴儿在陌生的环境中并与母亲分离后的行为和情绪表现。

实验过程是由母亲带婴儿进入实验场所(陌生环境),实验者作为陌生人出现在实验场所里,但不干涉母子的活动,片刻后母亲独自离开,由婴儿单独与实验者相处,由实验者观察婴儿的表现,再片刻后母亲返回。实验者记录这个过程中婴儿从始至终的行为和情绪表现情况。这个测验给婴儿提供了三种潜在的难以适应的情景:陌生环境(实验场所)、与亲人分离和与陌生人相处,通过测验来研究婴儿在这几种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的探索行为、分离焦虑反应和依恋行为等。

陌生情境大体包含8个片段(episode):

 片段 现有的人 持续时间 情境变化 .

1 母亲、婴儿和实验者 30秒 实验者向母亲和婴儿作简单介绍

2 母亲、婴儿             3分钟 进入房间

3 母亲、婴儿、生人 3分钟 生人进入房间

4 婴儿、生人 3分钟以下 母亲离去

5 母亲、婴儿 3分钟以上 母亲回来、生人离去

6 婴儿 3分钟以下 母亲再离去

7 婴儿、生人 3分钟以下 母亲回来、生人离去

8 母亲、婴儿 3分钟 母亲回来、生人离去


图片发自App

从婴儿和母亲的研究中界定了亲子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

1、安全型关系(securely attached)。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2、焦虑-矛盾型关系(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

3、回避型关系(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这种关系中的妈妈对孩子也不很负责。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另有北京某医院对200对母子做了实验,幼儿年龄为1-2岁,其中安全型依恋幼儿137人(68.5%),不安全型依恋63人(31.5%).

实验证明,安全型依恋与幼儿气质类型,母亲文化水平,母亲是否为主要抚养人无明显相关性,安全型依恋与母乳喂养时间尤其是母乳亲喂养时间、夜间母亲同睡、父母高质量陪伴时间长短,自己母亲婚姻满意度存在明显相关性。

而幼儿时期依恋关系的建立,影响的方面广泛,包括学习风格,恋爱时亲密关系的建立,婚姻幸福感,职场中领导者能力和效能,领导者和下属的信任,工作绩效等等。

依恋关系的初建时期很关键,后期的干预也很重要,对于不安全型依恋关系,通过后天的干预,而慢慢转变成安全型依恋关系,就显得任重而道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依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