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论

女童案件的最终结果让人心痛,但案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更值得深思,固然小朋友的身世背景,是悲剧发生的一个原因,但最直接的原因确是其家人不懂拒绝,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两个犯罪分子提出带女童出去玩耍时,其爷爷奶奶开始是拒绝的,但这种拒绝不是果断的拒绝,更多的是做不了主的拒绝,所以打电话给女童的爸爸,而女童的爸爸也不是断然的拒绝,而提议让女童的爷爷陪同一起前往。这就给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犯罪分子通过住宿不方便及许诺的金钱回报,最终带走了女童。女童爷爷奶奶内心知道孩子被带走是不妥的,但却找了一个自我安慰的理由,即“现在科技发达,到处都是监控,无论怎样都能把孩子找回来”,明明不放心,但通过找一个理由自我麻醉,放任错误发展……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责备女童的家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犯这种错误,甚至我们中国人公认的聪明人诸葛亮也无法避免犯错。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在选择驻守街亭的人员时,其内心是不认同马谡的,但诸葛亮并没有果断拒绝马谡,在马谡三次请命并立下军令状,把全家人性命作为赌注时,诸葛亮同意他驻守街亭。诸葛亮内心认为马谡不合适,所以他安排了许多补救措施来安慰自己,比如任命王平为副将,任命魏延为后援等,但最终街亭还是失守……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所以我们不会很决绝的拒绝别人,中国人讲究的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女童的家人没有断然拒绝那两个人渣,因为他们是女童家的租客,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犯罪分子很好的利用了心理学,如果不租住在女童家,他们不可能把女童轻易带走)诸葛亮没有断然拒绝马谡,因为马谡是他的心腹部下,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无论女童的家人还是诸葛亮都要承担自己犯下的大错……

但我们要记住:果断的拒绝,对内心不认同的事情,不要留回旋的余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拒绝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