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第五章 “等待”的奥秘(卡片写作练习19)

标签:等待#全神贯注#意识状态

原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临在状态可以比作等待。耶稣在他的一些寓言中就运用了等待的比喻。这不是那种否认当下、无聊不安的等待;也不是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并认为当下时刻会阻止你获取你想要的东西的那种等待。从质量上来说,这种等待是一种不同的等待,它需要你全神贯注。在任何时刻都可能有些事情发生,但是如果你不能绝对地全神贯注,不能绝对地平静,你就会错失它。这就是耶稣所说的那种等待。在那种状态下,你所有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当下。这样,白日梦、思维、回忆和期望都没有生存的空间。没有紧张、恐惧,只有警觉的临在,而你整个存在,你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会集中在当下。在这种状态下,拥有过去和未来的“你”很难在那里生存。然而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不会丢失。从本质上来说,你仍然是你自己。实际上,在这种状态下,你会前所未有地全然成为你自己。
耶稣说:“像一个仆人等待主人回家一样。”仆人不知道主人何时回家。所以,他一直保持警惕,处处小心以免错过主人的到来。在另外的一则寓言里面,耶稣讲述了五个粗心(无意识)的女人由于没有足够的油(意识)来保持油灯继续燃烧(保持临在),所以错过了她们的新郎(当下时刻),以致无法参加婚礼(开悟)。这五个女人与另外的五个聪明的、有足够油(有意识)的女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寓言指的不是世界末日,而是心理时间的终结。它们指出了超越自我心智、生活在一种全新的意识状态的可能性。

核心观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临在状态可以比作等待。

我的转述

临在状态不是可望不可及的,而是它就长在你的身上。你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就是临在。那时意识觉醒,也就是心理时间终结,也就是你不会活在过去的回忆责难和未来的期望预判的思维中,也就是你有了做什么的具体行动。你的本体就已回归。

我的感受是什么?

受外在环境、内在不良习惯的影响,我们分心,怨念,和他人攀比、和自己的期待愿望相比,落差大,情绪波动,有了评判心,失去平常心。不接受自己,看不到当下风景,失去了临在的感受力。

这很正常,因为我们内心真正的主人没有回家。看到自己的分心、怨念,就是一种等待过程,结果的显现就是就是全神贯注地聚焦当下,主人也就归家了。这个主人就是意识,高质量的意识。

新娘的寓言更具生活性。一连串心不在焉的结果,会让我们错过周围太多的风景,犹如错过新郎的到来,错过当下成为新娘的美好时刻。

我要如何等待临在的出现?

要不断地把自己的思维拉回于现实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我现在要做些什么”,而不是去想我做了以后的结果是什么。

预想结果和用过去的经验预判结果,或会阻碍我的行动力,或会当结果来临时与自己预想不一样而加剧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的习惯。

比如,当我写日更时候,我去写就好。在写的过程中,不会陷入写的糟糕或过好的心态中;全力以赴用心写就是了。至于粉丝的关注、点赞的多少是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时间付出、互动产生的,与当下的写作无关。写的过程,就是临在。

即使在写的过程中,有时也会为一句话写的不合适、不满意而产生评判,知道这时自己在评判,就是意识觉醒。全神贯注努力去写,就是临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下的力量》第五章 “等待”的奥秘(卡片写作练习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