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独处

“确实没有人能随心所欲的活着,生命即束缚。但我们可以经由努力与取舍,让生活尽可能接近你想象中的模样。”

窗外

1 - 心态

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很多人过上了“宅”的生活。出行受限时,更多时间面对的是四面墙,手机电脑,和自己。一方面庆幸一直期待的家里蹲终于实现,工作学习好像不似往昔那么局促和忙碌,生活也开始做起了减法: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逛街、娱乐,省去了好友寒暄、朋友聚会的社交活动;而另一方面,生活节奏的乍然变化下,从住惯宿舍的群体生活中脱离,Me, Myself and I(我,本人,和寄己)组成了每日生活的绝大部分——不管主观意愿接受与否,我开始尝试适应独处。

最开始有些无聊,即便手头上有点事情做,却总是兴致恹恹。仿佛是画地为牢的禁锢,让我失去了很多自由。再结合很多旅行计划都难产的残酷现实,沮丧和无力感让人心烦。这种今天和昨天、和前天、天天都毫无两样的生活中,很容易感到没有目标,焦虑感也在独处时被放大。然而,当我尝试调整心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放在自己可以掌控的事上,发现其实这也是不可多得的机会,终于有了大把的空闲做些一直被搁置的事情,让时间被喜欢的事情填满而运转起来,才终于慢慢发掘一个人独处时的美妙——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赋予了个人生活更多的自由和灵活性。我可以决定如何度过自己的一天,以何种方式、何种节奏,并且这个过程较平常更少收到外界的干扰。

人是社交型动物,但人更需要独处。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们不必觉得自己乏味,也不用劳神担心别人的看法;即使乏味,也能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觉得不安。站在内向人格的立场上,独处好像是为我们量身定做——不再担心社交时需要跟别人侃侃而谈而内心充满压力,跟自己相处、以自己的节奏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最是自在。最近在读几本写独居生活的书,《练习一个人》是摄影师兼作家陶立夏一个人旅行、生活时的碎碎念。她的语言纯粹又空灵:“太多的答案,不在外面的世界,而在你的内里。沉潜于你的孤独,终有广阔的那天。” 我们走遍世界,看到的越多,其实是对自己内心的了解越多;我们最应该和平相处的,其实是自己。我想,也许找到并保持这个自在的状态,是在成人世界里和自己的不完美和解,同时也能与他人不卑不亢的相处之道。


2 - 思绪

今年,世界各处、身边周遭、自己,很多事情都在发生着改变,或者说是被迫必须改变。我也慢慢学会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读书看人,去观照自己。

独处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整理自己的思绪。时间的进度条被放慢、甚至在有时可以被忽略,我可以做一些不那么计较效率、功利和结果的事情。有时候会想到很久远的记忆、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些早就被束之高阁的人和事。换作以前,会是不屑于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有的没的,而现在却愿意津津乐道地细细回忆一番。也在整理的时候调出了很多之前备忘录里的随笔、往来的邮件、笔记本里匆匆留下的几句不知所云……细数一番,重拾很多被疏忽、被忘记的记忆,不禁再一次感叹自己一路以来是多么幸运。

人们说,等一个人真的长大了之后,他会对他人有一个担待,心也会变得睿智而宽和。遇到棘手的事还是会怵头,和亲近的人还是会露出暴躁不改的脾气——我离宽和的境界还差着很远的距离。每次读到一些哲思,就会开始对照着回忆、思考自己的经历,以及为人处事的行为态度。迎难而上需要勇气,尤其是尝试着把一些认为理所当然的外因责任归于自我内因来解决时,自觉其持续性的自我优化就尤为重要。我想,这也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


3 - 想家

每当有朋友寒暄时问起近况,我总是回答说一直在stay home(居家),但是心里明白,这与在家和亲人一起渡过疫情期并不一样,在外面的日子终究是无“家”可归的。既然无家可归,我也好像安然接受了到处可为家的生活。欧洲交换时,我在临运河的宿舍住得极是安逸自在;回了坡岛虽搬了两次租住房,可每次在属于自己的房间,各处罗列上个人物件,书桌上摆出纸、笔、电脑,床上铺着带有洗衣粉味道的薄被。屋门一关,这小小的空间里就是一个只属于我的舒适区域,自由而惬意。

往常上学忙忙碌碌,偶尔有想家的念头,但也有放假回家的盼头。今年因为疫情,不仅归期难定,又时常想念和家里人一起的安稳。从闲居的自得中抬头看,这激荡的2020已过去快一半,家里的春天也剩个尾巴。前几天读诗时突然想到《春江花月夜》,一直很喜欢,偶尔拿它抄抄写写,心里会莫名觉得安然。突然品起里面的一句“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虽不是这首诗的名句,但和现在情景非常契合。五一假期看家人们都回去了老家,聚在一起,好生热闹;这个时节家里天气爽快,瓜果吃食也正好。想到这些心中不禁悻悻。可转头看看自己这一月来搭建的舒适区,也觉得温暖而心生眷恋。就像丰子恺老先生所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不如清心、不如释然。” 嗐,这独处的惬意,不也挺美滋滋的


4 - 生活

这段清闲的日子,我努力自娱自乐,创造一些可以期待的东西,比如吃饭:我开始查着营养成分认真搭配三餐,兴致盎然地在网上采购生鲜,变着花样做出一些菜就瞬间成就感满满。虽不能出门运动,房间里的一块瑜伽垫就是我每日锻炼、出汗放松的健身宝地;暗自立下减脂的目标,可没过两周,围度不变也不再掉称,还能自我安慰:减肥是一生的事业,佛系点,慢慢调整找到自己舒服的状态最重要(我很喜欢张爱玲和她说过的“在最坏的时候懂得吃,不会乱” )。闲时再翻翻书、看看电影、煲煲剧,却似比平时感情充沛许多,好像认识了每段故事中不同的人物,也被传递了颇多感动,仿佛能一口气写出十篇观后感(但是并没有:)。很多晚上也会出现小伙伴们群里一吼,开黑的车队就会疾驰出发的情形……这样的日子虽然平淡,但也快乐而满足。

现在住的地方环境安逸,窗外是对面公园的一大片树林,日落时分夕阳洒下来格外好看。看着每天的云卷云舒、傍晚时分色彩变化的天空,成了不可多得的享受。小坡在四月底五月初的晚上经常下大雨,偶尔伴着雷电的轰鸣,夜幕在那一瞬如同白昼。以前不太喜欢电闪雷鸣的下雨天,不知为何总是心生烦躁;而今觉得或许是因为没住在有大落地窗的房间,在无事可做的夜晚,倚在窗边听着雷鸣和风声,看天际忽闪的明亮,感受着一室的寂静。恍惚间某一刻会出神、放空自己,但却比任何时候都觉得坦然自在。


5 - 延续

在这些独处的片刻,就像爸妈总是叨念的:照顾好自己,好好生活。可以享受孤独,却并不心生寂寞。往后再遇到一些情绪低落的深夜,不管是为学业熬夜苦战,抑或为工作焦头烂额,能转移视线、缓解心情的不仅是手机相册里旅行路上的美景和一些独特的记忆,还有这段独处时每天拍下来、感受到的天空、雨幕、日落、星夜,它们是独处时内心平和力量的见证。

在无法脱离信息而活的当代,即便一个人生活,也已然做不到与世隔绝。也许因着疫情,未来的生活会更趋于独处、居家,但目前无事干扰、惬意自得的状态不会一直延续。小岛隔离政策逐渐松绑,接下来陆陆续续复工,居家生活也许是要告一段落,也许是换了种形式继续。我心里有些许期待,但却没有过度兴奋,甚至还对这段独处的时光有着很多留恋。曾以为日复一日的平淡无聊是疫情带来的诅咒,现在真真的感受了两个月独处的惬意,每每看到新闻里世界别处的天翻地覆、群魔乱舞,总是唏嘘不已,才发现,平淡的幸福是不可多得的恩赐——我们都是没被苦难扫到的幸运儿。

英国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在文章《独处的能力》里提出的独处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往往被人引用:“在别人面前还是可以留在自己的孤独里的能力,反而是一个人情感高度成熟的指标。”我把它理解为自在独处,是内心的自由。有点像演员陈瑾在一次访谈时提到的:“自由是孤独地站立,不依恋、不惧怕。” 独处是朝着自由的方向,与自己、朋友、世界交谈,尽量避免被信息化时代过多消费;努力地感受着自己每天身心的变化,也观察着周遭世界的新事物、新气象,向往浮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己和平相处。


|今后,可以偶有逃避现实的沮丧,但还要有对生活足够的勇气和满怀的热忱。|

by 胡桃夹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适应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