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餐化的小故事,情感类、好玩的东西,因为符合阅读者时间碎片化等内在需求,造成手机阅读碎片化、肤浅化、感性化和快餐化,缺乏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系统性、深入性、思考性和规划性。
感受:手机阅读,有极大的便捷性,内容的充实性,这些都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但是也具有极大的瞬时性,娱乐性。
就跟我平时在手机上浏览各种信息时,看到好的内容,就赶紧下载保存,过后也就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成了“沉寂价值”,如僵尸般躺在你的手机中,占用你的空间。
终于等到哪天清理手机内存的时候,才发现,我还收藏了这么多好的内容,可现在用不到了,那就删除了吧!
瞧!这样多浪费啊!
我自己也会在茶余饭后刷抖音,本来计划的是看个十几分钟就可以了,可是,一旦打开,根本就不是一两个十几分钟够用的,甚至可以刷到手机提醒你:您需要让眼睛休息了。
为什么我愿意在手机上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呢?正是因为好多内容符合了我的碎片化时间,课间十分钟看会儿手机,早上起床看会手机,中午休息看会手机,甚至上个厕所也可以看会手机......
这些不都是我的碎片化时间吗?
七零八碎是我们工作的常态,一地鸡毛也是现实情况,碎片化阅读需要我们有极大的自控力、专注力和耐力。
否则,根本无法实现碎片化时间利用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做好时间管理,这甚至比教师的阅读能力本身要重要许多。
2、碎片化的时间不一定导致碎片化的阅读,关键是读者能否把碎片化的时间有效利用。
感受:第一条和第二条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每天不可能一下子有大块儿的空余时间来阅读,如何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成了我们的主要任务。
手机中我们可以关注一些时事、教育类公众号,这些上面每天都会推送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信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
还有就是老师们互相推荐的有关阅读,有关名师的公众号,就拿我自己的微信来说,关注的有身边的优秀教师的公众号或,比如梁娜茹老师,坚持写家校信,吕新歌老师的班级叙事、雷艳茹老师的班级故事、席延飞老师的坚持阅读与写作等等。
每天阅读他们有关教育教学的经历和思考,可能就会有某个点让你产生同感,甚至让你忍不住也想实践一下,一旦开始行动,就可能会有大变化的。
也有遥远的陈大伟、张祖庆、于洁、教育之家、詹大年、张爱敏、周厚东等名家公众号,也关注有关道法的名师工作室,比如贺永梅、南昌小学等工作室。
这些都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收获新的信息,认识更多的牛人,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真的可以看到自己是有多么的渺小。
但是我也知道,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注定成功的,每个名家都是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做到的,所以他们成功了,比如张祖庆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钻研、陈大伟老师在观课议课中的见解。
我正在阅读的这本书的作者——熊纪涛老师,我们甚至不需要见面,但是在阅读他的书中,就可以感受到熊老师对教育的态度,对阅读的态度,以及对自己极具规划性的成长实践,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在学习中的引路人。
如果我们把除工作外的时间留给娱乐,留给逛街,留给睡懒觉。
试问我们还有可能认识这么多牛人吗?一定不会的,我们只会年复一年的重复做着一眼望到老的事情。
在书中,熊老师还写到了一些特别厉害的平台,虽然现在我还没有遇见,或者是加入更多优质的平台,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在网络相遇,我也会成长,想想都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3、手机阅读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然而在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耐心、毅力和思维等品质的养成方面,纸质阅读的作用更大。
感受: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是强烈的赞同。大学期间,我就泡在图书馆里读四大名著,读《胡雪岩》、《围城》、《边城》、《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曾国藩家书》、《人间词话》、《家》、《春》、《秋》、《百年孤独》、《摸着石头过河》、《平凡的世界》等等。
在书中我重新认识了朴槿惠、默克尔、福特、丰田、三星等等。
还通过书,来看由书而来的电视剧或电影,虽然这样更让人觉得真实,但是他们演绎不出书中文字那种感觉,所以还是阅读书籍更让人亲切。
从我的阅读看来,大多是经典著作类、名人自传类、还有管理类书籍。有很多是在图书馆读过,觉得非常好,就会自己买来再读。
只是,现在已经把读过的内容忘记的差不多了,这就是所谓的读着忘着,那就继续读吧!直到不会忘记那天。
如今我阅读也多以纸质书籍为主,阅读内容多以教育类书籍居多,席老师也给我推荐通过樊登读书、喜马拉雅、微信读书进行电子书阅读。
我也试过,可我发现,读过之后什么都记不住,而且看一会儿就头晕目眩,真是不如纸质书籍读起来舒服。
所以,今天看到老师这句话,是真真的赞同,闻着墨香,一杯淡茶,在阳光下,悠闲的读着手中的书,真好!
借助手机,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一下目的性较强的阅读,但是我们更应该注重纸质书籍的阅读,这之于我们才更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