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善意的帮助比任何惩罚效果都更好!

苏霍姆林斯基表示,他并不是完全反对惩罚。但不慎重的惩罚往往会削弱集体,造成学生反对不公平而抱团,共同对付老师的现象

不要急于对学生惩罚。

应该认真考虑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干这件事或者那件事,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我们就会相信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错误

有经验的老师或者家长,往往能善用已具备的条件,对不良现象进行善意的、恰到好处的批评

有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上学经常贪睡迟到,老师找他谈话,几次劝说他让他学会管理自己,但都没有效果。

后来老师邀请全班同学帮助他一起克服这个困难,老师很巧妙地跟孩子们说到“惰性”,孩子们领会了老师的意思后,每天早上都会到这个学生家门口,等待他的闹钟一响就会马上敲他的窗户,然后齐声喊道:快起来了别佳,闹钟响了!

这种善意的帮助比任何惩罚都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因为同学们毫无恶意的跟别家开玩笑,但它却又是另一种形式的严肃批评他。

它触动了别佳的自尊心,又不使他感到受到侮辱,所以最后他就学会了不要闹钟,也不要同学们的帮助,自己按时起床了。

还有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讲,悄悄的拿火柴搭小房子,盒子经常还会放来他捉来的各种小甲虫和小蝴蝶,而其他同学对这种他们认为有趣的、吸引人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去谴责,甚至还有人效防。这就很让人头疼了。

但苏霍姆林斯基却像是无意跟同学们谈到这个孩子,说他一定是在课堂上感到很寂寞,所以才带来了各种玩具解闷,看来他的玩具不太多,所以就要邀请同学们帮他的忙,把家里的玩具,带来给学校给他,可能会更让他开心。

于是原本让这个孩子解闷的火柴盒,现在只能让他懊恼,因为他已经感觉到同学们在取笑他,就再也不把不必要的东西带到课堂上了。

通过上面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是一件多么需要智慧和艺术的事情

愿我们所有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能设身处地体会孩子的感受、理解他的动机、相信他想变得更好的意愿,在这基础上,我们才能做出更恰当的举动,帮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改正错误。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善意的帮助比任何惩罚效果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