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第三夜)

自由就一定要活在认可中吗

“我也是身不由己!”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做事情总是不能自由的去做,尤其是成年人的世界,“自由”这个名字对自己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侈。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自由呢?没钱吗?确实,有些是金钱得到的自由,而且,那种自由一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因为事实上,衣食住行的一切都是由金钱来支撑。虽说如此,但是否只要有巨额财富,人就能够获得自由呢?当然不是,人的价值,人的幸福不是用金钱买的到的东西。尽管拥有巨额财富,但却找不到爱的人;没有能够称得上是知己的朋友,甚至被大家所厌恶。这都是极大的不幸(貌似前两天某位王校长疯狂追爱的新闻在这里挺应景的)。

我们之所以感觉不到自由,还是因为人际关系,就像前面所说——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又是什么剥夺了自由呢?前面所说,远离竞争,不要把一切看成“敌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但是如果对方不是可恶的“敌人”,比如说父母。青年的父母是非常严厉的人,常常拿他和哥哥比,并且毫不认可他,指手画脚他的人生也是常态。比如常常说些“要好好学习”、“不要跟那样的朋友来往”、“至少得上这个大学”或者“必须选择这样的工作”之类的话。这种要求是一种极大的压力,也是一种羁绊。如果对方是“敌人”,我们完全可以不用顾忌,可对方是父母,只能按照其所愿去做。青年最后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依照父母的意愿填写的大学。从青年的例子看出,剥夺了他自由的,就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而我们经常性的身不由己,也是出于一种被认可欲。但是阿德勒心理学有一个大前提——否定认可欲!

确实,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仿佛自己有了价值一般,消除自卑,增强自信。但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的,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我们是活在自己的人生中的。如果一味的按照别人的期待而活,我们往往会失去自我。拿我自己举个例子,大学期间,我真的是一个非常在意别人眼光的人,严重到只要自己走在路上,感觉周围的人都在看自己,所以走路都特别小心翼翼。别人今天对我的衣服不满意,我以后就再也不穿;别人说我性格太内向,我就强行谈天吐地;别人说我话太多,我就一句话不说。就这样长久持续了两年,我发现自己不太会走路了,不会穿衣服了,买了一件新衣感觉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就一直没穿,自己性格究竟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我彷徨忐忑,因为真真切切的体验了一把“失去自我”。这就是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而且真心的活得特别的累,特别的不幸福!可见那些希望被社会整体认可的人,那些要追求地位和名誉的人,这些人得到社会的认可,其内心就真的幸福吗?当然,并不是说否定认可欲,就没有了追求,别忘了前面所说的“追求优越性”。

课题分离

那么我们就可以做一个任性自私的人吗?这是青年的提问,也是大家的提问。这时候哲人提出了阿德勒心理学中的“课题分离”这一主张。什么是“课题分离”?哲人的一个例子,假设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经常不听课不写作业,作为父母该怎么办?青年甚至包括我们多数人,都会有着一样的答案,想办法强迫让孩子学习,上辅导课培训班,请家教等等,这样情况往往导致孩子直到成年,都不会喜欢学习。这里从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讲起,当眼前有“学习”这个课题的时候,阿德勒心理学首先考虑的是“这是谁的课题”。孩子学不学习,这是“孩子的课题”,不是父母的课题,既然学习是孩子该做的课题,那么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是这样的话,肯定避免不了双方的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分离之后的做法就是不干涉他人的课题。的确,世上的父母都会对孩子说“这是为你着想”等类似的话,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难道放任孩子不管吗?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哲人说某个国家有这样的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就是此时此刻马究竟喝不喝水在于它自己,我们不可以再去干涉,这里的马可以理解为孩子。我想,父母该做的,其实就是要懂得正确引导孩子学习的道路,让其知道学习的必要性,这就是将马带到水边,这时候切勿用马鞭鞭挞其强迫饮水,否则马儿要么产生叛逆心理,要么惊慌逃跑。这在国内大部分父母挺难办到的,马到水边不喝水,基本就是强加干涉孩子的课题了。可怜中国天下父母心,他们往往也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他们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那时候可能年纪也大了,回头只能看看自己那了无趣的人生。然后孩子也走向了父母的道路,一代复一代,何其悲哉!题外话:有的人会无知的嘲讽西方人的思想教育,那么人家何尝不也对我们的感到纳闷吗?不有句老话说“父母希望孩子展翅高飞,却在这个过程中剪断了孩子的翅膀”。为什么他国的科学家层出不穷,而我们的却寥若晨星?为什么国内人看到西方人的高空挑战,往往都是冷热嘲讽,却看不到更深的问题呢?当然,这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学习的课题的强加干涉问题,个人感觉还是因为中国的大环境出了问题,这就越说越多了,就不多说了!

假设自己未来的工作被父母强烈的反对,比如女孩子做内衣模特啥的,父亲暴跳如雷,母亲痛哭流涕,也要记住,这并不是我们自己的课题,那是父母的课题,我们根本不需要在意!说的难听一点的话,无论父母多么伤心都没关系。因为关于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够做到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别人如何看自己,如何喜欢或者恨自己,都是别人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这就是所谓的“课题分离”!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那么,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如果懂得了课题分离,把不属于自己的课题扔出去,那么就会轻松很多,也会看到“自由”的曙光。当然,并不是说可以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地活着,在这过程中,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又任性的想法。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前面说了,剥夺我们自由的是人际关系中的认可欲,也可以反过来说就是“不愿意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那么按照这种倾向性,也就是按照欲望或者冲动的生活,就像是坠入湖泊的巨石一般无限下沉。这绝对不是自由,这只是欲望或者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把下沉的巨石往上推的态度。我们知道,石块是无知的,它是受重力影响不断下沉,但是我们人类是一种可以对抗倾向性的存在,我们可以做到上推巨石。那么什么是自由?重力就是“倾向性”,就是“不愿意被人讨厌”,对抗“倾向性”就是对抗“重力”,即对抗“不愿被人讨厌”,最后一句话,自由就是勇于“被人讨厌”!

的确,招人讨厌是没有人愿意的,都不想讨人嫌的活着。但是弯腰哈气,八面玲珑的去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很不自由的方式,那样你会活的很累,也很不幸福,最后失去自我。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要付出代价,那么在人际关系中的代价就是“被人讨厌”。当然,不能误解为故意去做惹人厌的事情!这里还要拿出课题分离来说话。即使有人不喜欢你,但只要那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想要获得幸福,一定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第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