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古典老师的三部代表作《拆墙》(最早的作品,也是我第一次读古典老师的著作,从此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跃迁》以及今天这本《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我全都读完了,并且以后还会回过头来再读几遍,从我第一次再樊登读书会偶遇古典老师的作者光临之后就被古典老师吸引了,确实讲的是真好!而且今天这本书的书评会非常地长,因为书中的干货实在太多了,我要逐一地对每个打动我的点进行输出,整理与讲解,来丝狗!
首先这本书的几部序都非常地给人有启发性
第一:追随你的感觉,追随你的心,而不是你的头脑——乔布斯。书中有个案例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地,学者安排了四堆牌(告诉被实验人员是随机分配的,其实不是)让人随机抽取看看这些“随机”的牌堆那个牌堆牌更好,大概到实验者抽取到第40张牌的时候已经感觉出来那个牌堆的牌比较好,But!根据所实验仪器显示到第10张的时候情绪已经发觉出来那个牌堆的牌更好了,所以这就引来了乔帮主所说的那句话,头脑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教条,但是直觉与情绪往往才是最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是怎么追随感觉以及当你有感觉的时候人又能否尊重并追随,这是更大的两个问题。
第二:梦想三法则。1、大梦想都是都小梦想慢慢长大成大梦想的。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新东方的创世人:俞敏洪。在新东方时不时就有人结婚然后老俞常常被拉去当证婚人,在宴会上一个同事的小孩儿非常崇拜老俞于是就跑到他面前问“俞老师是什么动力使你从北大这样的顶级学府辞职出来创建新东方这样的企业”这个孩子希望得到的答案是“人不应该像草一样,而应该像树一样,用人生的苦难不段地磨炼自己的心智”吧啦吧啦一堆,但是老俞只是淡淡回复了一句说“孩子你可能误会了,我当年是被北大开除的啊”这个孩子眼神中明显有失望,接着孩子又问“俞老师,又是什么样的志向使您能够创建出新东方这样伟大的企业”老俞还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只会教英语所以就只能把这件事做好啊。”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像那些激扬慷慨的演讲一上来就是“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只不过就是让你的大脑兴奋误以为自己已经实现了那些伟大的梦想,所以要先有一个小的可以看清的梦想再将它慢慢养大,在这里我觉得我个人想到了一些其他东西所以想要要补充一句额外的:少年我怕你胸怀天下之至,手无缚鸡之力。看到那些实现了大事业,取得了大成就的人往往误以为他们是那样的意气风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但真实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内部PK会议,每天23:00的电话召开论坛;拿下几个亿的订单,背后却是上百次的邮件沟通;搞一个创新模式项目,背后是无数次追踪表格,激励文案,宣导等等,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大事,也没有什么绝招,你要做的就是把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做好。
第二:“总有一天定律”
生活中有太多的“总有一天”总以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准备好了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人总是希望达到那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一天就可以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了,But!梦想不需要等待并且那一天永远也等不到,书中例举了马云等著名企业家的案例,在此不多例举,对于我个人来说自从看了纪录片《走进比尔》之后就特别渴望拥有比尔盖茨那样的大脑,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过程需要非常努力地慢慢来,不是一个事件,更不是一瞬间的就做成的事。
第三:即使梦想不可能实现,你也总能为它做些什么。
这个故事是一个美国人不能实现自己飞行员的梦想,人到中年做了一名卡车司机每天下午坐在自家的院子里喝着啤酒看着一辆又一辆的飞机飞过半醉的状态下说着“看啊!那就是我年少时的梦想如今再也不可能了”人是自我痛苦的大师是自我折磨的大师这样的场景一次又一次揪痛他的心,而在某天下午突发奇想地给自己的躺椅绑上氢气球带上自己最爱吃的食物和啤酒去飞到高空的故事真的真的太让我感动了,大家可以好好看看这一章。即使有些梦想真的不能实现了,也确实可以为它做些什么,只要它是你发自内心的的梦想就值得你去做。
最后一部序的名字与书名一致——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其中这个“可能”就是一个不确定,因为这个是个永远定不下来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且越来越快,但是很多人都给自己的人生来一个线性规划,恨不得规划到80岁,这永远永远也行不通,40年前还没有电话。30年前还没有网络。20年前还没有电商,10年前还没有短视频,哪一个都没有在你的规划内,当然了你可以有自己人生的计划有自己大概的方向但要做好调整目标的准备以及整改自己的计划,如果你学不会享受这种不确定感,这时代会要了你的老命。
不得不说的是这本书的开头(序)就给了我一个pleasantly surprised,值得我耗费这么多的笔墨,那么接下来就开始正篇,我会依次列举那些打动我的点进行个人讲解与分享
好的生活 = 有趣 + 愉悦,有趣来自不确定性,愉悦来自确定性,有人总是去世界各地旅行,有人却就喜欢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人总喜欢去新馆子,点新菜,有人却就爱去自己的经常去的餐厅点上几个家常菜,这些前者的生活有趣后者的生活愉悦,好的生活来自两者相互结合。按理说人是天生寻求安全感的动物,正所谓“好奇害死猫”为什么还要有趣呐?因为兴趣是成长的催化剂。当我们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时会下意识地躲进自己的舒适区,但所有的成长都来自舒适区以外,这时“有趣”这一情绪会出来鼓舞我们走出去,让我们成长,变得越来越强
兴趣与愉悦对职业发展也很重要,当你觉得“无趣”时要提高难度,做做加法;当你觉得不够愉悦时,则需要做做减法或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让更多的东西确定下来,很多人说“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我想要去做某份工作”但是你看到的和当职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爱看拳击的粉丝想要去打职业拳赛也想要成为万众仰望的世界拳王,但是你看到的和他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你会觉得不就是艰苦训练吗?我能吃苦,咱且不论你真的能否坚持下来,首先一点谁供你学拳?你了解职业拳赛的背后运作体系是怎么样的吗?教练团队你又去哪里挑选,人家又凭什么看好你,你又去哪里找一个称职的经济人,还记得唐金与泰森的经济纠纷吗?再者说职业拳击在中国的发展与国外那些经济强国相比确实有相当一段的差距等等,很多人只想要获得愉悦舒服一些,却给自己挖了一个更大的坑跳了进去,本章中还举了一个外企经理觉得自己的工作无趣,同时对职业规划师“感兴趣”当古典老师给他讲解了一下成为一个职业规划师的路程时,他又觉得其实他的工作也挺好的,正所谓人们白饭吃多了,总觉得自己应该以火锅为食天天吃,但真的那样做的话一天三顿火锅谁也受不了
高手总是在单调的重复中生成,求快不配做高手。
莫扎特六岁时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超过6500个小时了;丁俊晖从八岁开始练习台球,18岁时已经练习超过1.75万小时;巴菲特投资IBM之前读完了该公司50年来的年报,投资可口可乐之前,阅读过该公司1892年之后所有的年报。怎么样?看到这组数据有什么想法,人们(包括我)都喜欢那种“记住这三条干货将改变你的一生”、“一本书精通xx”我们对外界的理解就是一个按钮,好像摁一下整个世界都会改变这就大错特错了,改变永远是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但话说回来在长期单调的重复中有时需要加入一些“调料”——训练中运动员懂得隔段时间给自己挥拳打气;码农在种码的时候会猛讲黄色段子等等,看到了吗,即使工作很苦,也请记得苦中作乐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是为了周遭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独白》席慕容
这段话在《可能》中也出现过,总觉得没有什么要讲解的,扎心、虐心、想哭、想逃但又感觉非常爽快
知识——>能力——>才干(能力三核)
首先看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是以是否知道为主,如今知识越来越容易得到就比如说现在这个微信读书平台上面所有的书都是免费读的,以及那些知识付费平台,几百元也不算贵买一套课程,所以说知识是最容易得到的也是最好得到的,那么当大量的知识都存在时,谁先练出来谁就是胜利者,同时能力是一熟练程度与否来判断标准的,它没有知识那种知道了一瞬间的快感“woo明白了!”能力(技能)需要漫长的笨拙期,必须接受自己笨手笨脚的开始,那些《非暴力沟通》、《掌控谈话》等书一口气读完很容易但谁又能将其作为教材变成一种技能呐!而当一门技能被反复操练内化于心,变成下意识的事,想不用都难,这就从能力又升级到了才干,若才干一旦练车很快迁移到其他领域去,所有的下意识都是神经纤维不断地一次又一次被强化的结果,一旦合成收放自如,仿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
“真的存在隔行如隔山吗?”或者说怎么解释这句话
“隔行如隔山”指的是知识方面的,当达到能力甚至才干层面时,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比如说,当你做老师学会了语言表达,学生来问你问题我练习了咨询能力,同时你又是英语老师那么你比如说转到职业规划师这个职业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人找你咨询和学生问你问题很相似,语言表达非常不错深入浅出来听你讲课的人会越来越多,你又会英语对于外企咨询或者出国方面的又有很大帮助,这说的是谁?这就是古典老师,可以做一个比喻:在一棵职业树爬到最顶层后发现这不是你想要的树,这时你可以轻轻一跳就跳到另一棵树上,完全不用从树上爬下去再从那棵你看清的树重新爬,更糟糕的是在地面上观察着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一直在思考该从那棵树爬起呐?树冠那么茂密你不努力爬上去,怎么知道上面的样子你喜欢与否,所以从现在的那颗职业树开始努力往上爬吧!出国前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很容易,难的是你得有money(能力、才干)紧接着古典老师又举出了美国总统里根、卡梅隆、黄渤等人的故事,写得非常好!值得仔细阅读
抄几段我当时做了笔记的文字吧,没有别的就是觉得这些话打动了我在这里分享一下“我更加相信卡梅隆秉承的工作原理:什么都不想,全力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做到更好,做到极致的好,然后总有一天会有回报”——全力把眼前的小事做好。“真正优秀的人,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老板不为认真发工资,未来也必会给认真发工资。当下即是道场,没有必要等到走上自己设定的道理才全力以赴,你要做的就是把当下做好。”——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不知道未来去哪,就做好当下,因为现在连接着未来。
人的内功与外功。外功就是财富、地位、官职等这些外显化的东西,内功则是一个人的能力、知识、才干、经验、资源等内在看不到的,古典老师在书中用红色(外功)和灰色(内功)两种颜色的线来表示扎克伯格的职业生涯,大家可以去书中查看,写得非常不错,我们很容易看到一个外功的飞跃却忽略人家背后内功的修炼。那么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两者之间的关系内职业是外职业的前提,内职业生涯带动外职业生涯。人应该先修炼内功达到那种厚积薄发,突然跃迁一大截,但前提是你要忍耐前期的笨拙并且坚持下去,之前提到过这一点,且书中有很多案例,大家可以去读一下书。
努力一定会有回报?这是第五章中一节的标题,我觉得这标题用的不太合适,或许应该用一个“不公平的世界”一类描述公平的话题,当然了这是我个人的片面之词罢了,言归正传,从小我们就被告诉说,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但是古典老师却说不一定,假如两个人拥有相同的天赋、能力、智慧并且付出相同得努力得到的回报会一样吗?在2011年香港的一期真人秀节目中,就做了这个实验将一群香港富豪体验五天底层社会人员的生活,这群人的智慧能力等等一样还是那个人没有改变,付出一样的努力后看他们觉得努力重要还是命运重要最终他们答案一致:命运更重要。这群人发现穷人想翻身太难了,几乎微乎其微,所以请善待身边这群穷人,他们不比你懒,不比你无能,甚至比你更努力仅仅是因为命运的不同造成了如此的差距,如果你帮不了他们,至少还以他们敬意。But!这不是告诉你放弃吧!没有用的,大错特错,我只是想说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是没说完还有后半句话——但努力一定没有错!那么到底是命运重要还是努力重要呐?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可回答,H2O中是氢原子重要还是氧原子?没有这两个原子就构不成水分子。成功 = 眼光 + 能力 + 坚持,巨大的成功 = 成功 + 机遇。上帝开了一家银行叫“努力银行”有的人有一些努力第二天就取出来了,还有人不断地存,不断地存多年后一次性取出,后者在上帝这里会分配一张金卡,每隔一段时间上帝会在金卡用户中随机挑选一位升级为钻石卡,想要钻石卡的前提是你得先有金卡
成功可以复制,但无法粘贴
如果有人问围棋大师,怎么下出最好的一步棋?大师沉默不语,因为脱离棋盘后就没有“最好”这一概念,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一系列复杂的条件,你可以去模仿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人的经历,同时也提前准备好棺木因为复制会让你死得很快,不可以复制但是可以学习,老生常谈的一点就是自主学习。读书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查理芒格说巴菲特就是一本长着两条腿的书,比尔盖茨每年会推荐出一系列的书单(插一句,可以去看一部纪录片《走进比尔》看完之后觉得比尔盖茨太了不起了,我也想要拥有他那样的大脑,非常推荐大家观看)同时古典老师也会在自己的著作中推荐书单,我本人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张展辉教练的演讲,只有就跟随展辉教练学习运动与减肥买了课,看了他的书、看了他的综艺与演讲,又看了一遍他在樊登读书的作者光临,我学会了减肥与运动的方法,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开学后同学一见面总是说一句“卧槽!你咋瘦了怎么多。”虽然说的有点跑题了但要明白我的意思,成功不可复制,但可以学习。
人生的四个维度:高、深、宽、温。我逐一解释:高度。即财富、地位、权力、影响力等,那些领袖、企业家、政治家等就是追求高度的人,深度指的是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成为大师级的人物,那些艺术家、科学家、音乐家、伟大的运动员等等都是追求自己所在领域的深度。宽度指打开不同的人生视角,比如你的生活不止工作与家庭,你有你的业余爱好,你可以去环游世界,还可以兼职当一名作家,甚至十年后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等等,开启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人生角色,最后一个维度——温度。对待人生的热度,对生活有多大的激情与热爱
有人会想既然这样,那么四个维度我全都要提高,其实我刚开始也是这这么想的但是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自恋,人的动力就那么点,用完了也就没有了,如果说一个维度的最高分是12分那么总分有48分,此时每个人只有32分好好想想这么分配这些资源,你要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说起要想好自己要过什么样的人生,这点可能是我的人生阅历太浅,知识与智慧不够,内心还有很多的矛盾与冲突,我个人看了有不少感悟,但是我也没有太多想写想说的,只能照抄古典老师的文字来个抛砖引玉了。
千万不要单方面的发展一个维度儿忽略了其他维度,乔布斯的高度确实令人震撼不已,但是个人生活中的他确是另一个模样,他抛弃过自己的第一个女儿(命运总是无情地相似,乔布斯的生父母就是23岁时抛弃了他,他恰好也是在23岁时抛弃了自己的女儿丽萨)而且个人情绪极其不稳定上一秒全然暴怒,下一秒痛哭流涕,一段时间与家人密不可分感觉极好,又一段时间鸟都不鸟你,很是让人摸不到头绪。书中那些例子个个都是企业家、高管、富豪等身份的人,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死亡(自杀、伏法、疾病······)人的单维度超高只是来自其他维度的透支,总有一天这些“负债”会找上门来,可以单维度较高,其他维度平衡发展
关于这一方面古典老师又在四个维度分别推荐了一些书单,最后又写了一遍关于刘邦与项羽的职业生涯四维度报告,非常地好玩又幽默!
本想结束这一章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关于“温度”的一个点打动了我,给你们分享一下——与自己约会。生活中我们都带着“面具”在工作中我们想扮演好员工,家庭中我们想扮演好丈夫、好爸爸,父母前我们还想做孝顺的子女,可这往往会有一个问题出现——忽略了自己。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好的人,而是一个完整的人,有阳面又有阴面;有好的又有坏的一面;有优点也有缺点。那些好的一面扮演好了,那些坏的一面怎么办?这时有一个办法叫与自己约会——就是相当于给自己放放假,书中有一个年纪轻轻的人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不错,但这个人觉得生活不起劲甚至不想活了,因为他忽略了自己太久了,在古典老师的建议下,他每天下班后让家人先上楼去自己一个人脱下鞋子,脚放在挡风玻璃上,听着郭德纲的相声,听到有内涵的黄色段子时,会奸笑一番,有时外加两个响屁,虽然想象到那个画面时有点邋遢恶心,但是三个月后,他又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并且准备和自己的几个好友出去旅游
理想与现实。现实是什么?现实是现在的现状;理想又是什么?理想是未来的现状,古典老师就从这个角度来告诉我们:理想与现实这个两个翅膀一起扑腾才能起飞。
本章中古典老师开始讲了一些理论知识,职业的三个阶段,生存期、发展期、实现期,并且以这三个理论知识为起点讲述了鲁迅、周杰伦、李开复等三位大牛的职业规划路线,说实话古典老师的这些理论知识我不太想看,也有点没看懂,等到一天我自己的人生阅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或许就体会到古典老师在说什么了吧
鲁迅先生,从中学时我们就知道这个大人物,弃医从文是他当时为了使国人觉醒也就是他当时的理想,同时给我们这群中学生的印象就是:一个瘦削,很硬气、抽烟,同时还有严重肺病的斗士。同时如果问你鲁迅先生穷吗?几乎好多人的回答是:应该穷吧!他当时在特务的围剿下艰难生存东躲西藏。吧啦吧啦一堆自我推想的理由,在我们的思维中好像这些所谓的文人、革命者、中国人的榜样一定会很穷,很苦。但是古典老师费功夫地吧鲁迅先生的经济状况换算成我们现在的人民币来看(古典老师还特地请了金融专家来换算)鲁迅先生的经济状况其实不错,不光没有那么穷,而且过得非常不错,从老师到校长再到公务员,以及最后的作家尤其是从46岁到55岁去世这9年期间每个月可以赚6万元的收入,这已经可以很好地生活了,同时到今天来看人家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革命上的成就都非同小可,别再被那些励志的鸡汤电影或故事所骗了,实现理想的路上记得要与现实相互结合才是正确的思维,书中另外两个故事请大家去读书参看吧!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下面是我想说的一些话,就是突然写到这里了很有感想,说几句而已,和本书无太大关联。
我发现我自=自己没有固定的梦想,高中毕业那会以及自己上高中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当兵的梦想,但很遗憾没有实现从那以后就有一个结一直解不开,但是慢慢地这股热情也就消散了,再后来是想成为一名创业者,企业家像乔布斯、比尔盖茨、巴菲特(上中学那会儿就因为看了一期《老梁故事汇》专门讲巴老爷子,从此就迷上这位股神了,不断地寻找关于他的纪录片与综艺节目,甚至还买了书虽然是瞎买的,一提到巴菲特心中满满的都是崇拜与热情)那些创建一个伟大的企业,再到现在迷上了拳击和MMA,甚至在想如果现在开始练起还来的急吗?也去网上搜索了一些“如何签约UFC”、“UFC伤害训练中心”等这些关键词,再到后来奥运开始了,看到了那些00后新秀夺冠又感觉自己也是一名00后人家已经为国争光,成为世界冠军了而我又在干嘛?无比地自卑觉得不如人家,有相当一段时间因为这个情绪不佳,早上都不想起床锻炼,觉得锻炼了也没什么用,有什么意义?自暴自弃破罐泼摔算球了,后来慢缓解了点但还是会时不时地想起这些,不过我相信时间会给我答案迎来我人生中“原来如此”的顿悟时刻。没什么的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这些就顺手写了起来,言归正传。
终于来到了最后一章叫“写给······的你”我还是老样子的,把打动我的几个点一一分享给并讲解给大家
没有“弯路”这一说法
打动我的这节叫“写给爬走弯路的你”但是我想用另一个名字来写,古典老师先是写了乔丹的例子:在乔丹对篮球的热情下降时,也是被父亲提醒说“为什么不试试棒球呐?”同时在父亲去世时,这三种情况合一的作用乔丹开始了棒球生涯,但是结果很不理想,再后来乔丹又回到了篮球界又拿走了三枚冠军戒指。有很大一部分粉丝认为如果乔丹不去打棒球那么他又会多拿两枚冠军戒指,这两年的棒球生涯是乔丹走的一段“弯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综合之前的三种情况来看则未必 1、与父亲的心结了了,他可以安心打篮球了2、他认识到了自己在篮球上的天赋自己对篮球的热情有被点燃了3、由于在棒球生涯中的种种失利,他更加珍惜自己的成功了。怎么样?如果从这三方面来看你还以为这是“弯路”吗?认为这是“弯路”的人通常只关注人生中的高度与深度,但别忘了还有宽度与温度,这两年时间乔丹平衡了自己人生中另外两个维度而已
再接上面一段写写我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之前讲述过还是减肥,关于这个事情我自己想了很多,在这里讲述给大家听一下:从我小就很胖,小时候最讨厌别人叫我“胖子”也因为这个很自卑,再长大一点的时候,看到别人很瘦很苗条穿衣修身很好看,亦或者男孩子挺着方方正正的胸肌,而不是脂肪堆积的“脂肪胸”时都使我羡慕不已,所以我记着从小学时就有减肥的想法和大大小小的行动,但都没有成功或者好不容易体重掉了点,只有又反弹了回来,失败告终的情况有很多次,直到遇见展辉教练才彻底减肥成功,当展辉教练讲解减肥的误区的时候,那些过往失败的经历在向我传达着一种痛苦感,如果没有从小失败的经历,我觉得我会不断地质疑说“能行吗?”、“到底对不对呀!”而体会过那些失败后我可以深切的体会“哦!怪不得啊”、“学会了,以后绝不能再节食减肥了”所以这就是我自己个人想对大家说的话,人生真的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弯路”和失败的路也算数)
“致不完美的你”在一张白纸上点一个黑点,画一条线,甚至画一幅画,白色的面积依旧比黑色多,这就是古典老师所说的人生哲理,与其弥补短板,不如发挥长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中国家庭中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似乎成了缺点,好像只有外向性格的孩子还是有潜力的孩子,能成事的人,但是孔子认为刚毅木讷近仁也,孔子就不喜欢会说话的人,也有一本书叫《内向孩子的优势》专门告诉家长们内向孩子也有非常大的优势,要做的绝对不是让孩子改变性格而是想办法让孩子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每个人都是这一张有黑色缺点的纸,但别忘了拥有更多的是白色的长处,好多优秀的企业并不是每一项都没玩无敌,而是有一项特性非常突出,比如苹果公司把自己的生产任务交给了富士康而不是自己从零开始研究如何做生产,所以作为一个人也是一样的,与其觉得自己不善于表达、不擅长社交不如多发挥自己因为内向而能够更加专注的优势,但凡事总有一个度,如果性格太过内向有严重的社恐,看到人多的地方就头晕发抖,那或许就应该发生一些改变了,最好的状态叫:一专多能零缺陷,有一项非常突出的能力作为自己的职业,多能与零缺陷,指的是在其他方面要稍微有一下了解与基础,比如情绪管理、亲子教育、医学健康等等不能一窍不通,多少了解一些才行,这就是对我启发很大的一点:与其修养伤病,不如带伤前行。一个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患者如果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完全可以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所以关键就是你关注的是自己的优势还是劣势,人是自己注意力的产物。
终于写完了!以上就是《可能》这本书打动我的所有点,记住,这仅仅是打动我个人的点,正所谓一个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到底书中对你有用的点有那些会触动你改变你的思维方式,我不得而知,你要亲自阅读才行。最后就是我答应过我朋友要为这么好的书写一个一万字左右的书评,既然吹出去了这个牛B那就得去实现它!这不这么长的文字终于写完了,如果哪位书友从头看到这里了请务必联系我,咱们一定要交个朋友,能听我讲废话讲这么多的一定是知己,好了好了,到此为止吧!咱们下本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