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论语,如何成为一个君子?


论语开篇第一章,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且不断的地去练习,练习的过程中是不是很快乐呢?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是不是很快乐呢?别人不知道、不理解我们,我们不生气,是不是就是一个君子呢?”

孔子这短短的一段话,不仅仅讲透了学习、人际关系,还讲透如何成为一个君子,言简意赅。

这次重新读论语,而且每天早上起来背诵一段,感觉非常不一样。

从第一句话开始,学而时习之,以前我们天天讲学习,以为学习是一件事情,其实是两件事情,分开学和习,什么是学呢?就是去了解新的知识,向老师去请教。什么是习呢?就是练习和践行。

最近感悟最深的是,学了一定要去践行,我们都知道知行合一,但实际上很多人做不到,所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动践行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了解了一个知识或者学习的一样新技能,如果可以天天去练习或者践行,那么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这就让我想起以前读高中的时候,高一和高二没有认真学习,到了高三高考的时候成绩就很糟糕,与大学无缘,后来在复读的过程中,虽然历经了很多艰辛,但是其实也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当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内心能够有那种体会。

当你在不断的练习的过程中,就会获得一种快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我们很久不见的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望我们,其实内心还是非常的喜悦,见到很久不见的朋友,那种内心的亲切以及感动是一种内心的涌动。

记得有一年,有一个非常要好同学从江苏来看望我,那一天我们和另外一个同学,三个人在咖啡厅聊到很晚,我们一起回顾了过去的点点滴滴以及畅想的未来,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们的时候,不仅仅是旧友重逢,同时也是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展望更好的未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别人不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不生气,很多人都做不到。

我还记得在我青少年的时候,总是觉得父母不理解我,那个时候我还在上高中,很多时候自己内心还是有一些理想,不想读高中,就想自己出去闯荡一下,去打工也好,去做生意也好。当我向他们表达我的想法时,大多数他们都是不能支持和认同的,很多时候当我们在表达我们的困惑、我们的目标与希望的时候,父母总是有他们的想法和见解,这个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分歧,那个时候其实会很生气,很委屈,总是觉得他们不能够理解自己。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人生的经验不断的累积,会发现其实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我们除了要接纳自己以外,同时我们也要接纳别人对我们有不同的看法,即使别人对我们有偏见,其实也是可以接纳的。

当别人曲解我们,不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不生气,因为当我们接纳了这个现实,我们就可以开启我们新的人生。

多些换位思考,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君子,因为我们能够了解他人的想法。

当我们能够接纳他人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在接纳自己,我想这也是一个君子应有的风度。

孔子在论语的开篇就讲了如何学习,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成为一个君子。

在如今的社会,我们学会如何成为一个君子,其实不仅仅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跟随圣人的脚步,我们也可以变得更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读论语,如何成为一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