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真实,你不经意的那句话说明真相,太扎心


我们常说:相由心生。其实,不经意说出的“那句话”,更能够流露出一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那句话”是自然人在四维时空状态下潜意识里的“本我”,是其“三观”对事物的看法及根本观点,心理学早已将“那句话”收入微语言范畴,与肢体、语态、表情、动作综合分析,是外界洞察其内心世界的重要利器。

人们在危险条件下往往本能地自我保护,故而时不时地伪装自己,紧裹住至纯至的内心世界,以蒙蔽住别人双眼而引以为傲,时间久了便养成了机械式、模式化、程序化的生活状态,用理性代替了纯真,用沉稳代替了热情,用冷漠代替了血性,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站在道德的高点绑架别人的行为,用道貌岸然掩盖内心的虚假与猥琐,仿佛雾霾下的人群一般,虽然拉着你的手,却看不清你的脸。

我认识一位年轻的大学教师,在学业上披荆斩棘终至博士后,堪称学习中的“学霸”,但每次聚会她那不苟言笑的表情让人难以接近,大家想出许多话题与其交流,最终都是无果而终。就是这样一件“灭绝师太”,通过一次偶然事件让我改变了对其印象。那是一次阶段考试后,她专注地批阅着学生的试卷,嘴里还不停地叨咕着,“看来这个学生是用功了的”,“这是个好学生”,“这个孩子学习很稳定”云云,我不禁被这个唯美的场景以及其忘我的“入戏”状态逗乐了,在当下各类吐槽“为师不尊”的负面新闻背景下,我仿佛瞬间穿越到了春秋时期的齐鲁大地,看到了被誉为“万世之师”的孔老夫子边捻胡须边摇头晃脑地教书授课,而在这传道、授业、解惑中已融入了他对三千弟子那份浓浓的爱,这位女博士后“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也逐渐清晰起来。

还还记得那部关于吧。一位身患老年痴呆症记忆衰退的年迈父亲,抓起桌上剩下的饺子就装进自己口袋,嘴里还喃喃自语:“我儿子喜欢吃饺子。”这种尴尬的场景也许会让陪同吃饭的家人汗颜,也许会觉得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然而就是这位父亲说出的“那句话”,让我们每个人都“内牛满面”,因为“他忘记了一切,但从未忘记爱你……”。都说鱼儿有七秒的记忆,所以它总是会关注同样的问题。当一位罹患重病的父亲在丧失图式记忆、策略记忆这些大脑功能后,用最简单的重复记忆不断坚定一个信念——“永远地想着你,爱着你,保护你。”都说父爱如山,因为山峦厚重;都说父爱如牛,因为耕牛坚忍;都说父爱如梯,因为阶梯担当;都说父爱如水,因为“滴水藏海”。

在生活中我们会接触许多人,也就听到了许多不经意间说出的“那句话”。譬如说:有的人明明很在乎钱,可往往会说:“没事,别怕花钱”;有的人明明想加官晋爵,可往往会说:“哥已经平谈了官场上的明争暗斗,想寻找简单的幸福”,如此总总。或闲谈,或专注,或酒后,或经历重大事件,或与命运抗争,或在紧急状态时,深究其共同特性大多是受到外界刺激,内心矛盾升级而自然流露,或欣喜,或感动、或迷惘、或吝啬、或绝望。

我曾认识一对夫妻,相敬如宾四十余年,堪称年轻人的婚姻楷模。然而他们曾经因为一件家庭琐事而争论不休,继而发展为吵架、冷战、劳心伤神。大概事件是这样的:家里老人在买房时曾经向子女借款,并明确在“百年”后由出资人继承。而老人的其他子女当时拿不出钱来,最终是这对夫妻四处举债帮助老人买下了住房。时过境迁,老人认为这对夫妻生活境遇还好,便在临终前将房子赠予了其他子女,丈夫也未过多争取。面对着情与理的天秤,这位妻子失衡了,矛盾就此爆发。而与其交流中,笔者能够感受到,让这位妻子最难过事情并非是分配上的不公,而是这对夫妻在年轻时的一次争吵中,丈夫不经意间说过:“我与姊妹们是一奶同胞,你算老几~”。就是这样一句赌气的话,却埋在妻子心中几十年。

有一位70后出生的友人,一向口无摭拦,擅用尖酸犀利的语言挤兑别人,之后享受争锋胜利后的喜悦。一次民主测评后,他莫名地被派到基层偏远的地方工作,回首那些自认交好的朋友,却发现大家已经与他渐行渐远。伤人的话就像一枝枝冰冷的箭一样刺向别人的内心,即使费尽周折将箭拔出,留下的仍然是抚不去的箭孔。

其实,在社会环境下,不经意的“那句话”无所谓年龄、性别、贫富,也无所谓对错、好坏和高下,只是照亮内心世界的灯,是真实的自然流露。真实是真实者的通行证,虚假是虚假者的墓志铭。经意、刻意的话我们都“城会玩”,但不经意时的“那句话”已经出卖了你自己的本心。生活并非演戏,再好的演员也演不出真实的自己。

凤凰涅槃,淬火重生,只有不能净化内心,修善而为,我们才能真正地演绎出:——真实完美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真实,你不经意的那句话说明真相,太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