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从泡沫经济,低欲望社会,极简主义文化,解读《轻身生活》

天下之势,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


继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出版《断舍离》引发大众热潮后,日本以雨后春笋之势,相继涌现出一本又一本同源不同系的整理收纳新作。我最近读到的《轻身生活》一书也是如此,以日本超人气整理收纳顾问本多沙织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该如何聪明取舍过上轻身生活。

在书中,作者通过10条亲身心得,3种盘点方法,8个严选规则,6场细致访谈,帮助大家拯救“不堪重负”的人生,过上无压力、零束缚,不焦虑,少纠结的轻快生活,并教会大家如何铺开一片物品简明、做事无碍、大脑清晰、生活情朗的轻身生活图景。

而在我之前写到的一本书《这样就很幸福了》中,也蕴含着一些相似的愿景。身为小说家的作者小川糸也是“断舍离”思想的继承与改造者,她认为越简单越富足,平凡生活里能用心度过每一天就会很幸福。

所以,她在书中通过29个简单的生活法则,教会我们该如何在彻底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为自己亲身打造一个充满自己喜欢的人、事、物的舒适圈,从而通过轻松度日的效率主义,带给自己一份五感喜悦的疗愈新生活。

在我看来,这些不同的书,都是相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产物而已。虽有不同,但究其本质,亦有其相似之处。

接下来我将以历史发展这一视角,重点通过“二战后日本经济迅猛高速发展,引发泡沫经济弊端;经济形势衰颓里持续低迷,导致日本低欲望社会现状;以及欧洲充盈幸福感的极简主义,对日本文化润化与影响”三个方面,在时代背景的大框架里,结合本书部分细节为例,去探寻诸般类似书籍,之所以引领趋势并雨后林立的真相与影响。

01泡沫经济|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后遗症”

先后出版过《谁能拯救日本》,《谁是日本之敌》的复旦大学历史系兼东京大学经济学研究生黄亚楠,在《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一书中,将1991年泡沫经济后到2015年,这20多年间的日本经济政治大事件,与同期每年日本畅销书排行榜前10名的书单,作为两条主线深度融合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泡沫经济后的日本,群体社会的解体以及个人社会的确立。

泡沫经济后,群体社会神话逐渐走向破灭

泡沫经济,指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极易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经济状态。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却在几十年后遭遇泡沫经济破灭危机,虽然政府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却最终收效甚微。日本国民们逐渐开始感受到生活带来的压力,1993年《清贫的思想》一书,顺应时代需求潮流,荣登日本前十大畅销书排行榜。

《清贫的思想》讲:物质生活并非生活的一切,追求精神的富足,这才是日本人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从这本书的畅销,我们将不难看出,很多日本人已经开始寻找泡沫经济破灭后的心理安慰:“我虽然穷,但是我精神富有啊。”一个时代的流行读物,何尝不是一个时代的外在缩影。

紧接着的1994~1995年,也是日本的多事之秋。不但有奥姆真理教毒气事件,又添7.3级的阪神大地震,加上泡沫经济的影响,一时间人心浮动。之后的日本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降,从80年代的“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逐渐演变成90年代全国“百元店”遍地开花。

与此同时,很多企业不再给员工终身雇佣的工作机会,那个时期的日本人,面对未来与前景充满了巨大的不安。人们逐渐变得麻木、空虚,失去了原有的稳定和快乐。

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就写于那一时期。表面上看描述的是婚外恋与大胆的性爱,实际上更像是为了描述人们失去原有乐园后的无助跟空虚。科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时一定程度上又反映着一个时期的时代侧影。

关注个人素养与内心提升,向个体社会过渡

当其他欧洲强国,已经由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为主导,逐渐过渡到第三产业为主导时,强大制造业笼罩下的日本,第三产业却饱遭抑制。泡沫经济下企业自顾不暇,社会中的个体只得尝试自谋出路。

而随着经济屡战屡败,即使人们消费已经开始追求物美价廉,年轻人的压力也依旧越来越大,有些大学毕业生甚至找不到工作,一度出现大批“草食男”(各方面都不积极,缺乏进取心)。他们不着急谈恋爱,不着急结婚,对于工作跟事业也没有太高追求,失去进取心。

老年人也并不幸福,随着日本步入个体社会,传统日本家庭关系也逐渐发生破裂,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关系日益淡漠,多年轻人结婚后买不起房,也不愿跟父母一起住,在心灵上逐渐疏离。老人们担忧养老问题倾向于储蓄,年轻人没有坚实经济基础缺乏生活积极性。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山下英子 《断舍离》,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等书应运而生,一经问世,便迅速成为火爆畅销书。

不仅如此,同类型书籍虽然越来越多,且均能较容易引发一股浪潮。这充分说明个体意识的觉醒下,人们更愿意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与身边的生活,尽自己最大努力,花时间跟精力将自己的生活打理得舒舒服服。

本书《轻身生活》(2020年4月第1版),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个“后浪”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相比于以往同类型的书籍,本书既有一定继承,又有不同风格方面的发扬。比如,它更加强调,在无法痛快做出“断舍离”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善自己的一些选物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02低欲望社会|泡沫经济频废屡败的“衍生物”

泡沫经济破裂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使日本的年轻人觉得自己没钱,没希望,不敢花钱;同时也使没办法依靠子女养老的日本老人,觉得对未来焦虑,没指望,因而同样也不敢花钱。于是经济陷入一种难以推动的形势,而群体性的低欲望生活方式逐渐浮出水面。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低欲望社会随即不断形成。

“低欲望”是日本社会区别于其他国家出现的独特现象,也是日本经济萎靡不振陷入失落的重要线索——大前研一《低欲望社会》

从“失落的十年”到“失落的二十年”,如今日本国民的衣食住行,开始以简单、平价为主流,将简单生活奉为日本社会的新主题,整个日本社会发生了深刻民生变迁,这是有一定的时代必然性的。

日本社会新现象热门关键词:

“下流社会”

形容日本各个层级都在往下流,开始出现整体性的社会层级滑坡;

比如,居于日本中产阶级的下游者,他们的物质生活已经足够温饱甚至达到小康,但他们却在物质跟精神方面失去了向上发展的动力,变得缺乏热情,甘于平庸,喜欢独处不喜欢跟人接触。

“M型社会”

形容日本社会里中产阶级正在被挤压,阶层从具有广泛中产阶级的“橄榄形”,开始向贫富分化较大的“沙漏型”转变。

通俗来说就是,日本社会中的中产阶级在逐渐变少,他们开始向贫穷或富裕的两极发展,形成越来越大的差距与悬殊。

而这些年日本陆续兴起的“穷忙族”“丧文化”“无缘社会”等词,也是在这样虚无绝望的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特定历史形态。

根据2015年的一份日本家庭调查报告显示,日本30岁以下的家庭负债是储蓄的两倍,30-39岁区间的家庭负债是储蓄的1.5倍。也就是说,40岁以下的日本人,绝大多数都是欠着一屁股债的“负翁”。

在这样的经济压力情况下,试问年轻人又怎能不陷入低欲望消费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选择过简单而有品质的生活,来提高个人生活幸福感是最简约高效的必由之路。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像《轻身生活》这类书,会层出不穷地出现,并吸引着大众不断去趋从。深层次来看,是因为它们总能够以一些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方法,给人们提供一些精神上面的满足与寄托。

以本书《轻身生活》为例,书中会通过一系列方法,重新给你定义“什么是幸福的生活”;它会告诉你“如何避免冲动购物”;它会告诉你“如何珍惜拥有的生活”…让我们懂得如何做能够更自由,更清爽,更高效,更快乐。

03极简主义|欧洲幸福生活影响下的“春风压”

2016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25位,而日本幸福感指数却排名世界第81位。——本田直之《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

时隔4年,如今的日本,现状大约仍是如此。而与之相对的,个人税负达到69%的欧洲国家,幸福感却排在世界前列。原因就在于,这些欧洲国家的人们,获取幸福的方式更多倾向于体验式生活方式,而非满足物质的生活方式。

早在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就提出极简主义思想。后来,这一原本起源于西方艺术史的概念,一度风靡全球,并逐渐被人们应用于生活中,经过演变进化形成了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

“极简主义生活”,就是要求我们尽量排除一切没必要存在的东西,舍弃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包括身边的物品,做事的流程、沟通的环节等等,从而迅速找到应该去珍视的东西,让自己彻底实现“不为外物所累”——《我决定简单地生活》

在影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我们看到晚年自暴自弃的松子,已经不再装扮自己,也不再收拾房间,整日躺在堆满垃圾发酸发臭的房间里,浑浑噩噩度过一天又一天。该收拾的房间没有被及时收拾,该丢掉的垃圾也没有被及时丢掉,整个生活一团糟。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她快乐吗?不。

影片中,肥胖臃肿而又脏乱的她,与年轻时那貌美如花且苗条纤瘦的她,简直判若两人。她颓废,空虚,无聊,伤感,寂寞…没有一丝一毫生活的该有的幸福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她能够重新振作,以断舍离的方式要求自己,以极简主义为生活的核心与主题,她或将过上完全不同的新生活。

我们不难发现,在进行极简主义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会拥有更充裕的时间,更充沛的精力,从而能够使自己的内心得到更多安宁,并随之获得更加健康的身体,重新感受到生活里久违的幸福。

随着欧洲之间主义的一度风靡与盛行,也为低欲望社会下的日本带去了一阵春风。人们的思想开始进一步解放,在原有的断舍离基础上,逐渐焕发出新的能量。本书《轻身生活》,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欧洲极简主义生活的熏陶与影响。

比如作者在“每天穿什么”这个问题上提出了“12件行头走天下”的方法,而这一方法恰好是受到“法国人”的启发。本书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

我读过一本书,叫《法国人只有10件衣服》,里面说法国人会把衣服整整齐齐地放在一个小箱子里,每一件都洗得干干净净,用熨斗熨过。他们仔细对待衣服的样子让我受到很大触动,这正是通过对衣服的严格数量控制而实现的。

因此作者受到启发,决定限制自己的服装数量,保留少数的衣服通过不同搭配方式实现多种换穿的目的。最终,作者通过自己的巧妙构想,将12件衣服的进行反复搭配,一个月做到穿衣常换很少重样。关于这一点,也非常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进行学习。

小结

本书《轻身生活》作者本多沙织是一名日本超人气整理收纳顾问,她用一本126页图文并茂的书籍,向我们讲述了10条轻身心得,3种盘点方法,8个严选影响规则,以及6场细致访谈,并教会我们通过如何通过聪明取舍,拯救“不堪重负”的人生,过上舒适轻快生活。

而本文则侧重于,以泡沫经济,低欲望社会,极简主义文化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深刻解读《轻身生活》一书背后历史发展的大框架下,日本社会自泡沫经济至今几十年间,诸如此般类似书籍,之所以能够引领趋势,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火爆畅销的深刻时代真相与各因素间的互相影响。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从泡沫经济,低欲望社会,极简主义文化,解读《轻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