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月谷】读书会4:聆听《丧钟为谁而鸣》,探讨冰山下的人性

2020年11月28日晚七点,【蓝月谷】云上读书会第四场准时开始,新老朋友再次相聚云上。本期主题:聆听《丧钟为谁而鸣》,探讨冰山下的人性。由Jackie Shen、艳子主持分享。

在正式开始之前,由艳子对本书及作者进行了概要介绍。

《丧钟为谁而鸣》讲述的是在西班牙内战期间,美国青年罗伯特·乔丹在大学里教授西班牙语,对西班牙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志愿参加西班牙政府军,受命和地方游击队联系,完成炸桥任务。但在炸完桥撤退的时候,自己却被敌人打伤了大腿,独自留下阻击敌人.....

1943年,本书被拍成电影《战地钟声》,由山姆·伍德导演,由加里·库珀,英格丽·褒曼主演。

作者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单从其经历看,人生相当精彩,爱好钓鱼、狩猎、斗牛,参加战争等。这些亲身经历都成为他创作素材。很可惜,海明威因百病缠身,精神忧郁,1961年用猎枪自杀。

《丧钟为谁而鸣》书名源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创作的布道词:“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任何人的死都让我受损,因为我与人类息息相关;因此,别去打听钟声为谁而鸣,它为你而鸣。 "

书名揭示了本书的主题。 不错,丧钟为你而鸣!战争是军人的职责,本来与青年讲师,斗牛士,闺中女孩儿等等这些人毫无关系。然而,当战争来临,谁也难逃干系。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接着由Jackie Shen进行分享,他分享要点如下:

1.小说对白非常多,非常细致,可见作者功力深厚。

2.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留下悬念,相当唯美,又引人遐思。

“等待着这军官来到松林边第一排树木和绿茵茵的山坡接界的地方,那里照耀着阳光。他感觉到自己的心脏抵在树林里的松针地上怦怦地跳着。”

3.本书是一部战争题裁小说,战争很残忍,但爱情的描写同样细腻感人,对比强烈,很有冲击感。

4.人物心理描写相当细致。例如,游击队枪杀民防军扔下悬崖那段,每个被抢杀的人,每个看客,心态不同,还不断发生变化。可见作者对人性的洞察相当敏锐。

5.发现一个现象,比较有名的作家,大多出自两类身份,一是记者,二是医生,可能这两种职业都会让作家观察更敏锐,情感更丰富。

6.西班牙内战期间,吸引了很多国际人士支持西班牙,例如中国人所熟知的白求恩。从时间上看,1937年2月,两人还有可能在马德里碰面。


接下来,由艳子进行分享:

1.精神三变化

​因为差不多看完了海明威所有的书,拉通审视了每本书中主人公的精神特质,以探讨作者精神成长的脉络。

1926年出版的《太阳照常升起》,没有写战争,描写的是战后受到创伤的人们的迷惘生活,因此被称为“迷惘的一代”。

1929年出版的《永别了,武器》,男主逃离战场,直指战争是罪魁祸首,是最大的谎言,让他失去了幸福的爱情与正常的生活。

1940年出版的《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创作生涯中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迷惘、孤独与悲观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人可以被消灭,但是打不败”成为激励很多读者的经典名言。

​拉通审视这几部小说中的主人公的精神特质,认为与尼采提到的精神三变化正好匹配。

尼采认为,人一生中会经历三种精神变化:骆驼、狮子、婴儿。

骆驼阶段:意味负重、忍受,是被支配的命运阶段,代表“我应该”;

狮子阶段:意味着凶猛、斗争,是一个进攻、反抗的阶段,代表“我要”​;

婴儿阶段:返璞归真,意味着创新和开始,代表“我是”。

三个阶段是一个从"遵从到探索,再到自知"的过程。

​也就说,海明威不同时代创作的作品人物正体现了作家自身精神性成长的不同阶段。

2.关于人物刻画

作为战争题裁的小说,按从小接受的教育,英雄就是不惜一切乐于牺牲的。本书主人公罗伯特·乔丹虽然对所执行的任务充满坚定的意志,但也会怀疑战争的意义,思考人生的意义,向往爱情与生活,甚至对敌人充满悲悯。例如,在阅读被杀敌人的家信时,就想到,没准曾在一条街上擦肩而过,而且质疑:"你以为你有权杀任何人?不。可是我不得不杀人呀。你杀掉的人有几个是真正的法西斯分子呢?"

也正因为如此,个人在读书时更偏爱外国文学,因为刻画的人物更丰满,更立体,也更真实。

​本书缺憾在于女性人物的刻画。一般而言,男性作家在刻画女性人物,容易简单化。通常,女性美丽温柔,与男主一见钟情,为爱不惜一切。简单而言,就是长了一个“恋爱脑”。本书中的女主玛丽亚就是如此。​还有在读书会前几期分享过的《消失的地平线》中的美女洛岑,《平凡的世界》几个女性:少安的老婆秀莲,姐姐兰花等都是如此。

诚然,爱情是女性不可或缺的,但绝对不是全部。女性的精神世界相当丰富,女性的人生精彩绝伦。找机会给大家分享民国时代的传奇女子董竹君,在那个时代,有五个孩子,还敢离婚,最终成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可钦可佩!

3.关于作者自杀

可能是家族魔咒,海明威父辈是自杀的,可能是身体原因,海明威患过炭疽、疟疾、肺炎、皮肤癌、肝炎、糖尿病、连续两次飞机失事、肾脏破裂、脾脏破裂、肝脏破裂、椎骨破裂、颅骨破裂等。

由此说明,唯一可以杀死海明威的,只有他自己……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


接下来,进入互动交流时段,就多个主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探讨。

1.关于人物塑造

——在有些国家,文艺是为政治服务的,出于宣传需要,人物刻画可能比较片面简单。剧情很精彩,但生活更丰富。人性的舞台在生活中,不能简单以好坏、正反、黑白来评价。(郭老师)

——人性本身是复杂的,显露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本我都潜藏起来,并不轻易显露。文学的真实性与现实的真实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虚构人物有生活中的影子,关键是与契合​主题,体现文学的真实性。(郭老师)

——男性作家刻画女性也有非常生动丰满的,例如《红楼梦》(Jackie Shen)


2.关于战争

——国家意识与民众意识肯定是差异的。理性的、普通的民众肯定是反战的。当政治无法调解,战争不可避免,而民意是无法主宰战争的,牺牲就在所难免。战争的悲剧在于战争是阶段性的,而战争毁灭的人性却是永恒的。(郭老师)

——美国在广岛投放原子弹从人性的角度看是残酷的,甚至是反人类的。但有些时候,和平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换个角度看,如果没有这原子弹,日本不会投降,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可能就被碾压在日本的铁蹄下了。(艳子)

——在极端情况下,人性的复杂性显露无疑,这是为什么战争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日裔英国小说石黑一雄的很多作品均是反映战争对日本普通民众的创伤。(艳子)

——战争的根源因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地球现在70亿人口,地球不可能无限度扩充下去,​登上火星也许是一个解决方法,期待高科技能完成这一使命。(Jackie Shen)


3.海明威这么多经典作品,建议从哪部开始看?

——文学作品不一定按阶梯阅读,文无定法,不是数理化,没有那么强烈的逻辑关系。一条高速有很多口,任何一个入口都可以上,看怎么方便。只要读进去了,一通百通。(郭老师)

——与人有缘,与书也有缘。我大学时第一次读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作品表达的那种坚韧的力量似乎就渗透到灵魂中,甚至形成一生的精神底蕴。读书与年龄有关系。有些书当时读不下去,换个阶段可能又会喜欢上。在不同的阶段重读一本书,人生阅历不同,感受也会不同。(艳子)


4.是否读书越多就会自杀?农民干活很累,吃饱饭就该睡了,不会想那么多。乡村生活真的很好,觉得现在后院种种菜,很享受。

——自杀,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原因很复杂,有基因,有身体,有创伤等。还有个体差异,同样的情形,有人自杀,有人却不会。(郭老师)

——自杀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即可能有基因,身体,心理,也可能是环境中的风险因素,并且这些因素之间也有交叉的相互作用。例如,基于应激易感模式对抑郁症病理的研究,是看易感性(vulnerability)和应激(stress)之间的相互作用。心理学的大量研究也多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很难用单一归因去解释人的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生活意义(meaning in life)的缺失或不连贯常是自杀的风险因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也比较多。总之,并不是单一的生活方式对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指导意义,关键在于对自己的生活有可选择性,并建构属于自己的生活意义。(花花)

——自杀与读书关联不大。读书的人确实有自杀的,尤其是诗人,如海子、顾城等,但也有活到长命百寿,例如杨绛一生也经历了很多伤与痛,但心态恬淡宁静,活到105岁。而农民也有一吵架就喝药自杀的。(艳子)

——在加拿大,后院种种菜,那只是一种业余爱好,一种小情趣,是人生后半场的风景,是锦上添花,但改变不了自身的身份。(郭老师)

——有个故事,有人努力就是为了在海边晒太阳,渔夫说我现在就这样了。二者有什么区别呢?​一个人一直在乡下生活,另一个在城里打拚过拥有一切再回到乡下,人生的深度、广度、厚度,见识与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最重要的是,经历多了,心灵会越发平静。(Jackie Shen)

——李子柒是很多人梦想的田园生活。我觉得她是“作”。因为李子柒如果全部靠她手工劳动,怕是要养活自己都困难。但子柒是真的在“作”,而且会“作”,“作”的有文化,所以产品卖到全球,在多伦多的华人超市都能看到她的产品。但现实中国真实的农村是什么样,大家要机会到乡下看看就知道了。(艳子)


5.为什么意大利与西班牙会有法西斯?为什么西班牙独裁的佛朗哥会受到好评?

以下内容由艳子在会后查阅网上资料汇总而成:​

第一,法西斯主义1920年源起意大利,由贝尼托·墨索里尼创建,直至1943年墨索里尼为法西斯大议会罢黜。法西斯主义​与德国的纳粹有些类似,但不全然相同。

第二,随着1930年代世界性的大萧条,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不断争斗,最显著的例子是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内结束,佛朗哥上台后,虽然实现独裁,但外交政策灵活,例如二战时保持中立,二战后亲美,实行经济自由化,促进了西班牙经济发展,所以会受到好评。


​最后,感谢各位书友智慧的分享。根据大家的建议,接下来将组织旅游主题的分享,敬请​关注后续通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蓝月谷】读书会4:聆听《丧钟为谁而鸣》,探讨冰山下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