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公养狙,朝三暮四《列子》

朝三暮四

狙公养狙(狙,猴子)

              《列子·黄帝》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

能解狙公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

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

【今译】

春秋时,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人(狙公),很喜爱猴子,在家里养了一大群猴子。

狙公和猴子们朝夕相处,关系融洽,他能了解猴子的意思、心意;猴子也能懂得狙公的话语,理解主人的心思,并很会讨主人的喜欢。

狙公宁愿减少家中的吃食(口粮),节省自己家里人的生活费用,也要腾出钱来给猴子们买吃的,让猴子吃饱,尽量满足它们的要求。

不久,他家里穷了,经济越来越不充裕,家里的口粮也不够了,狙公打算限制猴子的食量,却又担心这些猴子们不再顺从自己,对自己不再驯服。

于是就先哄骗它们说:“以后分给你们芧(橡树的果实,俗称“橡栗”)吃,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吃的吧?”

众猴听了嫌少,都立即直立起来,发着怒,并气愤得跳了起来发脾气,纷纷开始吱吱大叫。

过了一会儿。狙公马上改口,说道:“每天分给你们芧(橡子)吃,早上四个,晚上三个,这样总该可以了吧?”

这时,猴子们听了,众猴都高兴地趴了下来,乖乖地俯伏在地上,表示满意。

【赏析】

“朝三暮四”(早上三个,晚上四个),与“朝四暮三”(晚上四个,早上三个),实际上是完全相等的,而愚蠢的猿猴们竟然或怒或喜,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狙公养狙”一方面说明猴子的愚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狙公的诡计多端。

列子说:“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之以智笼众狙也。”

这个故事反映了以权谋为特点的统治术。

它劝喻人们看事物应看其实质,认清事物的本质,不要被它的不同形式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后来人们用“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比喻朝令夕改。是反复无常的意思。

“朝三暮四”用来指责那些毫无操守、反复无常的人。

《列子》 —— 相传是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其书早已散失。

今本《列子》,共八篇,大约是晋人搜集先秦诸子及其他杂书拼凑而成,可能还有一部分原书的残余。其中保存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狙公养狙,朝三暮四《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