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

我真是一个懒惰的人,甚至对自己也并不诚实。写书评着实应该成为一个好习惯,特别是对我这种看书一般不看第二遍的人来讲。

村上春树这本书也是早有耳闻的名著,最早接触时是在大一或者大二,当时或许还在性启蒙阶段?看了电影,大家都说电影完全没有拍出小说的韵味,反而强调了性的方面。初看电影,所不觉得猥琐淫秽,但也不怎么能懂,只是归为性爱的疗伤能力,作为重回社会化的一点信心。村上的小说也是前些年看的他处女作,《且听风吟》,看得云里雾里,似乎没有重点,不过文学性的流水账。序上强调的独特写作风格初现,对文字的把握,那种疏离感也并不很感觉明显。

这次的小说看得很慢,前前后后有半个月了吧。讲的当然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故事由十七岁的高中好友木月自尽开始展开。莫名的自我了断对我(渡边)和其青梅竹马的女友直子都造成了极大的悲痛。几年以后(记不清了,一两年吗?),我们突然相遇在东京的街头还是地铁站,然后就默默得却很默契地相处治愈。最常的活动就是走路,不是散步,我姑且认为这是两个受伤的人安静地互相疗伤吧。我对直子一往情深,同样直子慢慢也对我产生了依赖,或许还有爱情这种东西。在她生日那晚,我们突然有了第一次,却在第二天早上以直子的不告而别也没有下文。后来我收到信,得知她是去了疗养院接受治疗,便经常写信给她,她回的很少,但我还是坚持告诉她所有生活中的琐事,工作啊或者是那个惹人发笑的室友。后来的一次选修课遇见了女同学绿子,被她爽朗轻快的性格吸引。后来,后来啊和绿子交往中我不自觉地心偏向绿子。最后,最后如这本书的标题,还是一片洁净又萧瑟的森林。实在是耽误得有点久了,很多情节记不清了,下次再看的时候再纠正补充吧。除了这三个主角,文中还塑造了几个很出彩的配角,比如自我又封闭的死去的好友木月,认真却又奇葩的前室友,聪明游戏人间却无法付出真心的曾经的好友和他圣女式的女友,以及直子疗养院的女友。这些形形色色的人自然真实,各具特色,看起来却又像是不约而同的病人。

在看的时候我就感觉到直子和之后的爱情对象绿子是处在理想和现实的对立面。直子是年少懵懂的梦想,是触不可及无法挽留只能消逝的天真。而绿子却是乐观努力积极的生活,怎么样的困难都无法将她打败,因为她实在热爱生活。而我,至于渡边这个视角,我还是比较有共鸣,同样只在意自己的事情,对周围其他人看似友善但实际上漠不关心,但他索性非常诚实真挚,也并不在意别人是否理解自己。虽然是这样一个冷漠无情的人,但他还是在与绿子的接触上粘上了人世的羁绊,更加真实乐观地活在人间,爱上生活。喜欢绿子的开朗乐观,却又不自然地同情心疼直子这个纤细敏感的女孩。在她生日那天,她是不是也以为自己已经被“我”治愈,可以获得新生?而“我”为什么要追问她和木月有没有做过呢?像是伤疤又一次被揭开扣落,对死去的前男友的愧疚自责再一次压倒了她。直子和木月从小青梅竹马,本来是至死不渝的一对,为什么没办法成功呢?为什么他忍心舍她而去?虽然意识到这样的自己没办法接受社会生活,但这就可以成为一个人先离去的理由吗?虽然心疼,很想抱抱这个女孩,却也意识到有些病在心里,如何才能解开心中枷锁?这么耐心默默守候的“我”却也没能等到最后,其实直子早在“我”写的信中发现了吧,“我”也没办法等她病好。这么浓的悲剧色彩,却在那晚的月光下圣洁的像一只自愿献祭的小羔羊。有些时候读着读着不免泪湿眼眶,不光是为直子,文中的其他人物,也为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其他人,为什么就是会丧失爱的能力呢?

阅读的时候总是想起伍佰的那首同名歌曲,曾经也是有单曲循环过。自觉伍佰的声音不是特别吸引人,但是就是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吧,也是云淡风轻,却又是用情至深,不愧是开过几百场演唱会的歌手。看完书之后立刻找出来听,也看了下创作的因缘。本来也是受到原著的感染,所以干脆用这种方式记录分享吗?照歌词所言,这片森林指的就是直子的内心世界。挪威位于北欧,森林或许郁郁葱葱也自然纯净,却也是一片肃杀,鲜少人打扰。

最后也以伍佰的一句歌词结束吧:那里湖面总是澄清,那里空气充满宁静,雪白明月照着大地,藏着你最深处的秘密。

希望每个人的秘密,总有自我解封的一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挪威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