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相遇语文家常课›读后感》

读张敏老师的《相遇语文家常课》一书,深刻地体会到,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既需要教师依据目标和学情做好教学设计,又需要教师在课堂操作时能够收放自如智慧生成。阅读了张敏老师的众多教学札记,重点细读了文言文教学设计,给了我一些启发。我也在思索着自己的教学,于是以《狼》这一课为例,也来写写属于自己的教学思考。

郭跃辉老师在评张敏老师《项脊轩志》教学札记时说:“如何实现‘言’与‘文’的统一,如何实现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有效贯通,这是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大多数时候,我们为了学生考试获得较好的分数,总是用串讲文意,落实知识的形式进行文言文的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就对文言文枯燥乏味的背诵翻译失去了兴趣,从而厌烦学习文言文。因此,我在教学《狼》这一课时,希望尽力做到“文言并重”,达到知识、趣味和文化的融会贯通。

本课在预习中提到“先不看注释,看看能否大致读懂课文,不懂的字句可以猜一猜,也可以暂时略过”,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前几单元的文言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本课的故事又比较简单,大部分孩子都能完成这一任务。

于是,我的第一个课堂活动就是:读顺课文,讲好一个故事。让学生自选是根据屠户的口吻还是从狼的角度来讲故事。你可以选择这样开头:“我是一个屠夫,有一天,我卖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忽然,发现后面跟着两只狼……”也可以这么讲:“我是一只狼,我跟我的伙伴饿了一天,趁着夜色出来找吃的,忽然看到前面有个人……”在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注意他们对文中特殊字词的理解。比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犬”的特殊用法,再比如“屠自后断其股”中“股”的古今异义,还迁移到“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学生在讲故事时,加入了不少心理的描写,让这个故事变得更加生动,而且富有紧张感。

这时候追问那本文作者蒲松龄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中心,这种写法在《聊斋志异》中很常见,卒章显志,直接发表他的看法。

自然引出第二个课堂活动:读出故事,把握两个形象。那请同学们从具体的语句中说说狼的“黠”(解释黠是狡猾之意)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来解说。先让学生朗读句子,解释句意,我补充重点字词意思及其用法,然后学生来谈他们的理解。这时再根据理解,来确定朗读的语速语调,读出故事的波澜起伏。于是,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大多都能从具体语句中来分析。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只狼轮番追赶,不舍猎物逃脱。“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追赶,丝毫不懈怠,狼多力量大。

当屠户拿起刀准备抵抗时,两只狼又改变了策略。“一狼径去”,一狼直接离开,让屠户以为狼惧怕自己手中的屠刀,主动放弃了,从后面知道,这是狼以此来迷惑屠户,从背后进攻屠户。同时也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其一犬坐于前”,另一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的面前,显出温驯的样子,也是为了让屠户放松警惕。但是它却是守在了屠户的面前,挡着屠户的生路。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时间长了,狼假装闭眼,神情悠闲,没有了原先剑拔弩张、短兵相接的形势,也给屠户以平安无事的假象。这里读得缓慢一些。

“目似瞑,意暇甚”,狼摆出悠闲、放松的动作神态,就是要让屠户放下手中的屠刀,也是为了给同伙准备从后袭击的时机。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讲解洞和隧字的意思和特殊用法)两狼影帝般的演技,天衣无缝的配合,其阴险、歹毒可见一斑。读出一种恍然大悟之感。致此,学生对这篇小说中“狼”的形象就把握的比较透彻了。

当然,这里每一次都会有孩子读出了“不一样”的狼,他眼中的狼配合默契,有计划,还团结。我们既要肯定他思维的发散性,见多识广。也要这时候带着孩子去看看课后练习里关于狼的成语,让他了解在汉文化里,狼大多偏向于贬义,我们在分析形象时不能脱离中心主旨。

那文中另外一个形象是屠户,他的形象也是随着故事发展而逐渐立体的。屠户一开始“投以骨”是对狼抱有幻想的,他希望喂饱了狼,狼就可以放他一码。但是,当“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时,屠户意识到必须与狼斗争了,于是,他快去借助有利地形,可见屠户遇事之冷静,机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数刀毙之”等动作描写都体现屠户的勇敢,果断。“转视积薪后”又看出屠户的谨慎。

本文作者蒲松龄没有评价屠户,只是对“狼”做出了评价。这短短的一句话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他有没有什么深意?(我们用可以通过升降调来表现作者对狼的嘲笑与讽刺)这是本课的第三个课堂活动:读懂感慨,多角度悟理。蒲松龄不说“狼黠矣”而说“狼亦黠矣”,这个“也”是否有别的意思?他是不是由狼想到了一些贪婪成性,狡猾如狼的人呢?引入郭沫若评价蒲松龄“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话,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而顷刻两毙”,这一句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尤其“顷刻”二字。这是不是含蓄地告诉我们为人的道理呢?尽管我们都说老实人吃亏,但是狡猾的人也不一定有好的结局,狼是这样,人未必不是。再狡猾狼和人,最终会自招麻烦和烦恼,甚至悲剧。蒲松龄是借狼来感概社会上像狼一样狡猾的人,自以为得志或得势,但是终不会有好下场。联系蒲松龄的人生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来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读文章。当然这一句还从侧面肯定了屠户的勇敢,狡猾的狼斗不过勇敢的人。 “止增笑耳”的“耳”是罢了,更体现出作者对狼的不屑。这里我们可以采取去掉虚词的办法,让学生对比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正如清代刘淇在《助字辩略序》中说“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文言文中的虚词常常表示文章的性情,背后都是人的情感与心理。

当然不管是什么文章,要体会作者的情感都必须深入字里行间,这是语文老师必须磨炼的文字赏析的能力。在裸读文本时,我的这种能力还是非常缺乏,这就需要我多读书,多学习优秀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等,从中去积累经验,学习运用到教学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敏‹相遇语文家常课›读后感》)